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溼地成了鳥類安穩的家#登微博熱搜,一起來盤盤北京的那些溼地

#北京溼地成了鳥類安穩的家#登微博熱搜,一起來盤盤北京的那些溼地

養“腎”補“生”,被喻為“地球之腎”的溼地正潤澤著一座現代化大都市。10月12日,“北京溼地成了鳥類安穩的家”登上微博熱搜。事實上,很多人並不知道,北京不僅有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還有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的6個溼地自然保護區。截至2021年,北京溼地總面積已達6。21萬公頃。專家分析稱,溼地帶來的不僅是生態價值和人居環境的提升,它也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大溼地保護區

“#北京溼地成了鳥類安穩的家#溼地,鳥類的天堂。這幾年,隨著北京生態環境的轉好,天藍水清土淨地綠的北京,吸引了越來越多各種品類的鳥。密雲水庫的鸕鷀、蒼鷺,沙河水庫的天鵝,野鴨湖的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北京溼地,成為了它們安穩的家。”這條微博熱搜引起了眾多網民的圍觀和評論。

其實,這條微博熱搜提到的沙河水庫、野鴨湖等均是北京的溼地自然保護區。目前,北京市已建立6個溼地自然保護區,分別為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懷柔沙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金牛湖自然保護區、白河堡水庫保護區、漢石橋溼地自然保護區。

“十三五”以來,北京累計恢復建設溼地1。2萬餘公頃,因地制宜在中心城區、平原地區、生態涵養區以及京津冀交界地區開展溼地恢復與建設。

資料顯示,2021年,北京市恢復建設溼地1023公頃;截至2021年,按《國際溼地公約》口徑統計,北京市溼地面積為6。21萬公頃。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溼地的型別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溼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溼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

歷史上,北京市境內曾河湖縱橫、清泉四溢、溼地遍佈、禽鳥翔集。而自《北京市溼地保護條例》2013年5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全市不斷加大溼地保護恢復力度,溼地生態功能不斷最佳化。47塊溼地被列入市級溼地名錄,總面積2。7萬餘公頃。北京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溼地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小區為補充的溼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76%野生動物種類“安家”

有統計表明,北京市的溼地為近50%的植物種類、76%的野生動物種類提供了生長棲息環境。

如南海子公園以麋鹿苑而聞名,擁有中國第一座以散養方式為主的麋鹿自然保護區。在這裡,遊客能隨時偶遇孔雀散步,可以看見咫尺之外成群的鴻雁在水邊嬉戲,還能看到曾經瀕臨滅絕,而今卻在南海子公園繁衍生息的麋鹿群。

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延慶區西部,是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園內有鳥類303種、植物472種及上百種昆蟲與魚類,是北京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也是國際鳥類遷徙路線東亞-澳大利亞路線的中轉驛站。

南京農業大學規劃院上海分院院長、科創中國高丞鄉創服務團團長孫文華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物以稀為貴,在城市化的今天,自然生態成為現代人嚮往的空間形態。溼地和公園一樣,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點,體現城市與自然諧和共生,成為一個共同體。溼地的本質是生態,溼地的生態環境吸引了鳥類和其他動物的活動,逐步恢復了城市“以人為本”的本意。

生態招商釋放吸引力

溼地最重要的是其生態價值,值得關注的是,溼地也擁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對於其他城市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城市建設中加強溼地公園的生態建設,會引導中國生態綠色化的發展趨勢,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溼地還兼具經濟效益,越來越成為招商引資的新招牌、新名片。例如,以南海子公園、大興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等為代表的綠化建設,對有效改善北京南部地區生態環境和周邊市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大興、亦莊經濟開發區的環境品質,增強對高階生產要素的吸附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許多地方都在吸引投資,而生態性招商是軟體招商條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溼地能改善北京的宜居環境,而這種宜居環境的改善正是北京所缺少的,而且是客商所追求的環境。”洪濤認為,生態環境改善必然帶來旅遊業的興旺,吸引大量的旅遊就業人群,帶動就業發展。此外,溼地公園本身也能吸引眾多的遊客,帶來一定的旅遊收入,具有重要的旅遊價值。

孫文才進一步表示,對社會來說,溼地是生態環境的載體,是城市名片,是民生工程;對於經濟來說,溼地是吸引力,可以帶動居民休閒、體驗消費等綠色經濟;從城市文明的角度,溼地是城市生態文明的一個符號。

再建50處以上小微溼地

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溼地保護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針對溼地保護進行立法。《溼地保護法》立足溼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保護修復,確立了“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明確了各方面的權利、義務和溼地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同時明確了法律責任,為溼地保護劃出法律“紅線”。

面向未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將貫徹落實《溼地保護法》,完善與《溼地保護法》銜接的配套法規制度,依法保護修復溼地。北京市還制定了《市級溼地公園建設規範》《市級溼地公園評估標準》等6個地方標準,並編制了《北京市溼地保護髮展規劃(2021-2035年)》。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以溫榆河公園、南苑、康莊森林溼地以及沙河等溼地公園建設為重點,加大溼地保護修復力度,加強小微溼地修復,推動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最佳化整合,保護好鳥類重要棲息地,還將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累計建設小微溼地50處以上,持續發揮溼地淨化水質、美化環境的示範作用。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實習記者 袁澤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