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一門平衡當下與未來的運營生意

文|智慧相對論

作者|陳先森

“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如今在新能源汽車上變成了“要想富先修樁”。

從續航焦慮到補能焦慮,充電樁近幾年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成為新基建下的基礎設施,也造就了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

充電樁,一門平衡當下與未來的運營生意

但美好的市場前景背後,關於充電樁卻還有一些苦澀的現實。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看,充電樁行業從2015年高速增長到現在,充電體驗不好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找樁難、壞樁多、充電慢、佔位嚴重,這些都是降低使用者口碑與制約行業發展的“老大難”。

站在產業的角度看,對比電動汽車,賽道內至今沒有殺出像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市值的頭部玩家。可奇怪的是,充電樁的市場格局並不算分散,目前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三足鼎立,共同佔據半壁江山。

大部分玩家仍然在盈虧之間風雨搖擺,守望著充電樁的未來。這樣一個坐擁萬億規模卻有些矛盾的市場,玩家們該如何殺出?

告別重“量”不重“質”

充電樁是“強政策”行業。

2014年和2015年,是充電樁行業的關鍵政策年,也為現在的競爭格局埋下伏筆。

2014年,《關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出臺,第一次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環節與充電設施補貼掛鉤,並且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充電樁行業。由此開始,在充電樁這塊沒有被完全開墾的土地上,無數創業者嗅到金錢的味道,投身其中,提前佔位。

2015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車樁比要達到1:1這個發展目標。於是,站好位的玩家們加速佈局,大規模的投資建設緊鑼密鼓地展開,最終2015年、2016年充電樁增速分別達到743%、233%。

政策之前是小打小鬧、摸索前行,那麼政策利好下的這兩年,充電樁則是經歷了無序擴張、重“量”不重“質”。媒體《EV世紀》曾在2016年報道,發現在北京南六環外10公里的大興區,星星充電把充電樁建在菜地裡,車主想充電可車壓根沒法開進去。

充電樁,一門平衡當下與未來的運營生意

(圖源網路,侵刪)

可以發現,大部分企業的重心落在依靠建樁、造樁拿補貼賺錢,眼光是“短視”的。他們還缺乏運營思維,來不及思考多少個樁在有效運營?多少個樁損壞?哪些樁利用率高?以及在這些問題背後,能挖掘出怎樣的商業價值。

相反,重運營跑長期才是可持續的路子,也符合資本市場希望源源不斷賺錢的想象。但有實力和沒有實力的企業都來搶地盤,誰又有多餘的精力想以後的事情呢。隨之而來的是,樁立好了,但缺少維護,“殭屍樁”等一系列問題跟著出現。

所以從整體上看,充電樁本質是缺乏一個良好的商業氛圍這樣的泡沫吹得越快,往往破得越快。

之後充電樁市場加速洗牌,2017年、2018年充電樁建設增速分別下降到57%、62%。一些企業缺乏技術、市場、運營方面的沉澱,成為最先出局的那一批。許多企業活下來的企業也是基於過去的積累,苦苦堅持,畢竟盈利模式不夠清晰,誰都不敢說以我為準。

充電樁這盤棋迫切需要盤活,2020年的政策是這盤棋的“棋眼”。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 成為七大產業之一。這讓充電樁行業形勢明顯比以往更明朗,新一輪成長的市場空間也得以顯現。

企查查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充電樁相關企業新增2。70萬家,同比增長18。59%;2021年新增5。47萬家,同比增長102。71%。

公共充電樁運營商這邊,截止到2022年5月,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1萬臺的共16家,前十家運營商運營充電樁數量佔比85。1%。其中,星星充電、特來電、國家電網分別佔27。8%、27。7%、19。6%,排在前三位。

充電樁行至下半場,競爭格局變化也圍繞頭部運營商們徐徐展開。

做好平衡當下與未來的生意

告別過去的矇眼狂奔,行業逐漸清醒,開始意識到充電樁終究是一門“高投資慢回報”的生意。建樁屬於重資產,回本週期很長,有資料顯示,國內運營類充電樁的投資回報週期長達5。7-9。5年。

一邊要發展,另一邊要生存,導致賽道內玩家有顧好當下還是顧好未來的“兩難問題”:如果不斷擴大規模,虧損會持續,可能威脅企業生存;如果穩住一畝三分地,可能會被對手超越。

對於特銳德子公司特來電來說,加速狂奔的腳步仍未停下。特銳德財報顯示,特來電2019年至2021年分別創下營收21。29億元、19。25億元和31。04億元。

2021年,特來電充電量同比增長55。6%。截至2022年8月5日,特來電8年累計總充電量已達140億度,運營充電終端28。7萬樁,平臺註冊使用者850萬,覆蓋全國350座城市。

充電樁,一門平衡當下與未來的運營生意

(圖源網路,侵刪)

