表面盟友背後算計?二戰三巨頭丘吉爾最不受待見,他到底幹啥了

1942年的世界,是波瀾起伏的世界。

兩大陣營的對峙,還有不斷擴大的戰爭規模,讓所有人都深受其害,也讓不少政治家,有了縱橫捭闔的機會。

東方,中國在抗爭,日本在逞強,美國在預謀反擊。

西方,蘇聯在抗爭,德國在逞強,英國在預謀躺平。

這大國各有心思的背後,都是滿滿的大國博弈算計,但若要問算計最多的是誰,當然是大英帝國丘吉爾。

在經歷了最危險的至暗時刻後,希特勒的進攻蘇聯,讓丘吉爾有了緩和跟算計的可能。

遠東糟糕的局勢還有北非的困境,不算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穩固英國的基本盤,讓英國在戰後依舊能成為世界一級。

基於此,才有了丘吉爾的一系列表演。

這表演中,有荒誕,有睿智,有無奈,也有勉力維持的難堪,更有一個大國政治家的遠見。

因為好的政治家,要跳過戰場看戰後。

(孤獨的英國)

跳過戰場看戰後。

對執政者特別是大國領袖而言,如果沒有透過戰爭看戰後的眼光,都是不合格的。

軍事上的失敗,在既成事實之後,其實都是可接受的,但政治上的徹底失敗,還有戰後被徹底清算,將會是失敗的疊加。

這點上,曾經的一戰故事就是明證。

從一戰的歐洲戰爭結局可知,無論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在戰後都遭遇了重創!

戰爭中他們拼盡全力。戰後卻發現,自己的奮戰貌似一無所獲,還便宜了別人。

戰敗國,德意志、奧匈、奧斯曼接連瓦解,三大帝國煙消雲散!

戰勝國,英國成了債務國,法國失去了一代人,最大贏家居然是美國人。

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啊?

慘痛的歷史經驗告訴丘吉爾,英國最需要做的不是戰鬥,而是透過借力盟友的勝利,謀求政治上的勝利,獲得戰後時局的左右權,這才是徹底的勝利。

遠東已然糜爛不堪,新加坡要塞的丟失,也讓英國無力維繫在遠東太平洋上的勢力範圍,那麼穩固亞洲的基本盤印度,並在歐洲戰場尋求補償也就成了必然。

(維持歐洲格局)

英國雖然是三巨頭之一,但主導戰爭的卻是陸權強國蘇聯和海權強國美國。

如何在美國和蘇聯夾縫中,尋求英國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正經事,因此,英國在無數戰線開始了戰略收縮和消極避戰。

在遠東,中國遠征軍節節勝利讓英國人並不開心!

因為勝利意味著中華民國的影響力擴大,為此英國奉行撤退收縮戰略,一口氣退到了英帕爾山脈以西,選擇了閉關自守,不僅不幫忙,還拖後腿。

英國人的目的就是,只要印度不丟,外面的事可以不聞不問,坐看中、美、日、蘇博弈。

在歐洲,英國也是如此,北非少有的抵抗那是做做樣子,歐洲戰線主要在蘇德戰場,英國人看熱鬧看得不亦樂乎。

世界大國打得越熱鬧,英國人看得越開心,只要不波及英國,你們互相鬥就是消耗自己的實力,戰後我的籌碼就越多。

為了能讓美國、蘇聯、德國繼續激戰,才有了英國對於在歐戰核心,開闢第二戰場時候的各種不配合,各種作妖。

(你們打的越熱鬧越好)

側翼戰略還是正面戰略。

這不配合的舉動和作妖的做派,集中體現在英國力主的“側翼戰略”上。

什麼是“側翼戰略”?

簡單說,就是相對直接登陸法國西海岸“正面戰略”的另一個進攻方向。

丘吉爾認為,盟軍直接在法國西海岸登陸,將對沖嚴陣以待的德軍精銳,死傷慘重不說,進攻也不會順利,高明的戰略家應該懂,打仗要選擇避重就輕,選擇攻敵虛弱。

因此,英國在丘吉爾的支援下,一直主張以“側翼戰略”開闢第二戰場。

按照丘吉爾的如意算盤,盟軍應該從地中海的數個半島區域進攻德軍,打擊德軍防備孱弱的中南歐區域,從哪裡開闢出一條通往柏林的捷徑,進攻第三帝國的心臟。

這個計劃說實話,有點荒誕,特別荒誕。

原因無他,熟悉地理的都知道,歐洲南部的那些半島,都是山脈叢生的環境。

比利牛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巴爾幹群山,可謂處處都是山,到處是阻隔,你讓大兵團在這樣的地方行動,這仗咋打?

傳統的陸軍大兵團作戰戰法,並不適合在這裡進行,這區域只適合小規模戰鬥。

因為這一系列狹長的半島,在盟軍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後,特別適合用蛙跳登陸。在海空配合下,控制小規模陸上陣地後在擴散地盤,仗也是可以打的,而且遭遇的德軍威脅也不多。

如果僅僅滿足於爭地盤,這個戰略是適合英、美兩軍發起反攻的。

可是二戰不是爭奪地盤啊?而是總體戰,是決戰!

