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走出“社恐”

文|週週

“社恐”是一個網路名詞,專業的說法是社交恐懼症。最近幾年我接觸到的個案裡,就有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提到這個詞。家長為此憂心忡忡:怎麼辦,孩子不願意社交,沒有朋友,一點也不快樂。孩子說,“我不喜歡和人交往,我和他們沒有什麼好聊的”或者“我被人嘲笑了,他們看不起我”。

要知道人是屬於群居動物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活成了孤島,每天獨來獨往,無法加入任何群體性活動,這就意味著他的一部分社會功能喪失了。

幫助孩子走出“社恐”

我接觸了很多孩子,他們成績優秀,學習能力極強,可是卻沒有朋友,不是優秀到沒有朋友,而是他們有交友恐懼。這是為什麼呢?這和兩大環境因素有關。

首先是獨生子女時代這個特殊的背景。我有一個個案,她真是獨自長大的,因為父母工作很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千里之外。媽媽把她從兩歲就送進託管班,小學放學了就請阿姨接回家,給她做飯,督促她做作業。看起來沒問題,住宅寬敞,還有保姆,條件算是很優渥了。到了週末,就送她去各種興趣班,父母覺得就一個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不錯,那就要多在孩子身上投資,於是鋼琴、網球甚至擊劍、畫畫,一應俱全,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

可是父母唯獨忘記了把她當孩子看待,忘記了讓她去和同學交際一下,或者把她送到小區花園裡讓她和鄰居孩子嬉戲一會兒,這些都沒有。孩子進了當地最好的私立高中,不出意外會申請到國外不錯的大學,看起來前程似錦。可是意外來了,孩子抑鬱了,閉門不出,不去上學。

父母感到不可思議。怎麼會呢?“我們家庭沒有遺傳史,也不曾虐待過她,父母夫妻感情也算正常……”為什麼?就是因為孩子從小就太孤獨了。雖然過去十幾年,她一直在看似正常的社會里學習和生活。但是,只有這個孩子知道,人群對她來說是一個陌生而龐雜的世界,而她與那個世界有著巨大的屏障。“他們進不來,我也過不去”。獨生子女本來就是一個天生會孤獨的群體,如果父母再把他們的所有時間,用在去習得技能、掌握知識方面,那麼他們在社交方面的經驗就是空白。

第二個環境:與媽媽的關係。過去我們說,“孩子的問題,百分之百是家長的問題”,這句話太絕對了,誰聽誰受不了。我更願意說:孩子的問題,與家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除了兒童時期無暇發展社交、經驗蒼白以外。還有些孩子從小並沒有那麼忙碌,家裡還有兄弟姊妹,可是他們也存在社交障礙。我們比較容易推測出,這類孩子與媽媽的關係不夠好。這個不夠好,包括兩種可能性:一是媽媽和孩子的關係不夠親密,或者媽媽對孩子的否定特別多。第二,媽媽自身是高敏感、低穩定性狀態,俗稱狀態不穩,動不動就爆炸。

我們說孩子透過媽媽的眼睛看世界,如果媽媽的眼睛裡充滿了對孩子的嫌棄和否定,或者充滿對世界的懷疑和怨恨。那麼這個孩子習得的就是不安全感,對他人的不相信。於是,孩子變得敏感多疑,難以建立持久和穩定的關係。

幫助孩子走出“社恐”

根據這兩個原因,我們可以來做調整,支援孩子走出社交困難。

首先,把時間還給孩子。人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旦彈性不夠,就會出現焦慮或抑鬱的情況。看看那些長期奔走在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孩子,他們的生命體驗很單一。自主神經的一個功能是切換能力。如果一個孩子始終在單一節奏裡生活,切換能力就沒法得到訓練,時間久了這個功能就萎縮了。所以當前面個案中提到的孩子後來進入學校社團,需要和同學合作一首歌曲時,她居然會恐慌,就是因為她沒有經驗。後來父母在瞭解這個原因後,做出了大量調整,父母把自己的工作節奏放緩,然後把週末的時間都還給了孩子。

學習和社交都是伴隨孩子人生的重要課題,父母不能顧此失彼,要花時間讓孩子均衡發展。

如果媽媽對孩子經常指手畫腳,評判否定,孩子就以為別人也一樣不喜歡他。所以,父母,尤其是母親需要改善親子關係。

無論是對孩子的作息還是學習,需要基本的要求和底線,及時給予孩子正面的反饋,那麼孩子不僅積極性增強了,還會增加對自己的好感,他會慢慢做得更好。

這樣親子之間的關係會進入一個正迴圈,孩子從迴圈中得到啟示:我是個好孩子啊,我爸爸媽媽都那麼欣賞我,那其他人肯定也一樣。當他們既有時間,又有了自信,那麼他們當然會有好朋友、好人生啦。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