如果對比充電量,特來電的份額佔據市場首位。2022年上半年,特來電充電量超過26億度,同比增長40%,市場份額約為30%。

另外,市場份額背後是未跳出的虧損泥潭。2019年至2021年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5億元、-2。69億元和-1。35億元。

特銳德董事長於德翔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今年我們的投資不少於10個億,而且已經做好了虧三年的準備”。 七年後再回頭看,虧三年的預期顯然估計不足。

星星充電在2020年傳出盈利的訊息,但目前盈虧如何也是未知數。

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曾在2020年接受專訪時表示:“星星充電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持續盈利的充電企業。充電網企業就是新興產業,在這樣的一個大浪潮下,有很多的坑,我們自己也踩過很多的坑,交過大量的學費,要想盈利是很難的。”

但無論盈利與否,大家都在尋求融資或上市。畢竟受到資本的青睞,是平衡當下與未來最直接粗暴的外部手段。充電樁企業的前期投資大、回報週期長以及運營效率低,那麼藉助資本市場這一外部力量去推動業務發展再好不過。

2020年3月,特來電進行了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鼎暉投資、國調基金、國新資本等,共召募資金13。5億元;去年6月,特來電透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包括國家電投、三峽集團等10家企業的戰略投資。同時,特銳德擬將其控股子公司特來電分拆至科創板上市。

運營商解決充電樁的問題,始終是一門平衡的“藝術”。公共充電樁“冷熱不均”也是這門生意存在的矛盾,一邊是車主“一樁難求”,另一邊是企業“有樁沒車”,因為裝置利用率低而苦惱。

企業過去做了超前佈局,卻沒有按照不同的場景做合理建設。比如電動汽車保有率相對較低的二三線城市,建立幾十個充電站就能滿足相應的充電需求。而在整體上,現在充電樁利用率較低,行業平均利用率也只在3%-5%左右。充電樁這門生意,運營商想真正迎來穩定盈利還十分漫長。

繼續把好“運營”這一關

除了建樁佔地盤、降價打價格戰,運營商未來依靠什麼獲得長期的競爭力?

艾瑞諮詢的一份行業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和競爭的白熱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從前期的資源整合能力轉變為綜合的運維能力;合理的佈局、產品的穩定性、運營方案的差異化和互聯互通將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青睞。

充電樁,一門平衡當下與未來的運營生意

(圖源網路,侵刪)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充電樁企業應該重點考慮的是如何精細化運營,包括使用者感受、口碑、價格、停車優惠等,提升運營效率,保證資金鍊不能斷。”

這方面,政策方案近期給出了方向,在《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中有確定幾個建設目標。

比如,在2025年底前,基本形成“固定設施為主體,移動設施為補充,重要節點全覆蓋,執行維護服務好,群眾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網路。這意味著,充電運營商、道路管理單位、電網企業三方合作會更加緊密。

特銳德近期釋出的半年報裡,首次披露關於特來電建成“虛擬電廠”運營平臺的情況。官方資料顯示,虛擬電廠平臺具備條件的可排程資源容量超過1300MW,不同場景下已排程容量超過300MW,總排程電量超過30000MWh。

尤其是今年夏天,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地相繼發出有序充電的通知,許多公共充電站、換電站被迫暫停營業,導致新能源汽車使用者充電困難。這更加體現出行業需要做好運營和能源協調管理。

從整體上看,保障好電動車的有序充電、柔性充電,是留給企業未來去攻克的難題。特來電近期提出的“只有充電網才能支撐起大規模電動車汽車的充電”,比較符合行業和使用者所期盼的願景。從充時代、電時代,到網時代,只有“網”才能裝起龐大的電動車規模。

另一方面,運營商透過運營網際網路平臺抓住使用者。

星星充電上線APP,很快在其中開通了商城功能。為了提升使用者留存度,星星充電細化APP裡的功能,比如引入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提升支付效率。同時也新增了月度任務等功能,為了讓使用者多留一會。

推出並運營APP算是運營商抓住使用者的常規手段,包括特來電、快電都有上架自己獨立的APP。除了APP,支付寶、微信小程式成為運營商抓住C端使用者的主力場。私家車車主用支付寶、微信頻率高,當車主身處具體的支付場景,是運營商強化使用者粘性的好時機。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突破5%,來到10%、15%,使用者規模在快速增長,會“運營”的充電樁運營商或許將制勝下半場。

參考資料:

1、連線Insight,《是什麼讓星星充電“星火燎原”?》

2、365IT圈,《充電站小程式兩週漲200萬用戶的爆款經驗》

3、格隆匯,《充電樁,打響下半場》

4、遠川研究所,《充電樁企業的破產和黎明,哪個先來?》

5、壹DU財經,《充電樁巨頭何處尋?》

6、野馬財經,《“充電樁一哥”特來電要上市,背靠創業板第一股能否開啟資本盛宴?》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此內容為【智慧相對論】原創,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佔”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慧 十萬個為什麼》

•【重點關注領域】智慧家電(含白電、黑電、智慧手機、無人機等AIoT裝置)、智慧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演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