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比起宋鼻涕的憋屈,五代時期李存勖麾下的後唐軍隊,在與契丹的數次PK之中,所交出的戰績,就明顯給力許多。

天祐十四年秋,契丹傾國來寇後唐境內(在當時,晉王一直打著唐朝的旗號,為了便於回答,我們統一稱為後唐)北部重鎮——幽州,後唐方面,以七萬步騎混合旅,夤夜急行軍,在幽州城外,進行強強對決,最終大破契丹三十萬之眾:

契丹萬騎遽至,存審、嗣源極力以拒之,契丹大敗,委棄毳幕、氈廬、弓矢、羊馬不可勝紀,進軍追討,俘斬萬計。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天祐十九年,契丹趁著後唐與後梁激戰時,從背後突襲定州,晉王李存勖親率軍隊迎敵,冒著大雪寒冰,大破契丹精銳騎軍:

翌日,引軍至望都,契丹逆戰。帝身先士伍,馳擊數四,敵退而結陣,帝之徒兵亦陣於水次。李嗣昭躍馬奮擊,敵眾大潰,俘斬數千,追擊至易州,獲氈裘、毳幕、羊馬不可勝紀。

當年梁晉爭霸期間,後唐王朝在傾力與南面後梁王朝死磕的同時,還能分出神來,打殘背後偷襲的契丹,並將之驅趕出境。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相信後世不少小夥伴們,在看完這段令人熱血沸騰的過往之後,可能會更加看不起弱宋,你看看人家雙線開戰都能幹贏,再看看你!

垃圾。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宋朝軍事不給力,當年後唐軍隊之所以能夠按著契丹使勁摩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在當時,後唐實力並不弱,而契丹也沒我們想得那麼強!

神冊元年,耶律阿保機自稱皇帝,自謂“天皇帝”,國號契丹,比起後來的遼帝國,當時的契丹國,中肯評價的話——應該屬於

騰飛中的菜鳥級別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因此,耶律阿保機歷次與後唐PK的行動,大多類似於偷襲、撿漏和例行騷擾,每每都是趁著李存勖跟後梁幹仗比較困難、戰事膠著之時,冷不丁地來這麼一下子。

抱著搞到就賺了,搞不到也就算了的佛系態度。

畢竟當時的契丹國,能力不強,底氣不足,同時後院還不穩。

內部不穩,諸弟之亂的餘波未平

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想必一定知道,那個曾讓耶律阿保機頭疼不已的——

諸弟之亂

這事兒吧,其實在當時人看來,大多數人覺得,

是耶律阿保機辦事兒不厚道

因為按照契丹部族的歷來傳統,只要是汗位耶律氏家族的成年男子,有一定的功勳和戰績,都有成為下一屆可汗的希望。

可汗,多拉風,自然誰都想當,不想當可汗的小弟,不是好小弟。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因此,跟著耶律阿保機南征北戰多年的兄弟們,眼瞅著快到了可汗換屆之時,都眼巴眼地盼著自己能夠更進一步,大家都有些小興奮。

然而,他們著急,耶律阿保機不著急呀。他當可汗不僅當上了癮,而且還悟出來了一個道理,那就是:

可汗不能換得太勤,對王圖霸業延續性太不利了。

於是呢,到了換屆之時,耶律阿保機的小動作就不斷起來。

要麼藉口忙,沒時間搞,要麼冷不丁提前舉行“燔冊禮”,趁著大家夥兒都不在,作為唯一候選人的自己,只能“勉為其難”宣誓就職下一任可汗,造成既成現實的狀況。

耶律阿保機的這頓騷操作,直接讓所有的兄弟、親戚們都上火了,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行,你不讓位是吧,那別怪我們不講武德了。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公元911年,耶律阿保機的二弟撒剌、三弟迭剌、四弟寅底石、五弟安端開始作亂,叛亂持續了三年之久,使契丹部族元氣大傷。

太祖弟撒剌阿潑,號北大王,謀亂。事覺,太祖數之曰:「汝為吾手足,而汝興此心,吾若殺汝,則與汝何異?」乃囚之,期年而釋之。

七年後,迭剌再次率部闖入行宮,想要幹掉大哥,雖然失敗,但雙方之間的鏖戰,卻讓契丹部族混亂不安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雖然耶律阿保機最終平叛成功,透過鐵血手段一舉蕩平了諸弟之亂。但契丹貴族上層之間,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以及部族之間因叛亂所產生的創傷,卻一直影響著耶律阿保機所處的時代,也影響著契丹軍隊的整體戰力和團結。

作戰時,不給力,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還有外因。

草原部落整合後的磨合

耶律阿保機整合下的大契丹國,趁著唐朝大哥衰微、無力北顧的情況之下,相繼征服了周邊的不少遊牧民族,比如黃頭室韋、女真、奚族等等部落。

然而,按照草原上混跡法則——

你強我服,你弱我踹

的原則,這些被打服的小弟們,別看嘴上說著挺好,內心其實是一百個不服。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而他們的這種心理,作為久混草原的耶律阿保機來講,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從後來幾次耶律阿保機跟後唐幹仗,輸了北歸之時,沿途各部族的“歡迎”表現來看。

