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主編溫靜導讀

:東方衛視《冠軍對冠軍》以不同程度的“跨界”為創新,既有體育內部的專案跨界,又有體育與文娛的跨界,不同專業人士的跨界,巧妙融合了競技、體驗、綜藝的三重性。

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北京拉開帷幕。屆時,北京將成為唯一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與此同時,國內大眾對體育內容的關注日益高漲。

於是,在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之際,在倡導全民健康與運動的時代潮流中,東方衛視於12月10日開始,適時推出了將跨年播出的體育綜藝《冠軍對冠軍》,既為呼應北京冬奧會的到來,承前啟後般連結“夏奧會”與“冬奧會”,同時又期望透過體育與綜藝的相融,讓高門檻的體育專案走出高冷,進而讓熱血精神傳遞開來。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近年來,業內對體育綜藝的探索從未停止。與一些大眾化元素相比,體育似乎不是綜藝層面很好消化的題材。畢竟,體育是高專業、重真實,甚至不乏殘酷的。而綜藝尤其真人秀則是泛大眾、趨輕鬆、強戲劇性的。將本質和傳播規律皆不同的二者,進行巧妙銜接,並非易事。

然而,在筆者看來,《冠軍對冠軍》以其開創性的賽事環節設定、參與者的獨特組合互動、基調訴求的平衡探索,為體育與綜藝的融合之路帶來頗具參考價值的新方向。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底層邏輯:

突破現實賽事不可能,實現唯一性

初看《冠軍對冠軍》,觀感是舒服放鬆且有趣、硬核、充滿懸念的,或可看作這檔體育綜藝初步實現了走向自洽並吸引觀眾的第一步。

這得益於幕後創作者在遵循體育、綜藝雙重傳播邏輯基礎上進行的創新,那就是首次實現了夏季專案與冬季專案的同場、跨季、跨項、跨界比拼。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作為觀眾,這種設定帶來的是不曾見過的新鮮感,同時沒有現實參考和無法預知的期待值亦被拉滿。

像在首期節目中,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男子全能冠軍韓天宇和男子2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謝震業,率先亮相,但二人面臨的卻是互動挑戰對方專案。這要如何展開,觀眾的好奇心瞬時升起。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短跑和短道速滑同場競技,這在任何一場現實賽事中都不可能實現,但《冠軍對冠軍》藉著真人秀的表現手法,使得這種設想具備了可操作性。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細想下來,這看似違背現實,卻有著合乎規律的設定,那就是短跑和短道速滑之間有著某種共通性。如同韓天宇所解釋,這兩個專案對“爆發力和速度兩個關鍵因素的要求很相似”。

正是節目組對專案的用心篩選,使得這種不可能照進現實。

據悉,節目後續選取的每場夏季和冬季專案都具有一定相關性。比如,都需要團隊協作的曲棍球和冰球,講究精準技巧的冰壺和檯球,運用單板的滑板和滑雪,以及都充滿身體美感的藝術體操和花樣滑冰等。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實現了跨季體育專案的首度呈現,接下來如何做到讓這種比拼不彆扭,反而好看。這是《冠軍對冠軍》要解決的第二個挑戰。

目前來看,《冠軍對冠軍》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其一,節目採取了沉浸的直觀展現,像坦言“連短道速滑的鞋都沒有摸過,場地都沒有看過”的謝震業,第一次帶領觀眾親臨冰場。此時的冠軍化身每一個初接觸短道速滑的普通人,從點滴學起,真實感、可信度實現後,走出舒適區的冠軍去挑戰新專案,自然看點滿滿。

其二,冠軍們在不同專案中穿梭,既有身為其他冠軍學生時的曲折訓練,又有透過身體力行的展示和講解,傳授專業專案的技巧和精髓。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這一切,極大豐富了《冠軍對冠軍》的層次。一小時左右的時長中,使得我們擁有了跌宕起伏的觀看體驗。

