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華海:漫步在大自然的入口(組詩)

文/華海

與一棵龍眼樹對坐

在樹林裡漫步,抬頭看見蔥蘢的樹冠

內心紛亂時,生命就會被事務充滿

變得沉重、渾濁、灰暗

你怎麼會聽到鳥在枝頭密語?

怎麼會看到樹葉在陽光下接近透明

一隻只蜜蜂圍著野花飛繞的蹤影?

讓身體隨心而動或者安靜

亦如溪水的湧流和沉澱

讓水回到水,讓石頭回到石頭

返回一座山,也是在返回

一棵樹秋天的記憶和夢境

清風陣陣,與一棵龍眼樹對坐

你也結滿果實,豐盈而謙卑

學會把天空留給飛鳥、雲霞和繁星

鄉間的稻草人

田野上,一根竹竿一頂草帽

替代的稻草人

在風中,舞動紅色塑膠薄膜的腰身

這位21世紀的稻草人就是你的化身

在一陣晨風中比你更鮮明

也更輕靈,它與覓食的鳥雀之間

保持的某種距離和婉拒

把“不”字用手語說得更微妙

當然,這是建立在雀鳥誤讀語境中的

張力關係,就像推敲詩中的一個詞與

另一個詞,在矛盾碰撞中的和諧音韻

你的兄弟,就在不遠處的渠邊

用木勺給乾渴的豆苗澆水

早晨的天空,正在燃燒著一團火雲

稻草人站在田野上,像一個符號標識

沉靜地用手語說話

草本篇

山蒼籽、油茶籽,把花粉的香氣

收藏,濃縮成情感的液體

土茯苓和五指毛桃,結伴

在石縫裡,用根滋養不同脾氣

還有艾根、山藥、茨實

溪黃、苦齋、五葉神、枸杞子……

七十二味藥,都源於泥土氣息

二十四節氣,在植物的花葉上採集

日光和雨雪

濟世懸壺的大醫,來自大地

在大地的深處,藏著一卷無字天書

百水匯河洛,萬物本一物

我恍惚見到他,鶴髮童顏的宗師

不著一言

一陣深秋的風吹過去,是另一種話語

每株植物用手語回覆,鳥雀以歌應答

我身體裡的暗疾,總有一味草藥

大地的外傷啊,誰能掏出心靈秘方?

一個細節

小鳥站在高壓電纜的水泥樁上

也許,小鳥把水泥樁當作了老樹樁

它也並不知道高壓電纜的危險

正被踩在自己的雙腳下

這是一隻黑色小鳥

我站在幾米外,不敢驚動它

它烏黑如夜的羽毛中

露出一道白色的雪痕

不知名的黑鳥就站在高壓電纜上我低下頭,看看腳下

進入鳥鳴、流水和花開

總在想,有一種進入鳥鳴、流水和

花開的方式。在我的意念中

一直有一條若隱若現的石徑通向

雲霧中的森林。然而

逐漸臃腫的身體無法進入事物入口

只能讓靈魂化為一陣山風或一股

輕盈之氣盤旋而上

在此生的幻覺和真實行為之間

是生命的維度

我一直嘗試著另一種可能——

翻譯一隻鳥說的話和沒說出的意味

學習一條溪流在亂石中不斷迂迴

尋找表達的通透和清冽

這是我在筆架山中偷閒時的日課

當內心糾結的時候,就什麼也不想

只讓自己回到季節的迴圈往復

回到一棵樹的年輪和安寧

迷醉的春天

蝴蝶,在杜鵑花叢自我迷失

不停地繞圈,飛不出香氣的陷阱

蜜蜂,更是被油菜花迷了心竅

在嗡嗡的震盪裡,與風的翹膀擦碰出

輕微疼痛,兔子的紅耳朵

被野地裡太多的聲音吵得耳鳴

野鴿子短暫色盲,是遇上一大片

杏花和八重櫻,聽覺擾亂了視覺

眼睛也欺騙嘴巴,在大羅山上

美色裡微微的毒,如同沉醉中

搖晃的暈,美學的測不準定理

被一群白頭翁學究研討,卻無從驗證

我在纏繞和迷糊中,辨不清泉溪邊的

蟲鳴,把布穀的啼喚當作某人的呼叫

詞語的工匠

發現一座新的山嶺或一條溪流

遇到一種尚未命名的植物或動物

在語言中虛擬,是片刻之間發生的事

而它,也可生成一個獨立自足的空間

時間將重新開始,你是詞語的工匠

用自然的語法構築一間木房子

讓流浪的風居住,讓疼痛的野花居住

其實,木房子只建在一個人的身體裡

它比肉體要小,比心靈還小

卻裝得下山中所有無所依歸的靈魂

終其一生,寫字人一直捕風捉影

在水流上畫雲,在雲彩上築城

讓假想的靜福山,收留失巢的歸鳥

【作者簡介】

華海,中國生態詩歌倡導者。出版《當代生態詩歌》《生態詩境》《華海生態詩抄》《靜福山》《一聲鳥鳴》《紅胸鳥》《藍之島》等生態著作,作品入選《百年新詩百首解讀》《新詩排行榜》及全國年度詩選。曾舉辦“生態與詩歌暨華海生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入選《生態文化》雜誌“2021年度生態詩作十大漢語詩人排行榜”,獲21屆國際華文詩人筆會中國當代詩人傑出貢獻金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