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名校生也保研困難?“逆向考研”也是一種選擇

日前,澎湃新聞報道了部分名校大學生“保研困難”的現象,引發輿論關注。有南開大學的學生感慨,20%的保研率是一道很難跨越的坎,還有復旦大學的學生鑑於保研難,做好了“逆向考研”的計劃,打算將考研目標院校“往下挪一挪”。有學生表示,降低考研目標,是“希望透過更多的自我探索,來讓自己成為一個完整、正常,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理念的人,而不是一個‘廢物’。”

名校生降低升學目標,不是個別人的情況。此前,媒體就報道過一些大學生為了能順利讀研,不惜降低學校層次的“逆向考研”現象。比如,在2022年的考研報名資訊中,有188名報考浙江農林大學的考生來自“985”或“211”高校,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考研生源裡,也有不少來自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鄭州大學等知名高校。

在考研競爭相對不那麼激烈的過去,上述現象並不多見。當時,人們普遍將考研視為提升學歷和學校層次的渠道,如果不能考取更好的大學,寧可不讀研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在今天,只要能“上岸”就行,成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現實且無奈的選擇。

這背後的原因,固然與考研人數逐年增加、錄取難度加大直接相關,但也確實與年輕人的觀念改變有關。

過去,不少人選擇考研,是為了將來繼續讀博深造,從事科研工作,其中不乏對科研有強烈熱情與興趣的人。但是,隨著就業市場中學歷不斷“貶值”,很多好工作的入場門檻就是碩士起步,即便是名校學生也很難靠本科的“金字招牌”輕鬆就業。這就導致很多本來無意於科研的學生也走上考研之路,並且不會很在意學校層次、專業實力和導師水平——既然是為了拿到就業市場的入場券,只要有碩士文憑就行,不用太在乎其他方面,這是如今不少人的真實想法。

其實,所謂“逆向考研”未必就沒有合理性。即便是名校大學生,也不意味著各方面都是優秀的。和高考一樣,保研與考研也是一個篩選過程,人才在不同高校之間本身就應該是“能上能下”的,而不應被“第一學歷”劃分成不同的階層。因此,部分學力有限的學生“逆向考研”明確自我定位,並把機會留給更優秀的人,也有其積極意義。

實際上,考研選擇不只是“換學校”的機會,也是更換專業和發展方向的契機。有年輕人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入讀自己最中意的專業,在大學四年裡不適應、鬱鬱寡歡。筆者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雖然考上一流高校,但學了不喜歡的金融專業,也不喜歡所在的城市,到了考研的時候,乾脆選了離家更近的普通高校的文學專業,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潛心深造,後來讀了博士,也算是一種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試想,如果當初他“擰巴著”勉強在本校保研,恐怕不會快樂,也很難取得學業成就。

在人生之路上,選擇經常比努力更重要,而選擇的前提,就是追隨內心的聲音,明確自己的位置,搞清自己的優勢,進而找準發展的方向。

而在社會層面上,看待名校生保研難、大學生“逆向考研”這類現象,不妨把重心放在教育資源配置、就業市場評價機制等方面。面對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讀研確實是不少人暫時逃避就業的“避風港”,對此,高校能否進一步最佳化選拔機制?我們又應如何遏制就業市場不夠務實,一味“水漲船高”的學歷要求?這些都是與年輕人的發展機會、發展空間息息相關的問題,值得社會各界審慎思考。

(作者:黃帥,來源:中青評論微信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