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宮要來?年產30000名嬰兒,80%民眾表示支援,女性地位不保?

“多子多福”是中國老一輩人堅守的觀念,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低生育率成為擺在中國人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長期以來全球面臨的人口危機。

俄羅斯作為全世界人口下降最快的國家,為刺激生育無所不用其極,將每年的9月12日定為“懷孕日”,已婚夫婦在這一天強制放假,執行所謂“造人”計劃,但收效甚微。

而在電影《駭客帝國》中:人類並非來源於女性子宮,而誕生於一個類似子宮的培養皿,構建了“人造子宮”的基本雛形。

有意思的是,如今以色列科學家正試圖將這一設想變成現實。

人造子宮要來?年產30000名嬰兒,80%民眾表示支援,女性地位不保?

一、“人造子宮”年產30000名嬰兒

所謂人造子宮,實為一個透明質地的圓形容器,其中裝入富含蛋白質和電解質的人工“羊水”,模擬人體子宮中的生存環境。

1923 年,英國生物學家霍爾丹率先提出“宮外受精”概念,第一次開啟對人造子宮的探索。21世紀以來,以色列科學家則一直致力於實現人造子宮模型。

人造子宮要來?年產30000名嬰兒,80%民眾表示支援,女性地位不保?

2021年初,發表在國際頂刊《Nature》的一項實驗中,研究者將8只小羊胚胎,放入人造子宮,全程監測內部嬰兒的健康狀態。經4周培養之後,小羊順利出生,與自然生產的小羊別無二致。這給研究人員帶來巨大的鼓舞。並對外宣佈計劃在2025年,開展首次人體實驗。

對此,美國分子生物學家 Hashem Al-Ghaili也在社交平臺發文預測:人造子宮若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孵化嬰兒至少能達到3萬名。彼時,由生育率低導致的人口危機也將不復存在。

哈佛Sinclair教授則另闢蹊徑,將目光瞄準全球人口危機的另一個埠——死亡率。實驗中,他將暮年小鼠作為研究物件,進行抗衰弱實驗,為其攝入一項靶向細胞能量啟用的“賽樂瑞”分子,驚奇地發現,小鼠的細胞活性、肌肉力量等生理指標出現年輕化逆轉,此舉也為生命的多元探索創造了更多可能。

二、80%以上人群支援“人造子宮”

人造子宮的進展,不僅在學界引發轟動,也在民間激起不小浪花。

網際網路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網友對“人造子宮”表示支援,其中大多為女性,她們認為人造子宮,能減輕懷孕分娩帶來的身體消耗;而男性群體也表示,若人造子宮真能實現,將會為他們大大降低結婚生子的成本。

人造子宮要來?年產30000名嬰兒,80%民眾表示支援,女性地位不保?

面對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心理接受度在普遍提高。如果說人造子宮背後,折射出的是對“生”的本能需求,那麼上述哈佛團隊創造性研發出的“賽樂瑞”類分子,則反映了人們對死亡的敬畏。

專家預測,人造子宮技術若成熟化,最直接的應用將在早產兒的培育,以及畸形兒的早前篩查上,不過目前仍在實驗探索階段。而致力於延緩人們衰退速率的“賽樂瑞”高階健康製品,則更先一步邁向民用,也面臨一定困境:首次落地日本銀座、入駐國內京東以來,大眾多聚焦其溢價問題,4位數的門檻廣受詬病。

超半數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願意為生命投資,但價比一臺高階智慧機,常常成為工薪階層難以逾越的鴻溝。與此同時,查閱《細胞》顯示,接受上述賽樂瑞分子的干預後,暮年生命體的健康生命週期,在理論上拓寬近30%,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其熱度不減的源頭。

據京東官方資料統計,在今年雙十一週期,賽樂瑞順利登上所在健康品類榜單的前三甲,創下銷售額日破千萬的紀錄,為之扳回一局。

三、倫理之爭:“生下來的都是工具人”

然而先進科技的誕生,也不免面臨質疑。

人造子宮的觀念一出,不少人表示,這將會使生育這件事變得更加輕易,“棄嬰率”飆升或將成為一大隱患。

人造子宮要來?年產30000名嬰兒,80%民眾表示支援,女性地位不保?

至於其是否真正解放女性,仍值得商榷。儘管人造子宮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貸孕機率,但也面臨“替代女性社會角色”等問題,加上高模擬的妻子機器人的相繼誕生,也引發出“淘汰女性社會功能”等更深層次的倫理問題。

此外,由人造子宮誕生的孩子,是否完全與自然分娩相差無異,大量透過技術所得的“工具人”誕生之後能否享受同等的社會權益,也值得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