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一些病毒感染或讓人更“招蚊子”

蚊子也許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每年有數十萬人死於蚊媒疾病,包括瘧疾、黃熱病、登革熱、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熱。蚊子可以作為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的載體傳播疾病,蚊子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可以獲得病毒,並將病毒傳染給它叮咬的下一個人。

最新研究顯示,一些病毒可以改變人的體味,從而使被咬的人對蚊子更有吸引力,更多的蚊子叮咬病毒宿主後,病毒就會更廣泛地傳播。

研究人員將感染了登革熱或寨卡病毒的老鼠以及未感染的老鼠和蚊子放在一個玻璃房間中。在排除了一切其他變數的影響後,該研究發現,更多的蚊子會選擇飛向被感染的老鼠進行叮咬。

最新研究表明,一些病毒感染或讓人更“招蚊子”

隨後,研究人員從被感染小鼠散發的氣味中分離出20種不同的氣體化合物。其中,他們發現有三種會刺激蚊子的觸角產生顯著的反應。而當這三種化合物應用到健康小鼠的面板和人類志願者的手上時,只有一種化合物,苯乙酮,比對照組吸引更多的蚊子。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感染的老鼠產生的苯乙酮是未感染的老鼠的10倍,登革熱患者腋窩收集的氣味中,苯乙酮的含量也高於健康人。

實驗結果表明,登革熱和寨卡病毒也能夠增加宿主產生和釋放的苯乙酮的數量,使宿主們更“招蚊子”。當未受感染的蚊子叮咬這些攜帶病毒的宿主時,它們可能會繼續叮咬其他人,從而進一步傳播病毒。

據瞭解,苯乙酮是一種化學物質,通常被用作香水中的香味,也是一種代謝副產品,通常由生活在人和老鼠面板和腸道中的某些細菌產生。最新研究顯示,面板微生物是苯乙酮的重要來源。當對比感染和未感染小鼠的面板細菌組成時,實驗發現芽孢桿菌才是苯乙酮的主要生產者,並且在感染小鼠身上的數量顯著增加。這意味著登革熱和寨卡病毒能夠透過改變宿主面板上的微生物群來改變宿主的氣味。

隨後,研究人員透過使用維生素A對感染小鼠進行了治療。接受治療的感染小鼠能夠減少它們面板上的芽孢桿菌數量。與未受感染的小鼠相比,接受治療的感染小鼠對蚊子的吸引力也沒有增加。

此實驗的下一步就是在人體上覆制這些結果,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將繼續探索膳食維生素A或其衍生物是否可以降低寨卡病毒和登革熱感染者的“招蚊”能力,從而在長期內減少蚊媒疾病。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陳夢婷

【來源:九派新聞】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