從這個角度看,爭奪地盤,或許才是丘吉爾建議的深意!

這深意背後,是因為這地盤在戰略層面,關乎大英帝國興衰,能阻遏美蘇聯手瓜分世界。

對丘吉爾而言,如果英、美聯軍從法國西海岸登陸,蘇聯從東部進攻,兩軍最後在柏林會師,就意味著兩個強勢大國聯手瓜分了歐洲,還將歐洲打成一片焦土,徹底淪為兩大強國的勢力範圍。

這就是東西聯合進攻的必然結果。

(歐洲激戰)

但要是將這東西進攻,變成南北進攻,狀況將大為不同,變得非常有利於英國。

因為英國最關注的地中海勢力範圍,將在這南北進攻中獲得強化。地中海勢力穩固了,經由地中海去紅海還有印度洋的戰略通道,當然也會強化。

如果一切順遂,英美兩國將在接連攻克義大利、巴爾幹,拉攏土耳其之後,用武力完成對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德國附庸國的招安!

這樣的戰略態勢成型,等於將蘇聯勢力,封鎖在西進的半途中,止步波蘭。

當蘇聯和德國在波蘭平原上激情廝殺的時候,英國就有了在後方整合歐洲一眾小國的可能。

英國也將在戰後,藉助於對歐洲小國的控制力,推進歐洲的統一,這就是丘吉爾的算盤。

那麼是什麼讓丘吉爾如此自信?

自覺能完成這個戰略?

最後又為何沒成?

(咄咄逼人希特勒)

暗手、仰仗,遭遇斯大林和羅斯福的藐視。

有一種人叫做一時之雄,能改變一個時代,但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

二戰中的希特勒、斯大林就是這樣的人?

可他們的存在,都是歷史偶然和必然疊加的產物,真正能維繫久遠的,從來都是文化傳統上的向心力,政治制度上的凝聚力,還有戰略態勢上的持續力。

一個強悍的人,或許能改變一個時代,但面對深厚的歷史沉澱,其實也不算什麼。

這就是文化體系、政治制度和戰略態勢的重要性!

希特勒高舉的法西斯旗幟,不可能永遠不倒,他總會死,他死後,德國會如何,誰也說不準,如日中天的帝國,在領袖橫死後,就煙消雲散的故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

同樣的,斯大林也是如此,就算蘇聯制度先進,能一直存續,但文化隔閡,讓蘇聯訴求歐洲的勢力範圍,本就力有不逮。

德國和蘇聯的問題,就是英國的機會!

如果希特勒死了,英國在德國扶持起一個親英的執政者,然後跟他灌輸歐洲一體化戰略,抵制美國和蘇聯的干涉,用制度和地緣格局,誘惑德國人,這樣的聯合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那個時候,一個不在暴力,有了妥協餘地的德國,將不是英國的對手而是英國的助力。

同樣的,丘吉爾在二戰法國投降之後,就立馬接納戴高樂,也是為了戰後謀劃的一步暗手。

(戴高樂)

一個被扶持的戴高樂,如果回到了法國,讓自由法國變成法國,那麼法國是不是可以拉攏?

德國轉向,法國被拉攏了,再加上英國,歐洲三強走在一起,歐洲不就有了跟美國和蘇聯分庭抗禮的可能?

所以,德國變成一片廢墟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擁有一定實力的德國,才是符合英國戰略訴求的國度。同樣的,讓德國和蘇聯媾和,然後結束二戰,也是英國可以接受的。

因此英國對待德國的態度,從不是趕盡殺絕,而是有所保留。

這就是丘吉爾“側翼戰略”的思維邏輯,他看的從不是戰爭,而是戰後的格局。

丘吉爾憑藉蘇聯人的抵抗,幹便宜自己的事情,精明的斯大林如何看不透?

由此,才有了蘇聯的堅持,那就是儘快開闢第二戰場,而且指明要求在法國西海岸,德國軍隊最多,更接近德國心臟的地方開闢。

原因無他!

蘇聯壓力太大是其一,需要英美聯軍緩解壓力。

戰後格局需要是其二,如果英國算盤成了,蘇聯將被封鎖在波蘭平原,這仗打的就沒意義了?

為此,蘇聯不惜威脅英國,如果不按照我的來,那就別怪我胡來了。

這胡來是啥,就是跟德國進行秘密接觸,反過來施壓英、美,特別是美國。

相較於蘇聯的堅決抵抗,美國人對於英國的計劃也非常不滿意。

因為這是用美國的戰略資源,穩固英國的地位,美國人會有那麼好心嗎?

基於此,才有美國海軍部長約瑟夫-金的公開抱怨出爐,他說丘吉爾的最大興趣:從不是戰爭,而是保住大英帝國的地位,跟美國合作贏得戰爭反而是次要目標。

主要目標,維持英國地位,次要目標,贏得戰爭勝利。

丘吉爾就這樣成了三巨頭中,最不受待見的那個人。

(三巨頭)

那一刻的英國人,在美國人看來,是害怕蘇聯多過德國,居然尋思保留納粹德國,維護大英帝國存在的角色。

這左右看,都是有悖聯合作戰義務和初衷的做法,弄的美國和蘇聯意見非常大。

不過意見歸意見,英美同盟也很重要!

