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蔣衛平:懷抱“鋰”想 逐浪新能源發展大潮

封面新聞記者熊英英

3月29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封面科技主辦的“榜樣中國·2021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禮在成都舉辦,作為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衛平榮獲“2021年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獎項。

天齊鋰業蔣衛平:懷抱“鋰”想 逐浪新能源發展大潮

只要一提起鋰行業,蔣衛平一定是個繞不開的名字。作為一名具有國際視野的民營企業家,他帶領企業出海併購、開疆拓土,在全球資源巨頭中佔據一席之地,改寫全球鋰業格局。他也是千億市值上市公司掌舵人,逐浪新能源發展大潮,在經歷鋰行業低谷後,藉助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東風,再次揚帆遠航。

如今,即使在鋰行業已經奮鬥了30多年,蔣衛平依舊幹勁十足,基本上每天都準時“打卡”上班,與公司高管和同事們一起緊密工作,所以員工眼中的他十分敬業。

這種敬業也是源自一種自信:熬過了巨大的難關,2022年一定會是“有奔頭”的一年。“我們會抓住機遇,把握好自身的資源優勢,利用好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對行業的理解,從容發展,有能力也有信心維持和發展我們應有的行業地位。”蔣衛平說。

從低谷重返高峰

雖經曾歷陣痛,但“我們走對了”

今年3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蔣衛平赴京參會,對於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要支援有困難的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他感觸尤深。而這三個詞,或許也是蔣衛平內心的真實寫照。

回顧天齊鋰業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經歷了從巔峰到低谷再反彈的過程。2014年,天齊鋰業以合計30億元完成對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51%股權的收購,泰利森擁有目前世界上正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收購完成後,公司步入快速發展通道,連續5年實現業績增長。2018年,公司再度出擊,發起對世界最大鹽湖鋰礦SQM的股權收購,而這次收購金額超過200億元,天齊鋰業動用了約35億美元的併購貸款,由此產生的財務費用也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外界將天齊鋰業的兩次海外收購比作是一場“豪賭”。但是對此,蔣衛平說:“海外收購併不都是等你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才會發生,而是恰好處在這個視窗期,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如他所言,2013年收購泰利森,是因為美國鋰業巨頭洛克伍德率先發起收購,為了不被上游資源制約,增加中國鋰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順應形勢而發起收購。2018年收購SQM也是如此,SQM擁有全球最好的鹽湖鋰礦資源,當時國內外很多企業參與收購,錯過了就沒有這種機會了。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沒有錯。天齊鋰業2021 年的業績預告中預計2021 年公司業績良好並實現扭虧為盈,這其中包括了相關海外資源公司和國內鋰鹽加工廠業績增長等因數。

“現在看起來,我們前期是走對了。”蔣衛平表示,天齊鋰業一直以來都在堅持做自己專業的事情。雖然這個過程中遇到了資金等方面的困難,但公司曾經歷的問題,也是很多企業在發展壯大和國際化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有共性的問題。

因此,即便是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被問到,是否後悔過這個決定,蔣衛平的回答也始終堅定,“不論是在行業相對景氣,還是在遭遇行業波谷,我們都從未動搖”。

打造國際化企業

“關鍵是完善國際化的企業管治”

雖然較早開啟了出海發展之路,但蔣衛平坦言,過往天齊鋰業在國際收購之後,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和問題。對於境外子公司的管理,無論是管理方式還是管理力度都還在摸索之中,這些也是一個企業走向國際化所通常需要面臨的問題。

“國際化不僅是簡單收購了幾個海外的資產,也不是簡單的請了幾個海外的員工。”在他看來,國際化發展,更多的是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如何透過管理文化的輸出、如何融匯和構建多元化的跨國文化、如何完善國際化的企業管治,從而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跨國企業管理制度,以從容應對國際市場和全球鋰行業的快速發展變化。

對於天齊鋰業來說,2021年最大的改變是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的自我革新,逐步向著更現代化、更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這一點,從公司高管團隊的變化也能窺見一隅。近年來,天齊鋰業的公司治理體系和管理體系均得到了不斷提升和極大提高。蔣衛平表示:“天齊鋰業是一家上市的股份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體制,也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就影響這家優秀企業的發展,我對此是有充分信心的。”

同時,他也表示,雖然現在國內外局勢以及國際營商環境非常複雜,但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腳步是不可逆轉的,企業出海、國際化發展也是不可逆轉的。

“‘走出去’永遠都有機遇,最好的機遇往往是把握當下。”蔣衛平說,當然,在走出去的同時,企業也需要得到政府和有關機構持續有效的專業指引,這其中包括政治外交、法律法規、環保要求、人文環境等多個方面,務必要做好風險管控,為經濟和經營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建言綠色開發

“有信心也有能力融入國家戰略”

從最初四川射洪的一家小工廠,到現在的千億市值企業。回顧過往,天齊鋰業歷經和見證過好幾個產業週期起伏的考驗,也見證了市場對“鋰”從一個小眾產品到成為新能源行業基礎材料的認知及需求轉變。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共識,當前全球也正迎來擺脫傳統石化依賴、向清潔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時代變革。鋰資源不僅是製造鋰電池所必需的材料,同時還是許多工業產品的重要原料,在“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更是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

今年兩會上,蔣衛平也帶去了一份“加快四川鋰礦資源綠色開發”的建議。他提到,四川境內川西地區鋰礦資源豐富,依託豐富的資源儲備,川渝地區相較其他省份而言具備較強的區位優勢,具備鋰礦資源的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開發利用,推進國家級鋰資源基地建設的先決條件。

而作為一家在鋰化合物加工行業深耕近30年的本土企業,天齊鋰業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戰略,蔣衛平對此也有清晰的規劃。未來,公司將擴張採礦業務以支援未來的業務增長;進一步提高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的產能,並豐富產品供應;與價值鏈上下游的頭部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加強研發能力,增強鋰電池價值鏈的核心技術儲備,提高核心競爭力;持續關注電池回收等領域,以提升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緊跟行業趨勢。

“基於我們在鋰產業深耕30年的深入認識和經驗積累,基於天齊鋰業的全球資源優勢、經驗豐富的國際團隊,以及我們在鋰業務方面的運營成績、專業知識和過硬技術,我們有信心、並有能力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蔣衛平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