秋八月己未朔,項諸部叛。

三月戊寅,軍於箭山,討叛奚胡損,獲之,射以鬼箭。

耶律阿保機,即便南下攻擊後唐,後背也一直很涼。

肯定不敢全力攻擊,一定會留有後招,至少保留著挨完揍,回去還能揍小弟們的實力。

因此,和後唐打起仗來,契丹軍隊也完全專心不下來,特別是後面還有一個專業鬧事的哥們——渤海國,更是讓人不省心。

芒刺在背的遼東盛國——渤海國

最後,咱們還得提一下,當年的遼東盛國——渤海國,這個政權在史書上很少提及,但它卻是耶律阿保機心頭的刺。

根據《遼史》記載,耶律阿保機曾對妻子和諸將說道,一生想完成兩件事,一件事是建立契丹國,已經完成。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另一件就是滅世仇渤海,足見這個渤海國在耶律阿保機的心中,有多重要、多噁心。

十二月乙亥,詔曰:“所謂兩事,一事已畢,惟渤海世讎未雪,豈宜安駐!”乃舉兵親征渤海。

那麼渤海國到底怎麼得罪了耶律阿保機了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當北方草原諸部相繼被契丹吞併之後,渤海國的高層們自然會產生瑟瑟發抖之感。

以往北面回紇、突厥、契丹、黠戛斯崛起之時,渤海國應對的策略雖然單一,但相當有效,那就是——

抱著我大唐哥的大腿,就行

畢竟大唐,甭管中唐還是晚唐,虛是虛了點兒,但餘威猶在。

如今唐朝沒了,靠誰,只能是李存勖這一支。

乙卯,渤海國遣使貢方物。

丙辰,渤海國王大撰遣使貢方物。

從後面渤海國跟後唐的朝貢關係來看,這倆哥們兒當年應該沒少打配合,契丹南下進攻後唐,渤海國就在後面,捅那麼一下。

太祖謀南征,恐渤海掎其後,乃先舉兵擊渤海之遼東,遣其將禿餒及盧文進據平、營等州,以擾燕地。

那滋味,誰受誰知道,這恐怕也是耶律阿保機下定決心,一定要搞死渤海國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滅掉渤海國,根本沒法專心跟後唐PK。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那麼,如果單挑,契丹沒有後顧,沒有內憂的話,後唐真就幹不過契丹嗎?

當然不是。

那時候的後唐諸將,可沒有宋朝將領那種“

恐遼症

”,契丹騎兵都來到自己的地盤上了,誰還慣著誰呀!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畢竟當年,後唐的戰力就在那兒擺著的,那可是相當生猛。

武風彪悍

唐末時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年代,最終能活下來的人,不一定最帥,但一定是最狠。

五代十國雖然沒有收錄盤踞在盧龍一帶的狠人——劉仁恭父子所建立的劉燕,但這倆父子,別看就控制著區區十數州的地盤,硬是扛住了契丹的多次進攻。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而且這爺倆出牌沒有下限,又是秋天去草原放火收保護費,又是綁票耶律阿保機的小舅子,直接讓耶律阿保機這個草原漢子,徹底領教了深深的無力感。

一個割據的小藩鎮都能跟契丹相持不下,更別說,手控眾兵,麾下猛將如雲的後唐軍隊了。

如果說,耶律阿保機的草原騎兵,是久經沙場的勇士,那麼李存勖麾下這幫沙陀騎兵,則是血戰十數載,從屍山血海中爬出的不死老兵。

誰也不怕誰,打對決,我都不怕,更何況在我的地盤上,還不打殘你!

天時地利的因素

從耶律阿保機和李存勖的幾次PK記錄上來看,每次都是耶律阿保機率領騎兵,進攻河北城池,而騎兵攻城,恰恰正是用自己的短板來撬對方的硬核桃。

以往草原部族攻城,無非就是猛衝、地道、雲梯這三類,對於攻城所需的大殺器——投石器械、猛火油、炸藥,完全一臉懵。

而到了耶律阿保機後期,隨著盧文進、韓延壽這幫漢人的歸附,以及大批北地漢人因為戰亂,流落草原,契丹軍隊開始掌握起攻城器械了。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但這也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畢竟器械造出來,也總得有個推廣的過程,需要有人會用、而且還得用得好才行。

因此,這個時候的契丹軍隊,在攻城方面,依然是個小白。

從歷次戰況來看,對於防守力較強的城池,如幽州、鎮州等地,契丹的進攻效果,基本都是笑話。

屯兵堅城之下,屢攻不下,那自然就是等著捱揍的節奏了。

在天時地利的加持之下,後唐軍以逸待勞,戰勝契丹軍,也是不難理解的。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當然,揍人的人,也很重要,猛人要是動起手來,那對方的感覺,只能是更疼。

陣容華麗

接下里就要聊一下陣容了,當年耶律阿保機面對的後唐軍隊,基本是後來五代十國中最彪悍的第一梯隊人物。

李存勖

,後唐戰神級別的帝王,皇帝中的平頭哥。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李嗣源

,後唐猛將、明君,戰力比李存勖還要多幾個加號。

李存審(也就是後來的符存審)、周德威、閻寶、李嗣昭,當時最一流的人物,哪一個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將。

比起北宋,為何雙線開打的後唐,卻能多次擊敗彪悍的契丹騎兵呢

更不要說,

孟知祥

(後蜀開國皇帝)、

李叢珂

(後唐末帝)、

石敬瑭

(後晉開國皇帝)、

劉知遠

(後漢開國皇帝)這群當年還不太知名的龍套小弟們了。

這些人哪個出來基本上都是可以獨當一面因此在李存勖麾下發動的數次群毆,結果可想而知。

單憑這華麗陣容的對決,契丹當年,輸得確實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