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張罰單被罰超6200萬元,交行: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制度不健全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交通銀行共領43張罰單,合計被罰款6248萬元(不含個人處罰),主要涉及理財業務運作不規範、代銷業務違規、信貸資金被挪用及貸後管理不嚴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交行共收到兩張金額超過百萬元的大額罰單,均劍指銀行理財業務、同業業務,內容涉及制度建設、資金流向等。這背後折射出金融監管部門大力壓降影子銀行、防止金融泡沫破裂的決心與力度。

理財業務、同業業務制度不健全

去年7月17日,銀保監會向交行開出一張金額達4100萬元的罰單,共涉及23項違法違規事實。

其中,交行理財業務與同業業務成為被處罰的重點。根據罰單,交行存在理財業務、同業業務制度不健全,理財業務發展導向與監管不符,理財業務風險隔離不到位等問題。在資金運用方面,交行理財資金曾違規投向土地儲備專案、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等。與此同時,該行還存在利用理財資金與他行互投不良資產收益權,實現不良資產虛假出表等情況。在產品層面,交行理財產品存在相互交易調節收益、資訊登記不及時、資訊披露不合規等現象,這也是被處罰的原因。

2021年9月,交行北京分行收到一張230萬元的罰單,違法違規事實涉及理財業務投資運作管理不規範、同業投資資金違規投向股權投資領域等。

針對存在的問題,交行明確,將以強化內控合規管理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整改。

4100萬元罰單公佈之後,交行迴應稱,交行高度重視監管意見,已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問題整改,進一步完善制度、最佳化流程、強化執行,做到立查立改、舉一反三。將持續強化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厚植穩健審慎經營文化,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

交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德奇在2021年銀行業保險業開展的“內控合規建設年”活動中撰文指出,交行認真開展屢查屢犯問題集中整治,梳理形成問題庫,制定識別標準、明確問題範圍、深入自查自糾、量化壓降目標、從嚴整改問責,從定責任、定目標、定時限、定措施、定標準、定反饋、定考評、定問責等八方面入手,全面深入推進問題整改工作,形成“內控檢查-問題整改-評估驗證-評價考核”的閉環管理。

影子銀行治理見效

《中國銀行保險報》注意到,去年交行因理財業務、同業業務領到大額罰單,實際上是金融監管部門以雷霆之勢整治影子銀行的結果之一。去年7月16日,銀保監會曾一次性對4家金融機構開出近3億元罰單,罰單源自銀保監會對部分機構開展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專項現場檢查。

2017年,監管部門開啟影子銀行三年專項治理行動。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較2017年初歷史峰值的100。4萬億元縮減近16萬億元。

2020年和2021年,對影子銀行持續整治。今年3月2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在過去5年一共減少25萬億元,現在還有29萬億元左右。總體來說,這些風險完全可控,未來將由高到低,逐步化解。

根據銀保監會要求,為防範影子銀行風險,目前銀行保險機構在展業過程中必須做到“五個嚴禁”:一是嚴禁多層巢狀投資、資金空轉,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二是嚴禁監管套利、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發行超出風控水平和管理能力、盡職管理不到位的金融產品;三是嚴禁選擇性落實資管新規要求,過渡期內新增資金池運作、長期限的非標資產,母行與理財子公司間產品劃轉不合規、利益輸送、風險交叉傳染;四是嚴禁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違規投向房地產、“兩高一剩”等限制性領域;五是嚴禁不當宣傳和銷售,降低投資者准入門檻,嚴重侵害金融投資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普益標準研究認為,在資管新規之下,金融機構既要充分發揮資產管理業務的功能,更要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的投融資需求;嚴格規範引導,避免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內部自我迴圈。

對商業銀行而言,如今打破“剛兌”預期、堅持淨值化轉型以及提升長期限產品發行力度成為趨勢。交行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該行表外理財產品餘額1。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89%,其中淨值型理財產品餘額1。22萬億元,在理財產品中的佔比為88。47%,較上年末提升27個百分點。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