其中,有為了贏的劈波斬浪,也有不斷突破的內在展露。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凸顯著節目的初衷,即透過不同專案的體驗、加訓、比賽,為觀眾帶來挑戰自我的現實鼓舞。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這種鼓舞因著參與者身份不同,有了更為多重的深刻意味。那就是,即便身為冠軍,他們的光鮮亮麗也不是從天而降,每一次奪冠背後是無數次突破自我的疊加。而我們身為普通人,也透過這樣一檔挑戰不可能的節目,跟隨不同專案體驗,轉化為日常的勇於嘗試,收穫不一樣的人生。

這是《冠軍對冠軍》作為一檔體育競技節目,從出發點到呈現,由節目創作本身到內容輸出,帶來的無言動力。

進階比拼:

專業兼趣味的降維競技,達成意外感

讓夏季專案冠軍遇上冬季專案冠軍,《冠軍對冠軍》透過底層設計與框架搭建實現了節目表現力上的首層突破。

那麼,當體育遇上綜藝,高度專業性誰來負責,大眾娛樂性誰來推動?這又是體育綜藝極易面臨的另一個兩難境地。

《冠軍對冠軍》做得不錯的一點,在於其帶來“還能這樣比”的唯一性外,又在專業性和趣味性上達成了和諧的相容。

在此基礎上,至少從首期的賽事規劃和內容鋪陳來看,《冠軍對冠軍》還透過獨特的降維競技比拼,給我們帶來了出乎意料的觀感。

這離不開節目的三重考量。

首先,在人的選擇和組合上,《冠軍對冠軍》中既有象徵高專業的世界冠軍,又有代表不同體育素質、能力的明星,如很擅長運動的趙文卓、熱愛鍛鍊的周陸啦、喜歡但不常運動的孟鶴堂,偏體育小白的於朦朧,四人圍繞不同專案的冠軍,組成“冠軍護衛隊”。這首先保證了節目在競技性和綜藝感上沒有落入顧此失彼的失衡境地。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當然,體育冠軍與明星的組合,在體育綜藝中並非首次。但在《冠軍對冠軍》中,因著節目環節的創新設定,使得冠軍和明星的職責是打散、互通的。這就消解了專業的晦澀,增強趣味性,並在專業的保駕護航下,提升著綜藝的質感。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比如,短跑名將謝震業不僅會自己展示短跑時對速度的高要求,還會在賽場指導短道速滑冠軍韓天宇及明星們的短跑比賽,通俗易懂的教明星們跨步跳、起跑的動作要領等,這就保證了節目競技的專業水準。而明星們雖水平不一,如於朦朧所言“我不擅長跑步,但會盡力跑一個好成績,因為來節目就是要挑戰自己”,也因著這樣的奮力參與,體育精神呼之欲出。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吸收了冠軍傳授的要點後,明星們在承擔綜藝感外,不斷進步,這為觀眾帶來新意,並在共情時心生成就感。就像周陸啦都不敢想象,在受訓後的短跑比賽中“自己真的贏了天宇,贏了世界冠軍”。

其次,融合了體育與文藝的多維跨屆式競技。這也是《冠軍對冠軍》充滿創意、趣味橫生的一大亮點。可謂在《冠軍對冠軍》的跨界比賽中,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節目做不到。

如果說短跑和短道速滑冠軍互換專案比賽已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看點,如主場超級自信的謝震業,在來到滑冰場後瞬間變寸步難行的“小白兔”。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那麼,謝震業與孟鶴堂比賽“速度”的方式,更是帶來超乎想象的驚喜。畢竟,誰能想到規定時間內,孟鶴堂竟以超快嘴速的報菜名贏得了謝震業短跑中的“中國速度”。這讓謝震業直呼“我果然不是靠嘴吃飯的”。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這種獨特的賽制,在微妙間權衡著節目的專業性和趣味性,讓人在反差中感受到冠軍脫去職業外殼後,可愛、鄰家甚至不乏搞笑的一面;看到明星在耀眼光環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專業。

