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記者 師文靜

近日,由山東籍女青年電影人十翼編劇、導演的電影《心經》入圍將在11月28日-12月3日舉行的義大利第76屆薩萊諾國際電影節的競賽單元。目前,《心經》已入圍全亞洲獨立電影節、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波蘭國際電影節等各大國際電影節,並獲得各類獎項。《心經》講述關於生命思考和靈魂救贖的故事。

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這是一部在山東取景拍攝的文藝片,講述了一位中年畫家在去參加朋友新生兒喜宴的路上,經歷了一場關於生命思考和靈魂救贖的故事。電影導演十翼畢業於山東大學,高中起學習編導藝術,雖大學讀的文學與傳播學院的新聞專業,但終又兜轉到電影上。十翼說:“我熱愛文學,喜愛詩歌,這些恰恰滋養了我的電影文學素養,從而更好地讓我用電影的詩意語言傳遞生命能量與前行的動力。”

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十翼告訴記者,電影著重講述了農民老杆、社會人秦大明、畫家袁在方,以及代表精神意象的紅衣女子“行無上”四個不同層面人物的故事,“大明”和“無上”這兩個名字取自《心經》的經文:“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雖然他們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都埋藏著給他們生活和精神帶來痛苦的“秘密”以及得不到答案的心事。而一次偶然將本無關係的他們機緣巧合地聯絡起來,他們“彼此幫助,互相渡化”,找到使他們墜入痛苦的那把“屠刀”,並放下執念的“屠刀”,最終尋覓到真實的自己,從而成就真我,終獲“自在”。

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電影《心經》在山東濟南、臨沂取經拍攝,片中男主角畫家的形象由大寫意書畫家梅喻先生幫助出演完成,農民老杆這個角色由普通的農民本色飾演。

談及拍攝這部影片的初心,導演十翼表示,作品源自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探索以及自我成長中的精神脫變:“我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人,所有的幸運源自在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不幸。比如對生命的疑問,對自我存在的迷茫,對生活方向的定義,對困境的態度等,我在吸收經典文化的同時它也給我極大的指導,《心經》是對我最直接的精神撞擊,讓我曾經很多的疑問都有了答案。”十翼說,這對她來說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生命體驗過程,所以她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要把它拍成電影,讓更多人看到,完成對《心經》的感恩之心。

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十翼認為,《心經》作為佛學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但一提到佛學經常被很多人誤解,能把這個要義講清楚,需要對中國的文化有一個根本而清醒的認識。電影《心經》也涉及中國文化的很多其他層面,比如詩詞、書畫、楹聯、詩歌以及儒學等具有中國符號的文化意象,正如畫家袁在方的名字諧音為“圓在方”,反過來亦是“方在圓”。

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談及這部影片給普通觀眾帶來的啟發,十翼表示,在生活中,人們總是不能認清自我,總會被很多欲念影響心智,不能控制約束自我行為,這是痛苦的種子也是造成很多惡果的根源,佛學《心經》的精神要義就是給人們傳遞更多的智慧能量,讓人們認清這個物質世界,以及自我的生命本質,從而指導人們更好地生活,讓生命更有意義,正所謂“證善念得正果”。

山東青年新銳導演十翼執導,電影《心經》入圍各大國際電影節

(編劇、導演 十翼)

作為首部獨立製作的影片,電影《心經》整個拍攝、製作過程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面對非專業演員、資金不足、工作人員少、製作週期長等等諸多考驗,導演和創作團隊依然能夠堅守初心完成影片。電影在各大電影節得到專業評審團的肯定,並在國際電影評論雜誌《CUT》上發表評論,得到廣泛好評。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