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修建陵墓為何不移開孫權墓?

211年,已經從兄長孫策手中接過權力的孫權將江東的政治中心轉移到了秣陵,並改名建業,從此開啟了南京做為六朝古都的歷史,孫權作為第一個在南京建都的皇帝,自然會選擇將自己的陵墓建在南京。至於建在何處,史籍中並不曾記載,《三國志》中僅僅有六個字“秋七月,葬蔣陵。”又南北朝時期的一些著作中提到蔣陵因山為名,而且孫陵岡就是蔣陵。

朱元璋修建陵墓為何不移開孫權墓?

但大多數的記載都比較模糊,只能判斷蔣陵就在鐘山附近,這一帶算是風水寶地,自然會被古往今來的帝王將相視為風水寶地,而孫權作為南京建都的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自然選擇的是南京城中風水最好的地方。不過孫權去世已經一千七百多年,他的陵墓可不好找。

東吳政權之後,南北朝時期還有五個朝代以南京為都城,但從隋朝開始,南京失去了它的京師地位,一直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大明朝開始。從孫權到朱元璋,這中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朱元璋建都南京,自然也在南京選擇自己的安寢之地。1381年,他選擇在鐘山南麓修建自己和馬皇后的陵墓。那麼,第一個在南京建都的皇帝孫權和最後一個在南京建都的皇帝朱元璋,這兩個人的陵墓會不會有什麼交集呢?還真有,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朱元璋稱帝不久後就開始為自己尋找風水寶地,然後就相中了鐘山南麓這個地方,朱元璋決定在這個地方建一個巨大的陵墓,作為他和馬皇后的安寢之地,但有一個問題,即這個地方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陵墓,而且還是帝王陵墓,即孫權的蔣陵,這讓朱元璋犯了難,怎麼辦呢?是讓孫權走呢還是自己放棄呢?

朱元璋修建陵墓為何不移開孫權墓?

他自己是真的看中了這個地方,不願意放棄這個地方。當時就有官員建議將孫權墓遷出,遷到別的地方,空出來再修建朱元璋的陵墓,朱元璋最後拒絕了,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孫權也是一個英雄,就讓他為我守靈吧。”後來明孝陵就建成了,其神道石刻很有特點,環繞蔣陵所在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好似北斗七星,而沒有向過去帝王陵墓中的神道那樣呈現直線型。

現今基本能夠確定梅花山的陵墓就是蔣陵,即孫權墓,只是歷經一千七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從地面上已經辨認不出這是一座帝王陵墓,而地下並沒有挖掘,只是大體勘測得出一個大概的結果。

那麼,朱元璋為何沒有將孫權墓牽走,自己獨佔這一方風水寶地呢?朱元璋之所以不遷移孫權墓,一方面是因為孫權和朱元璋一樣都是英雄,另一方面是因為遷移其他皇帝陵墓沒有先例,而朱元璋不願開這個先例,也是為了將來自己不被如此對待。

朱元璋修建陵墓為何不移開孫權墓?

孫權是東吳的開國皇帝,在孫權的哥哥孫策去世後,孫權接管了孫策在江東的勢力。雖然孫權不是白手起家,但是東吳能夠在那樣的亂世中保全,並且實力不容小覷,與魏、蜀形成三足鼎立,主要都是孫權的功勞。在孫策去世之後,孫權在赤壁之戰擊敗了曹操,避免了東吳被吞併的命運。後來孫權又從劉備手中奪回了荊州,擴大了東吳的疆域。

東吳雖然只是一個割據政權,並沒有統一天下,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能建立一個如此強悍的政權著實不易,在這方面,朱元璋是敬佩孫權的。所以他不可能去做遷走孫權陵墓的事情。

從孫權去世一直到朱元璋做皇帝,相距了1000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有很多皇帝再南京建陵墓,但沒有哪個皇帝曾經遷移過孫權墓。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盜掘,歷代王朝的皇帝在建立政權後,都不會亂動其他皇帝的墓葬,而且還會派人保護其他皇帝的墓葬。

朱元璋修建陵墓為何不移開孫權墓?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的容易理解,假如朱元璋將孫權陵墓遷移,未來如果有其他人想要葬在鐘山,也會效仿朱元璋,把朱元璋的陵墓遷移走。所以朱元璋不遷移孫權的陵墓,也就給未來的皇帝做了一個好榜樣,以後朱元璋的陵墓也不會遭到其他人的遷移。

皇帝是最理解皇帝的,生前能決定這個天下的所有事,但是一旦入土,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一個個帝陵被盜掘已經難以忍受了,如果再被牽走了,那樣就更加淒涼了。都說死者為大,一個正常的皇帝自然不願意去動另一個皇帝的陵寢。而且那時候的人們很相信風水,如果將孫權墓牽走,會不會動了鐘山的風水呢?那樣豈不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放棄這個地方了。

所以,綜合各方面的原因,朱元璋最終沒有將蔣陵牽走。而如今,蔣陵就在明孝陵景區之內,讓我們能在瞻仰明孝陵中朱元璋風采的的時候也能懷念一下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