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認知的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在目前認知的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人類認識宇宙經歷了極為漫長的過程,從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到哥白尼,他們都有對宇宙的觀點與看法,有自己的理論架構,並且主導了一段較長的歷史。在兩千多年以前,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皆認為人類所在的世界是宇宙的中心,一切星辰都為腳下的大地運轉,亞里士多德就是這樣的想法,他在公元前400年就提出了“地心說”。在東方大陸,以我國為代表,早在殷末周初時期,“蓋天說”就出現了,“蓋天說”指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地如棋盤,天如圓蓋。早期的神話傳說故事就是以蓋天說為依據的,可以看得出來,蓋天說也是侷限在以人類為中心的一方小世界裡,人類是中心,萬物皆為人所存在。

在目前認知的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直到十六世紀,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這一學說出世,把當時的西方教會鬧得很不愉快。教會攻擊哥白尼的學說,把他的書列為禁書,顯然違背了《聖經》,哥白尼的學說讓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下降了,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行星,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其實,在很長的時間內,人類瞭解宇宙主要靠思考,用肉眼目視天空,去想,十分侷限。時間來到1608年,一位荷蘭人發明瞭望遠鏡,它可以幫助人類看的更遠。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觀測天文學之父”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瞭解到望遠鏡的原理後,製作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天文望遠鏡,並用它第一次望向了太空,正是這一望,改變之後的天文學程序。

在目前認知的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伽利略用望遠鏡看到了太陽系內的近距離天體以及天文現象,這支援了當時的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反擊由亞里士多德與托勒密主導社會很久的“地心說”,在當時社會中造成了極大影響,伽利略寫了多部天文著作,都是支援哥白尼的,於是伽利略被教會判有罪,被限定居住在弗洛倫薩郊區直至去世。人類歷史進行到這時,雖然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也只是有所下降而已,還可以接受,人類的地位還是舉足輕重的,人類在宇宙中的意義仍是重大的。

直到有一天,有位科學家將人類的視線帶出了太陽系。

威廉·赫歇爾,這位科學家喜歡造更大的望遠鏡,他所加工的望遠鏡是當時世界之最,他用他親手加工的望遠鏡望向了更遠的太空,觀測更遙遠的昏暗天體。連續二十年巡天觀測,記錄2500個星雲、星團,累計觀測到十餘萬顆恆星。赫歇爾依據大量的觀測資料,建立歷史上第一個銀河系模型,證實銀河系為扁平狀的圓盤。人類認識到,像太陽這樣的發著光的星星在宇宙中有很多很多,因此,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再一次下降,這一次下降的幅度很大。

在目前認知的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19世紀往後的科學發展更加迅猛,包括天文學,人類的眼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發現而被重新整理,人類不再是宇宙中那個獨受寵愛的“幸運兒”,人類藉助於更加先進的望遠鏡,看向了更深的宇宙深空,看向了銀河系之外更加廣袤的空間,即便龐大的銀河系在宇宙中也極為渺小。

銀河系只是本星系群50個成員中的一個,而本星系群只是本超星系團100個成員中的一個,本超星系團又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又是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其中一部分,比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還要大的,在宇宙中還有斯隆長城、巨型大類星體團、海格力斯-科羅拉·伯裡阿里斯長城等等,這是一個跨度達百億光年的龐然大物,何為百億光年,一束光從一端飛向另一端,用時百億個地球年,對於人類而言,這些都是無法想象的存在。

在目前認知的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從地心說到現在,2000年過去了,下一個2000年會如何重新整理人類的視野呢,人類會不會憑藉技術從渺小走向偉大?我相信總有一天,人類會把銀河系叫做“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