關鍵時刻,美國總統羅斯福下場穩定局勢,並表達了跟丘吉爾站在一起的態度。

唯一說的話就是,英美聯盟是不能破裂的,但是美國的利益也是要維護的!

這維護美國的利益,就是不將英國人的建議放在眼裡啊?

英國人咋辦?沒辦法!

丘吉爾,就這樣在美國和蘇聯的聯合壓力下,雖然不斷延緩第二戰場的開闢時間,依舊阻止不了盟軍最後進攻法國西海岸的步伐。

但是在那之前,美國人依舊有憂慮,這憂慮就是,法國西海岸不好打,如果遭遇失敗,將很難組織下一次進攻。

蘇聯人可以不在乎,因為只要打了,德國人的精力就會分散,自己的壓力就能緩解。

可英國和美國不能不慎重啊?因此進攻時間,因為戰爭準備問題一拖再拖,不到萬不得已,就是不發動。

但蘇德戰場戰況激烈,美國人也擔憂!

德國依舊有力量,蘇聯抵抗很勉強,第二戰場開闢之前,蘇聯要是崩了,這仗就更難打了?

焦慮的美國和精明的丘吉爾。

準備不足,還有蘇聯的弱勢,讓美國很心焦!

一看美國人有搖擺,丘吉爾立馬說,法國不好打,可以先打北非啊?一樣可以牽扯德國的精力,隨後蒙哥馬利出動,進攻隆美爾!

北非的勝利,讓丘吉爾主張的側翼戰略,有了第一次嘗試,也適當緩解了蘇聯的壓力,弄的丘吉爾非常高興,準備繼續弄側翼戰略。

丘吉爾立馬說,要不我們在弄一次有限進攻,目標西西里。

誰曾想,這西西里登陸還沒開始,義大利國內洶湧的民意,就讓墨索里尼遭遇了軟禁。

一看義大利內亂,早已準備好了的盟軍,開始進攻義大利,直接將義大利幹出了軸心國。

義大利的服軟,還有跟英美接觸表達合作的態度,讓丘吉爾看到了自己側翼戰術成功的可能,丘吉爾開始大肆鼓吹自己的側翼戰略價值非常。

只要讓義大利投降,在巴爾幹的義大利24個師就會成為盟友,擁有了這兵力,在配合希臘和南斯拉夫的游擊隊,盟軍將完成低成本登陸,長驅直入巴爾幹。

完成進入巴爾幹後,在迫使土耳其加入戰爭,就能順利招降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這些小國,本就是受迫於第三帝國壓力,才進行戰爭,現在有了新幫手,他們也不會糾結倒戈的問題啊?

更何況德國在法國也有隱憂!

地中海沿岸是維希法國地盤,老貝當也是個精明的政客,他的眼光勢必會看到戰後的世界格局,如果在那一刻,他選擇倒戈一擊,主動迎接英美登陸,盟軍將兵不血刃解放半個法國。

(維希法國)

這算盤打的飛響背後,都是丘吉爾的小心思。

但這如意算盤,都是忽悠而已,精明的斯大林和羅斯福並不認可!

原因無他!

首先:看義大利問題,義大利軍隊那拉跨的戰鬥力,對盟軍反擊而言,根本無濟於事。

其次:看土耳其問題,土耳其是否願意參戰?是個問號,強扭的瓜不甜。

再次:看巴爾幹小國,他們和德國深度繫結,就算要轉向,也需要莫大勇氣,他們有沒有?

最後:看法國的問題,老貝當是一個狡猾的人,法國也本就做了兩手打算,戴高樂不還在英國待著嗎?他們不急,不如坐看歐陸迭起,最後找補。

這一番思慮之後。

斯大林認為:這是英國人搶在蘇聯西進之前,爭奪蘇聯的勝利果實,在蘇聯和德國之間弄戰略平衡,是暗箱操作,必須堅決反對。

羅斯福認為:義大利人不靠譜,土耳其人不參戰,最後還是要美國人出錢出力,可便宜的卻是英國人,美國人不幹。

丘吉爾的算計,遭遇了斯大林的堅決反對,就連羅斯福都說:地中海戰略到頭了,如果登陸法國有困難,美國就先專注於進攻日本,暫緩歐洲行動。

美國的態度,徹底終結了丘吉爾的側翼戰略,也等於告訴英國人,我們給你的甜頭到頭了,下面你就別管了。

尾聲:

美國和蘇聯的輪番反對,宣告了丘吉爾的自救之路到了盡頭。

英國人在歐陸戰場的意見不再被重視,訴求的戰後利益也不再被重視。丘吉爾力主的歐洲聯合,遏制蘇聯保留德國也就成了泡影。

那一刻的蘇聯和美國,用第一次聯手行動,擊敗了孤立無援的大英帝國和算計非常的丘吉爾。

丘吉爾會甘心失敗嗎?會認慫嗎?

且看下篇:丘吉爾二戰後期極力謀劃的三強制衡,為何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