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為何難?和魏蜀兩國比,有啥先天缺陷?

孫權稱帝為何難?和魏蜀兩國比,有啥先天缺陷?

作者:握中懸璧,授權讀史釋出。百年東吳連載45

石亭之戰大獲全勝後,東吳取得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環境,不僅和蜀漢早已重新結盟,連曹魏也無力再次南征,石亭之戰後曹魏長達二十年以上都沒有發起過主動進攻。

不過和平卻是靠著戰爭打出來的,這一切的背後少不了東吳英傑們的長期奮戰。從興平二年(195年)年底孫策渡江討伐劉繇開始,東吳幾乎沒有停止過對外征伐,終於在三十多年的苦戰後換來了這一局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江東建立帝業的時機已經成熟。

太和三年(229年)春,公卿百官皆勸孫權進位稱帝。

但有些不尋常的是,稱帝一事依照慣例要進行三辭三讓,而孫權似乎僅在黃初四年(223年)擊退曹丕第一次南征後推辭過一次,這次並沒有再推辭。

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他真的迫切到這個程度嗎?

其實這還真不是孫權猴急,稱帝雖然是他夢寐以求之事,但他還是非常有耐心的,否則就沒有必要多等六年,因為曹丕在那次鎩羽而歸後已經無力再對東吳造成嚴重威脅了。

孫權稱帝之所以要比魏蜀兩家晚這麼多,並且沒有完成像曹丕那樣完整的三辭三讓的流程,則是東吳的先天缺陷所造成的。

王夫之在點評三國時提出:蜀漢之義正,魏之勢強,吳介其間,皆不敵也。

蜀漢的帝業依靠的是繼承漢室,曹魏的帝業依靠的是強大的實力,也就是說蜀漢以繼承前朝血胤為正統,曹魏以繼承前朝舊都為正統。

而東吳論實力不如曹魏,論血脈又不如繼承東漢的蜀漢,兩者都不佔,這就非常尷尬了。

於是孫權才會拒絕第一次勸進,當時他用當初自己被迫向曹魏請降並接受吳王冊封時的理由做出瞭解釋,這體現了他夾在魏蜀兩國之間處境艱難之下那種微妙的心態,此時他依然比較謹慎,因此只好強行壓制稱帝的野心。

不過這一問題遲早還是要解決的,人家蜀漢繼承東漢,曹魏得到東漢的禪讓,東吳又有什麼呢?這是孫權在稱帝前面臨的最大困難,也就是如何塑造東吳的天命。如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即使稱了帝也難以名正言順。

其實,東吳政權向來是比較重視正統性的,早先孫氏集團是一個依附於袁術的半獨立性質的武裝團體,雖然在孫策渡江後實力暴增,但也沒有立刻和袁術脫離關係。

不過,在袁術僭越稱帝后,孫策第一時間發出了和他決裂的宣告以表達自己匡扶漢室的決心,這是東吳政權發生的第一次質變,從此以後東吳便開始有了一定的正統性。

而之後的的二十多年裡,孫策和孫權都擔任漢朝任命的職務,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幕府,並以漢室忠臣自居。

然而,情況在魏蜀紛紛稱帝后發生了改變,繼續堅持東漢正統已經沒有意義,因為那樣會同時否定魏蜀兩家的正統性,在當時的局面下會成為天下公敵,這是務實的孫權絕不會做出的選擇。

而承認蜀漢正統性更不可能,因為當時孫劉雙方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致,劉備不會因為孫權在口頭上服軟就放棄東征,於是孫權只有一個選擇,即承認曹魏禪讓的正統性,在此基礎上向其稱藩,做曹魏體系下的吳王。

曹魏接受漢朝禪讓,在法理上是名正言順繼承漢朝的,承認曹魏是有根據的。但這只是短期內解決了問題,長期來看未來必然要脫離曹魏,而到時將面臨法理不足的問題。

現在問題就擺在眼前了,當初孫權是承認過曹魏的,現在要將其拋棄,必須拿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等價為如何處理漢朝。是恢復漢朝,繼承漢朝,還是另起爐灶,處理方法是大不相同的。

首先,恢復漢朝是不可能的,當初已經承認過曹魏代漢的正當性,相當於將漢朝徹底拋棄了,現在卻來恢復漢朝,明顯是打自己的臉。

另外,這樣做又將蜀漢置於何地呢?若是恢復漢獻帝代表的漢朝,相當於否定了蜀漢,平白無故在同盟間製造矛盾;而若支援劉禪代表的漢朝,那倒是不用恢復了,但東吳在名義上就變成了蜀漢的附庸,這更是不可接受的。

孫權稱帝為何難?和魏蜀兩國比,有啥先天缺陷?

那麼選擇繼承漢朝行不行呢?畢竟魏蜀兩國都是這麼做的。

乍一看確實有一定可行性,雖然東吳不像蜀漢一樣有漢朝血胤,但可以效仿曹魏,甚至在某些方面具備了曹魏所沒有的優勢。

要知道,對於曹魏代漢時的天命塑造問題,曹丕為了禪讓一事,連自己的祖先都改了,強行和舜扯上了關係,打造出魏代漢如同舜承堯這一理論依據,並利用五德說進行修飾。

而孫權卻沒必要這麼麻煩去改祖先,因為他的祖先真的是舜,至少在明面上是這樣的。

江東孫氏自稱孫武之後,而根據歐陽修在的考證,孫武是田完之後。

齊田完字敬仲……馮生武,字長卿。(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田完即陳公子完,逃亡到齊國後改為田氏,後來鳩佔鵲巢取代了姜姓齊國。那麼這樣的話孫氏應該出自陳氏,而陳氏正是無可爭議的舜帝后裔。

因此如果孫權要想繼承漢朝的話,也可以效仿曹魏利用堯舜禪讓這一典故,而他最初是有類似想法的,孫權的第一個年號黃武就是一個體現,五行中黃色屬土,以土德繼承炎漢之火德,和曹丕那個黃初年號是一個道理。

孫權稱帝為何難?和魏蜀兩國比,有啥先天缺陷?

