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規劃!投資2411億元,事關武漢人出行、停車……

最新規劃!投資2411億元,事關武漢人出行、停車……

5月17日,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印發

《武漢市城市客運發展“十四五”規劃》

(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通知,十四五”期間,武漢將聚焦建設綠色出行楷模,打造“公交都市升級版”和“綜合客運服務升級版”兩個升級版,推進客運網路體系、客運市場體系、出行服務、智慧交通體系和綠色安全體系的“五高體系”以及高效能的治理體系。

到2025年,共謀劃9大類,共計120個專案,規劃完成投資約2411億元

,基本建成以軌道交通和中運量公交為主體,城市公交為基礎,出租汽車、定製公交為補充,水上公交為特色,慢行交通為延伸,綜合換乘樞紐為錨固點,便捷高效、優質一體、智慧智慧、綠色安全、健康持續的現代城市客運體系,有力支撐

“街區15分鐘生活圈、中心城區45分鐘出行圈、市區1小時通勤圈”

最新規劃!投資2411億元,事關武漢人出行、停車……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武漢市城市客運發展的主要任務,提出將打造高質量的客運網路體系,重塑發展新格局。

(一)完善高品質快速通勤網路

《規劃》對

完善高品質快速通勤網路

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軌道交通、中運量公交系統等為主體,構建服務品質高、執行速度快的城市客運骨幹網路。

1.加快多層次軌道交通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武漢

實施第四期和四期調整、啟動第五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力爭軌道交通線網運營總規模達700公里左右。續建城市軌道交通5號線、6號線二期、7號線北延線(前川線)、11號線東段二期、11號線三期首開段、12號線武昌段、12號線江北段、16號線(漢南線)、19號線;新開工新港線、5號線起點調整、16號線起點調整、21號線起點調整、11號線三期新漢陽火車站段專案,以及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11號線葛店段;續建光谷生態大道空中軌道專案(一期工程),推進中低運量軌道交通專案(雲巴專案)、江夏區空軌示範線建設工程、漢正街捷運工程和空軌等專案規劃研究;探索設立都市圈交通一體化協調機構,創新都市圈軌道交通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模式,與周邊城市共同推動城際軌道建設,推動武漢站—武漢天河機場、桃橋湖—邾城及武漢至孝感、鄂州等周邊地區市域(郊)鐵路建設建設。

最新規劃!投資2411億元,事關武漢人出行、停車……

2.創新樞紐場站綜合開發和運營管理

推進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圍繞城市功能區和鐵路客運樞紐佈局,加快漢口客運中心建設,武昌客運中心改擴建,推進武漢東火車站、武漢西客運站、陽邏新城等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站城一體綜合開發,預留道路客運功能區。

加強樞紐銜接配套,促進城市內外交通有效銜接。加強鐵路、公路客運樞紐及機場與城市公交網路系統有機整合,落實客運樞紐無障礙設施建設,協調推進樞紐周邊配套道路系統建設,完善交通組織,方便城市公交車輛進出樞紐,避免較長距離繞行,提升城市公交線路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結合客運交通樞紐的建成投運,配套建設城市公交運營功能區,不斷最佳化調整城市公交首末站設定。

最新規劃!投資2411億元,事關武漢人出行、停車……

構建以“立體綜合車場+配建公交首末站”為核心的公交場站建設模式。重點推進羅家嘴B地塊排程中心、東西湖公交停保場、後湖體育中心公交樞紐站、流芳公交停保場等73處公交樞紐場站建設,總規模約52萬平方米。對有條件的公共交通換乘樞紐進行復合利用和聯合開發;逐步推行民用建築(居住、商業、公共服務等)公交首末站、停靠站配建制度,對於滿足條件的民用建築,依據經批覆的公交場站控地規劃,公交首末站、停靠站可作為新建或改造地區配套設施納入設計要點,由開發商結合專案工程一併建設(非獨立佔地),建成後產權移交政府;結合客運交通樞紐建設和地區開發,不斷最佳化調整公交首末站設定。新建或改建的城市主、次幹道根據需要,設定公交港灣式停靠站。合理設定中途站,減少乘客步行到站距離。

最新規劃!投資2411億元,事關武漢人出行、停車……

完善出租站點設施佈局。將出租汽車服務設施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探索建設出租汽車綜合服務區。加快排程站、揚招站和專用停車位建設,加強出租汽車站點與客流集散點之間的銜接,在主要商業金融區域、醫院、賓館飯店、大型居住區增設出租汽車專用停車位。

建設一站式旅遊物流集散中心。以武漢港運營為契機,結合旅遊觀光巴士所串聯的大量旅遊資源,搭建技術領先、功能強大、架構完善的旅遊大資料平臺和基於物聯網的集約化、資訊化、視覺化一站式旅遊物流集散中心。藉助國家長江經濟帶開發建設的契機,透過對武漢城市圈旅遊要素整合,為外地來漢訪客提供旅遊推介和旅遊目的地的一站式服務。

(二)拓展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

《規劃》提出,將

拓展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

,以城市公交、慢行交通等為主體,水上公交為補充,構建覆蓋空間大、通達程度深、惠及面廣的城市客運基礎網路。

1.持續拓展公交線網廣度和深度

按照“城區減復、區間最佳化、空白拓展、服務提升”的總體思路,分割槽域、按功能有序推進線網結構最佳化調整,全面形成“快、幹、支、微”四級功能清晰的網路。

城區減復:削減過多與軌道走廊重複的公交線路,減少和縮短穿越性長線,依託公交專用道提高公交快乾線路執行速度和直達性;

區間最佳化:明確跨區線路和區內線路服務功能,結合換乘樞紐佈局,合理最佳化線網布局。跨區線路以換乘樞紐為節點設定直達快線,合理削減冗餘線路;

空白拓展:擴大外圍新城公交線網覆蓋,調整和新增普通公交線路,填補公交網路服務空白和薄弱區;

服務提升:進一步增強公交線網覆蓋能力,縮短公交發車間隔,提高執行車速,延長運營服務時間,不斷提升公交服務品質。

2.大力發展水上公交

合理建設運營碼頭和船舶,從線網最佳化、運營組織調整、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智慧化水平等多方面提升水上公交服務質量,推動水上公交與長江遊等旅遊資源統籌發展。

3.探索發展城際公交

不斷最佳化調整城際客運線網,打破以行政為單位規劃和開通毗鄰地區城際客運班線的單一模式,推進武漢與黃石、鄂州、黃岡等經濟往來密切的毗鄰地區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出品 編輯整合:侯方隅 資料來源: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官網)

【編輯:汪宇瑾】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