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談及人們喜愛“冰墩墩”的原因,設計師曹雪認為,與它身上“對立又統一的美”有很大關係。

|

作者:李璐璐

|

|

編審:蘇睿

“這些天,很多朋友打來電話問我還有‘冰墩墩’嗎,其實我自己也沒有了。”在接受《環球人物》記者採訪時,“冰墩墩”設計師曹雪笑言。

作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爆火出圈,以至於“一墩難求”——不僅其毛絨玩具被搶購一空,相關手辦、徽章等產品也顯示售罄。不少網友強烈要求:請儘早實現“一戶一墩”“人均一墩”。

“冰墩墩”的火爆超出了曹雪和設計團隊的預期。

“就‘冰墩墩’來說,不管是市場反應還是社會反應,都達到了文化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融合。”曹雪說,“一說到商業性,很多人覺得藝術家和設計師不應該去考慮這個,認為談錢太俗了。其實,任何一屆奧運會吉祥物,它作為親善大使去跟全世界的人溝通,傳播文化,是一定要被市場認可的,也就是俗稱的‘爆款’。因為它還有商業目的,就是要靠衍生品所賺的錢,來繼續支援辦奧運會。這也是對體育事業的支援。”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19天,14人,50多份方案

2018年10月,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宣講團來到廣州美術學院進行吉祥物徵集宣講,希望可以向更多的設計團隊清楚地傳達冬奧會對於吉祥物的要求、理念。

這是宣講團全國巡迴宣講的最後一站,此時距離冬奧會吉祥物徵集活動截稿日期只剩下19天。

曹雪參加了此次宣講會,問宣講團為什麼這麼晚才來廣州美術學院。宣講團告訴他,廣東鮮少下雪,擔心南方的孩子沒見過冰雪,對廣東的設計者能否設計出冰雪運動的吉祥物有過疑慮。

這一下子激起了曹雪骨子裡不服輸的一面。他對宣講團說:不用擔心,也許南方的孩子確實沒有見過冰雪,但正因為這樣,他們可能對冰雪更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曹雪當即決定組建一個設計班子。“團隊中有包括我和劉平雲在內的7名教師、7名研究生,我們分別來自不同專業,在團隊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擔任‘軍師’、為設計方案挑錯的錢磊,身為唯一一名男學生而承擔起送稿職責的何格……”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

曹雪(右三)和團隊成員在工作室。

截稿時間近在眼前,宣講會後的第二天,曹雪團隊就召開了第一次創作會議。十幾個人經過連續奮戰,拿出了50多份方案,曹雪挑選了其中16幅作品,送到了北京。

隨後是漫長而焦急的等待。2019年除夕前夕,曹雪接到通知,他們報送的作品有三幅入圍。

其中一幅入圍作品是《冰糖葫蘆》。“冰糖葫蘆是北方的小吃,它有一種接地氣的文化屬性,關鍵是它身上的那層冰殼、糖衣,跟冬奧的冰雪運動關聯上了。”曹雪說,另兩幅入圍作品分別是穿著漂亮衣服的鞭炮和二踢腳組合,方形和圓形冰塊的組合。

作品入圍對設計師來說,是極大的鼓舞。然而,這只是創作之路的開端。

“畫一隻與眾不同的大熊貓”

接到入圍通知的第二天,曹雪就趕到北京參加研討會。

三幅入圍作品中,《冰糖葫蘆》的創意廣受好評,但它只是一種小吃,不足以代表大國形象,北京冬奧組委修改專家組建議曹雪團隊對《冰糖葫蘆》方案進行修改。

曹雪帶著團隊開始工作,並在2019年元宵節前一天,交出了第二份修改方案。修改專家組這次給出的修改意見是保留冰殼創意,嘗試圍繞其他珍稀或特色物品展開設計。

設計團隊進行了多次嘗試,將冰殼裡的形象改為元宵、餃子、麋鹿、老虎、兔子……各種創意不斷被提出又被推翻,團隊甚至為設計圖發生過激烈的爭執,工作室的空氣越來越凝固。“我就像一個潤滑劑一樣,一直在安撫著大家的情緒,幫助大家堅持下來。”曹雪說。

同年3月,修改專家組建議更加突出動物特徵,進一步體現中國文化特色,並提出吉祥物設計方案應融入網際網路、新技術、時尚文化等元素的建議,明確了卡通動物、擬人化、科技化、立體化的深化修改方向。最終,曹雪團隊選定了國寶大熊貓。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

“冰墩墩”形象設計手稿。

“冬奧會的吉祥物要向世界傳遞出‘我是誰’的訊號,只有大熊貓可以做到。因為它是中國獨有的,是我們的國寶,是被全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曹雪說。

