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1:餘秀華遭家暴,不該被娛樂

評論1+1:餘秀華遭家暴,不該被娛樂

7月6日晚,餘秀華髮微博稱,被丈夫楊櫧策家暴,被抽了上百個耳光。次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餘秀華確認了此事。記者還發現,餘秀華已刪除7月6日晚釋出的被家暴的微博內容,更新了一條新的微博內容:“我這一生,走得實在辛苦,我一直咬牙堅持。如果我堅持不下去了。我希望侮辱我的人,打我的人負法律責任。”

7月7日,湖北省鍾祥市婦聯表示,已第一時間關注餘秀華被打事件,也去看望了。她目前狀態穩定,個人沒有提出訴求。

光明日報:當餘秀華遭遇家暴,人們的幻想破滅

因為詩歌和個人成長經歷,餘秀華被人們所關注,同時也被打上了詩意、浪漫的標籤。也因此,當她在數月前與小她14歲的伴侶結婚,仍然有很多人對她的婚姻表示了祝福。起碼在公共視野中,餘秀華給予了人們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因而,當餘秀華遭遇了家暴,人們的幻想破滅,我們更有必要給予關注。這不僅是因為曾經的詩意與如今的暴力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更是因為餘秀華和廣大女性一樣,在家庭中處於弱勢地位。很多家暴事件,施暴方都假以愛的名義。餘秀華事件施暴方的一些言行舉止,在現實生活中也並不少見。餘秀華在未來會作何選擇,屬於個體意願,都應尊重。但此時關注餘秀華家暴個案,並非關注名人的家長裡短,而是將個案上升為公共議題,從而推動社會始終關注著家庭中的女性。

北京青年報:別把“餘秀華被家暴”當作娛樂話題

作為一名腦癱詩人,餘秀華近年來持續保持著一定的社會熱度,她頗具爭議的詩、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與家庭生活等,一次次將她推到風頭浪尖。她與小她十幾歲的“90後”丈夫楊櫧策結婚,楊櫧策當時坦言他們“關係的本質就是有所圖”,讓很多網民質疑他與餘秀華結婚的動機。如今言猶在耳,家暴傳出,有人表示,這其實是“猜中的結局”,並對餘秀華冷嘲熱諷,儼然將之當成一脈相承的娛樂話題。如果家暴一事為真,那麼當該事件被過度娛樂化,關注的焦點就會出現偏離,家暴受害者拳頭下的呻吟,就容易被娛樂新聞導致的人生感悟和歡聲笑語所掩蓋,從而沖淡家暴事件的嚴肅性與危害性。因此,讓該家暴事件迴歸本真,民眾就得找準看待事件的視角。少談這個家庭的特殊性,將這起事件與當事人此前的熱點事件進行切割,視家暴受害者為普通家庭婦女,當作需要得到特別保護的殘疾人,並對施暴者毫不留情、一致譴責。

新京報:控訴家暴的餘秀華,不該被冷嘲熱諷

餘秀華的“出場”,確實總是伴隨著不小的爭議。她從一個行動不便的腦癱患者,到成為大眾所關注的詩人,身上總是圍繞著關於“愛情與慾望”“殘疾人和正常人”的討論。尤其是,今年已經46歲的餘秀華,依舊勇敢地、義無反顧地追逐愛情。這樣的嚮往,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另類”。如今,這個追逐愛情的“大齡女人”疑似遭遇家暴,便成了一些人的“笑柄”,好似她的愛情本就是一場可以預料到結局的鬧劇。一個書寫愛情的詩人,沒有擁有令人豔羨的愛情,這並不可笑,也不是供人閒聊的談資。必須得說明的是,任何一場不被看好的愛情,或者不被祝福的婚姻,從來都不是家暴的理由,更不是遭遇家暴後被冷嘲熱諷的原因。

東方網:勇敢對家暴說“不”就是健康的心態

在不少人的眼裡,婚姻和愛情就是對殘疾詩人餘秀華的施捨,餘秀華應當感恩,哪怕是遭遇了家暴,也應學會忍耐與寬容,用“真誠”感化施暴者。其實,在這類人的邏輯裡,不僅僅是餘秀華,就算是健康人遭遇家暴,也是家務事,沒必要或者不應該吵得沸反盈天。這當然是錯誤邏輯,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為了“愛”而容忍家暴是危險的,也是不智的。所以,誰也別對家暴抱有幻想,應當斬釘截鐵地對家暴說“不”。餘秀華遭遇家暴是不幸的。但讓人欣慰的是,她面對家暴沒有隱忍,而是選擇曝光和控訴。讓實施家暴者無所遁形,以法律來制裁家暴者,讓輿論的譴責來讓對方認識到家暴可恥,家暴的隱患才能徹底剷除。希望能有更多人站出來,勇敢對家暴說“不”!

紅星新聞:如果家暴屬實,這就屬於公共事件

很多網友為餘秀華鳴不平的同時,不免是以“八卦新聞”的角度看待此事,頭頭是道分析著什麼樣的男人靠不住云云。可事實上,如果餘秀華被男方家暴屬實,那麼這就不是“八卦新聞”,而是需要有關部門及時介入的公共事件。那麼這件事就不應該止於網路上的閒言碎語。家暴不是“家務事”,全社會都應“零容忍”。反家暴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要及時介入給予受害者幫助。公眾不要苛責受害者“完美”,也不要質疑她為什麼不第一時間求助,而應該考慮的是:我們可以更多地做些什麼,如何給她們更多的信心,讓她們在沒有暴力的環境下生活。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反家暴的宣傳與公益培訓,讓更多人懂得加強自我保護和證據收集,在遭遇傷害時能夠第一時間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