然而,倘若孫權用這一方法塑造天命的話,將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無法像曹丕一樣接受漢朝的禪讓,這就少了最關鍵的一步,讓自己變成東施效顰。

既然如此,孫權就只有第三種選擇了,那就是既不繼承漢朝,更不承認曹魏,乾脆另起爐灶,打造屬於自己的天命。因此孫權才沒有像曹丕那樣搞三辭三讓,因為他稱帝的理論依據和曹丕完全不同。

夏四月丙申,孫權終於在武昌南郊即皇帝位,並改元黃龍,大赦天下。

在孫權即位時釋出的告天文書中,他主要強調了以下四點:

第一、漢朝氣數已盡,天命將從漢朝轉移到東吳。

第二、斥責曹丕曹睿父子為“孽臣”,否定漢魏禪代的合法性。

第三、自己戰功赫赫。

第四、各種祥瑞頻出。

以上前兩點對脫離曹魏做出了合理的解釋,天命在吳而不在魏,這是上天的旨意。而且孫權還特意強調自己生於東南,要知道東南有天子氣一說,是從秦末開始就流傳了幾百年的理論,這成為孫權彌補自己偏安東南這一缺陷的最大法寶。

至於戰功,漢末以來群雄割據,孫權平定東南,這些年又連續擊敗曹魏這個最大的篡逆,有大功於天下,算是眾望所歸,我東吳才是真正的“塗高”。

最後一點祥瑞則是對東吳天命合理性的一個補充,比如黃龍這個新的年號,雖然和黃武一樣也是黃,但宣揚土德的意味就少了很多,而更多體現出的是祥瑞。

至於孫權後來使用的嘉禾、赤烏和神鳳這三個年號也都代表著祥瑞,在年號選擇上如此重視祥瑞,不僅在以往的政權中絕無僅有,在以後的政權中也是極為罕見的。而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則是因為東吳在正統性上的缺失,孫權沒有其他選擇。

另外還應注意的一點是,孫權在告天文書中只強調了曹魏的非法性,卻完全迴避了對蜀漢的態度。

按理說天命這個東西是具有排他性的,但孫權卻選擇性地無視了蜀漢,這體現出他的政治智慧。目前兩國結盟抗魏,這些名分上的東西沒那麼重要。

這一點蜀漢的執政者諸葛亮和孫權有著類似的認識,二者在此事上達成了很好的默契,而前來祝賀的蜀漢使者陳震更是和東吳明確了共滅曹魏,兩分天下的大方針,甚至連如何瓜分曹魏國土的具體方案都擬定好了。

至此,孫權稱帝一事順利完成,實現了一個階段性的重大目標。

東吳帝國建立後,孫權需要在大戰略方面做出新的調整,之前我們提到孫權遷都武昌主要是出於國防上的考慮,因為當時荊州面臨著魏蜀兩家的巨大壓力,因此武昌雖是國都,但更多體現出的是一個軍事要塞的價值。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在沒有了防備蜀漢這一目的後,建都荊州意義已經小了很多,因為曹魏在東線造成的壓力要更大。於是將都城遷回建業就成了孫權接下來要處理的事。

不過在遷都之前,孫權卻還有些猶豫,畢竟長江防線過於綿長,防守起來容易顧此失彼,建業太靠近長江下游,難以顧及到荊州。而武昌位於長江防線的中段,有著重要的作用,輕易不能放棄。

於是孫權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專門討論這一問題,並要求群臣集思廣益,無論尊卑貴賤都可以提出建議。

當時大多數人都比較消極,比如有人提出用柵欄封鎖夏口,甚至有人提議搞個鐵鎖橫江。

這些消極防禦的戰略犧牲了夏口的進攻職能,因為從夏口可以溯著沔水逆流而上進攻襄陽,配合江陵從兩個方向發起鉗形攻勢,如果把夏口封鎖相當於自廢武功。

更何況鐵鎖橫江就能守得住嗎,自古以來無論是公孫述、東吳還是後來的太平軍都用過這一策略,但無一例外都被破解了。

就在孫權對諸將的龜縮策略感到不滿的時候,一名叫做張梁的籍籍無名的小將站了出來,他提出應該主動派兵與曹魏爭奪沔水的控制權,控制了水道曹魏必然無法來攻。同時在武昌設定精兵萬人,令一名足智多謀的主將鎮守,並且利用快船的機動性隨時準備對各地進行支援。

這是一種主動防禦的策略,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開啟門等著你來你也不敢來。

孫權對此非常滿意,採納了張梁的建議,這下他可以放心遷都建業了。

其實張梁策略的核心就是令一名智將鎮守武昌,保留其軍事上的地位,而這個人幾乎就要掌管荊州一切軍政大權了。

孫權稱帝為何難?和魏蜀兩國比,有啥先天缺陷?

從能力和資歷兩方面來看,陸遜都是不二的人選,於是孫權拜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掌管荊州及豫章三郡,董督軍國事。

然而將荊州全權交給陸遜,孫權能放心嗎?而這也不符合他的一貫作風。

原來孫權另有安排,因為他在武昌留下了一個重量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