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漁”見成效!江豚兩次現身湘江望城段,瀏陽河發現稀有魚

“十年禁漁”見成效!江豚兩次現身湘江望城段,瀏陽河發現稀有魚

瀏陽河發現的稀有物種大鰭鱯。

紅網時刻新聞11月7日訊

(記者 張興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啟動兩年,近日長沙市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聯合,在瀏陽河芙蓉區段、湘江望城段、撈刀河水渡河段水域組織開展魚類資源調查活動,發現大鰭鱯等稀有物種,今年上半年還在湘江監測到江豚2頭次,長沙漁業資源持續向好轉變。

記者跟隨調查組,在瀏陽河內進行隨機取樣。

記者跟隨調查組一同,採用底置網和定置刺網的方式,在瀏陽河內進行隨機取樣。此次調查共發現魚類22種,漁獲物合計約55公斤,平均體重約317克。其中,發現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保護物件2種,分別為花和黃尾鯝,還監測到大鰭鱯等稀有物種。

“十年禁漁”見成效!江豚兩次現身湘江望城段,瀏陽河發現稀有魚

專家正在對兩個不同品種的魚類進行仔細觀察。

“對於生物多樣性,我們有一套科學的評估標準。”長沙市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魚類資源調查的同時,還會對水中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等進行監測評估,同時還會監測保護魚類、瀕危魚類、外來入侵物種等。

今年4月至5月,聯合調查組完成了湘江長沙段8個斷面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採集工作,並進行了實驗室分類鑑定。在底棲生物調查中,除了常見種類背角無齒蚌、三角帆蚌等種類,還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物種背瘤麗蚌,以及橄欖蟶蚌等少見物種。

“5月至7月,在湘江長沙望城段水域段,我們監測到了2頭次江豚的身影,這非常令我們意外。”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專家介紹,此前湖南只在長江湖南段和洞庭湖監測到江豚的身影,在湘江也監測到江豚是漁業資源變好的一個重要訊號。

“十年禁漁”見成效!江豚兩次現身湘江望城段,瀏陽河發現稀有魚

隨機取樣中還發現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

此次調查還顯示,以異育銀鯽為代表的人工選育品種,以及以湘雲鯽為代表的雜交種在漁獲物中佔有一定比例,另外隨機取樣中還發現了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

“如果天然水域漁獲物中出現10%-30%的人工選育物種,會對天然水域的土著品種的種質資源構成了較高的基因汙染風險。”長沙市農業農村局提醒,市民不要隨意將水生動物放生至自然水域當中,否則反而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較大影響。

【來源:紅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