然而,用大熊貓作吉祥物過於司空見慣,設計一隻與眾不同的“大熊貓”成了擺在團隊面前最大的考驗。

“吉祥物的使命就是傳遞吉祥,承載和傳播愛,所以在設計‘冰墩墩’的時候,我希望能夠傳遞出一種溫暖的感覺。”曹雪說。

為了讓大熊貓形象看起來更貼切討喜,團隊成員專門飛到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進行實地觀察。“這次實地觀察的收穫很大,我們團隊發現幼年大熊貓走起路來呈內八字,頭身比也和成年大熊貓不同,顯得更加呆萌可愛。大熊貓的尾巴也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黑色,而是白色的。於是,我們以幼年大熊貓形象為基礎進行了完善。”

受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影響,團隊又在大熊貓頭部設計了五環顏色的“冰絲帶”環繞,形象酷似身穿科技外衣的航天員,其寓意為“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設計“牢牢瞄準9歲孩子”

曹雪告訴《環球人物》記者,設計師分分鐘要想到,這個設計專案是為誰所做的設計。“我得知任何一屆奧運會吉祥物的目標消費者都是9歲左右的孩子。所以,‘冰墩墩’從一開始設計到最後一筆完成,都是牢牢瞄準9歲孩子的。”

巧的是,曹雪的小兒子當時正值9歲,兒子的喜好成了一個判斷依據。“我們的設計工作都是保密的,我兒子也不知道我們在幹什麼。我把他帶到工作室,讓他看電腦裡面的設計影象,有的‘冰墩墩’高一點兒、有的矮一點兒,有的大熊貓有冰殼的、有的沒冰殼……我們還設計了一個雪大熊貓,放在一起,讓他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那個。結果,他一下就選中了帶冰殼的大熊貓。”

“冰墩墩”基本模型確定下來後,設計團隊又在國內和瑞士做了兩次查重,確定無誤之後,帶冰殼的大熊貓設計方案上報給了北京冬奧組委。

2019年7月,北京冬奧組委在北京一個體育館舉辦了盲評活動,邀請來240名小學生,為現場展出的包括“冰墩墩”在內的卡通形象投票。最終,“冰墩墩”獲得了230票。

至此,歷時10個月,修改了1000多次,以大熊貓為原型設計的“冰墩墩”形象,從來自35個國家的近6000幅作品中脫穎而出。

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在北京首鋼冰球館正式釋出,正式宣佈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為“冰墩墩”,冬殘奧會吉祥物是“雪容融”。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訊息宣佈時,曹雪喜悅振奮的心情不言而喻。“當時我只覺得腦袋裡‘嘣’的一聲,眼前就像落下了雪幕般白茫茫一片,感覺非常不真實,像是在做夢一樣,一時沒反應過來。緊接著我的眼淚就湧了出來。”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吉祥物釋出儀式上表示,看到吉祥物的第一感覺是“選得太棒了”。他對曹雪說:“北京冬奧吉祥物集中國與中國人民的精華和特色於一身,一定會成為中國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傑出大使。”

回顧創作之路,曹雪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對艱辛的感慨。“我們就像戰士去攻下一個又一個山頭,登頂之後,回望腳下的路,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值得銘記的事。”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手捧‘冰墩墩’就像捧著一份溫暖”

談及人們喜愛“冰墩墩”的原因,曹雪認為,與它身上“對立又統一的美”有很大關係。

在設計“冰墩墩”時,他將設計的重心放在了視覺審美和觸感上。“我們選用了‘冰糖葫蘆’的冰晶外殼,冰外殼是‘冰墩墩’設計的靈魂,冰殼象徵了冬奧會和冰雪運動,而冰殼下面是毛茸茸的公仔大熊貓,這種對立又統一的美,一下子就擊中了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手捧‘冰墩墩’就像捧著一份溫暖。”

曹雪對設計有自己的見解:“‘設計’乾的事情就是四兩撥千斤。漢字的‘設計’二字很精妙,它是言字旁,而不是提手旁的‘技’。‘言’代表著觀點和表達,要妙,要巧思。”

“冰墩墩”背後的“南人”

·

在冬奧會上獲獎的運動員會得到金邊“冰墩墩”。

冬奧周邊產品的火爆,背後彰顯著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也是人們釋放自己對冬奧熱切關注的方式。每一屆奧運會吉祥物的揭曉都吸引著世界的關注,成為當屆奧運會的亮點。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出現的吉祥物德國巴伐利亞獵狗,代表了運動員堅韌、堅持以及敏捷的特質。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寓意向全球各地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以及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2020年東京奧運會,吉祥物機器人米拉伊託瓦則是傳統和尖端資訊的融合體。

對於很多人來說,吉祥物等周邊產品留下的是一份獨特而難忘的冬奧記憶,“冰墩墩”也是如此。

日後再憶北京冬奧,人們會記得曹雪團隊在設計中傳達的理念:“‘冰墩墩’始終體現著兩個關鍵字,一個是‘暖’,希望在寒冬中為大家帶來溫暖;一個是‘愛’,希望藉由設計向世界傳遞愛,講述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