而讓筆者頗為感觸的是,從中還看到節目對每一場比賽的尊重,那就是即便是一檔體育綜藝也不能違背競技的核心:公平。

不以專業對業餘,而是各自拿出自己的專業,在合理賽制下進行同場比拼,實現了真人秀要求的戲劇化,讓人對後續的賽事設定充滿期待。同時,亦在每場的全力以赴中讓人感知到競技的魅力,回味無窮。

昇華嫁接:

多重探索與熱知識的傳達,滿足貼地性

從首期節目可以看到,思考一檔體育綜藝的平衡術及表達、訴求要義,是貫穿在《冠軍對冠軍》節目始終的。

本質來看,身為綜藝節目,傳播快樂是剛需,亦是無可厚非的,但這只是讓觀眾入門的第一步。歡樂之外,為觀眾帶來一些可留心間、日常有意義的內容,往往會助力節目進一步深入人心。

長久以來,綜藝雖留有娛樂為主的大眾印象,但作為緊貼時代潮流、社會生活的流行文化樣式,尤其是一些有追求的綜藝節目往往承擔著更為寬廣和厚重的責任,《冠軍對冠軍》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檔充滿探索精神的體育綜藝,《冠軍對冠軍》的出現為體育綜藝的破局打開了一扇門。

以往,很多體育綜藝面臨“兩張皮”的表達。如若太注重體育競技,會留下不好看的評價;太注重娛樂,又會帶來不倫不類的感受,導致核心受眾群流失。

《冠軍對冠軍》則以不同程度的“跨界”為創新,像既有體育內部的專案跨界,又有體育與文娛的跨界,不同專業人的跨界,巧妙的融合了競技、體驗、綜藝的三重性。

在競技上,因著拼搏努力的邏輯起點和動力設定,不管是冠軍還是明星都在不同專案上體現出逐漸成長的過程,這為節目帶來專業、奮發、勵志的主體基調。

在體驗上,所有人都參與到專案的實地沉浸,不為了呈現一定要贏得第一的艱苦訓練,只求突破自我的內心磨礪,這為節目帶來反差、激發同理心的觀看體驗。

在綜藝性上,既有專業展示,也有遊戲性的比賽、互動,很好的雜糅了綜藝、訓練、競技的元素,最終達成了不俗的觀看效果。

三步遞進策略,《冠軍對冠軍》讓體育競技、體驗性與綜藝性“跨”式...

在這樣的觀感下,《冠軍對冠軍》尤為可貴的是,於深入淺出和潛移默化中,帶來體育專業知識的普及、體育精神的傳播,讓更多人喜歡上運動。

像於朦朧在謝震業的講解中,瞭解到跑步中的抬腿動作是怎樣的,要如何保持身體重心,並直言“這些概念是之前完全不瞭解的,學到了很多”。

可以看到,不止朦朧,節目中的每一位明星嘉賓在冠軍們的指導下,都取得了比賽成績的攀升。在這背後是更多從節目中各取所需的觀眾,學到體育知識要領外,亦帶來個體自信心的提升。原來,每一個普通人在經過了正確的動作糾正和技巧指導下,都會在運動中不斷進步。

這體現著節目更為貼地且具全民性、甚至可上升至國家宏觀高度的節目立意。那就是將全民健身落到實處,讓更多人體驗到運動之美,並願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傳播體育精神,助力我們的國家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

北京冬奧會即將到來,《冠軍對冠軍》的出現本身就有著廣泛社會基礎,亦是恰逢其實的。而不管形式上的創新,還是內容上的表達、精神上的傳遞,都讓人感動於一檔節目,來自大眾需求,服務大眾生活的親切感和現實性,讓人看到一檔體育綜藝可帶來的社會價值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