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一、香港中文大學研新法提升急性白血病存活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種血液和骨髓的癌症,會導致患者不成熟的白血細胞過度繁殖,從而排擠健康的血細胞,極具侵略性。

目前,兒童AML的標準治療包括化療和來自捐贈者的幹細胞移植,有希望幫助患者長期緩解。但對於幹細胞移植後癌症復發的患者來說,治療難度會加大,大多數患者最終在幾個月到一年內因疾病進展而死亡,存活率往往不足四成。

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結合藥物及基因測試,可在三日內完成藥物靈敏度測試,並結合基因分析,配對最有效的藥物予病人,以控制病情,

有預計只能存活兩至三個月的病人藉此延長兩年半的生命

。團隊展望未來能在病童復發前進行精準治療,實現治癒。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李志光介紹,雖然兒童AML通常採用化療配合骨髓移植的標準治療,屬於“一體適用”方案,但因患者很多時出現不同的基因轉變,與病人的生存期相關,可能有未緩解、復發、抗藥,甚至死亡的情況發生。而

透過精準治療,可以結合每個人不同的血癌特質,使用針對不同基因變異的靶向藥物,從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對52名患病兒童的61個骨髓樣本進行綜合藥物、基因組學及臨床資料的全面分析,在45種已獲批的藥物庫中找到部分標靶藥物,對兒童血癌細胞具有比傳統化療藥物更佳的反應。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錦堂

說,有經歷兩次復發的14歲男童,根據文獻幾乎無生存機會,在抽骨髓、做藥物篩選後採用精準治療用藥,病情得到緩解,並延長存活期達兩年半;亦有病情更復雜的14個月大女嬰,經歷三次復發,採用精準治療用藥後延長一年存活期。

梁錦堂繼續表示,雖然兩名病童最終不幸離世,但經治療後,在基本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延長了生命。而基於此次研究結果,未來目標是做到在未復發前便已用藥,實現根治疾病。

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二、以毒攻毒!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

在近期舉辦的2022年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上,有英國科學家提交論文稱,

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皰疹病毒可能給已經窮盡所有其他療法的癌症患者帶來希望。

該研究結果在一個有39名患者參與的試驗中表現出了顯著療效。

據悉,這種名為

RP2

的病毒是一種轉基因的單純皰疹病毒。它被直接注射到腫瘤中,並在癌細胞內大量繁殖,然後從內部使癌細胞破裂。它還能阻斷一種名為CTLA-4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對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此外,

RP2經過改造,能夠產生刺激免疫系統的特殊分子,從而使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消滅癌細胞。

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研究人員解釋說,他們在注射RP2前後對患者進行了活檢,發現腫瘤的“免疫微環境”——即腫瘤周圍的區域——發生了積極變化。注射導致該區域有更多的免疫細胞,包括CD8+T細胞,並“開啟”了與抗癌免疫反應相關的基因。

參加試驗的病人罹患多種癌症:面板癌、食道癌和頭頸癌。已經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可用,即使現代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對其無濟於事。在參加試驗的39人中,9人只使用了RP2,另外30人使用了RP2結合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

結果表明,僅接受RP2治療的3名患者的腫瘤縮小了,其中涎腺癌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而且15個月後仍未復發癌症。另外兩名食管癌和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癌症縮小了。而接受組合療法的7名受益者中,6人的癌症在14個月中一直沒有惡化。此外病人報告的副作用大多數是發燒、發冷和疲勞,無需醫療干預。

該研究負責人凱文·哈林頓說:“我們的初步試驗結果顯示,對於一些癌症晚期患者——包括那些對其他形式的免疫療法沒有反應的患者,這種轉基因皰疹病毒可能成為新的治療選項。”

接下來,研究人員希望繼續探索RP2在更多癌症患者身上的治療潛力。

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三、中年噩夢多 痴呆風險高

近日,《柳葉刀》子刊《臨床醫學》上發表了一項英國研究,該研究表明,在痴呆症特有的記憶和思維問題出現之前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噩夢可能就已變得很普遍了。換句話說,

經常做噩夢的中年人更有可能在晚年被診斷出患有痴呆症。

伯明翰大學人類大腦健康中心的Abidemi Otaiku博士表示:“我們首次證明,在一般健康成年人中,痛苦的夢境或噩夢與患痴呆症風險和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雖然噩夢與痴呆症的更明確聯絡還需要進一步探究,但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種識別痴呆症高危人群的有用方法,能夠幫助患者儘早識別並及時採取措施以減緩疾病發作。

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該團隊研究了來自美國3個社群佇列的資料,其中包括600多名年齡在35歲至64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2600名79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患痴呆症,年輕組平均隨訪9年,老年組平均隨訪5年。參與者完成了一系列問卷,包括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其中涉及個人發生噩夢頻率的問題。

該研究收集了2002年至2012年的資料。研究人員使用統計軟體對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噩夢頻率較高的參與者是否更有可能經歷認知能力下降並被診斷為痴呆症。

研究表明,在接下來的10年裡,每週做噩夢的中年人(35歲至64歲)的認知能力下降可能性是正常人的4倍,而老年人被診斷為痴呆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兩倍。

有趣的是,這種關聯性在男性中要更為強烈。例如,

每週做噩夢的老年男性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未做噩夢老年男性的5倍。而女性的風險僅增加41%。

該研究也具有侷限性,其一就是用於評估痛苦夢的問卷沒有明確區分不好的夢(即沒有醒來的痛苦夢)和噩夢(即醒來的痛苦夢),因此不能確定後來認知結果的關聯是否會因為痛苦夢的亞型而不同。

該研究的下一步將包括調查年輕人的噩夢是否與未來的痴呆症風險有關,以及其他夢的特徵,如我們記得夢的頻率和它們的生動程度,是否也可以用於確定痴呆症風險。利用腦電圖(EEG)和磁共振成像(MRI),研究人員還計劃調查健康人和痴呆症患者噩夢的生物學基礎。

以毒攻毒!轉基因皰疹病毒“變身”癌症剋星,或給患者帶來福音

(資訊綜合來源:科學網、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