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8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世界5G大會“未來資訊通訊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建華表示,6G需要超前謀劃,不失時機地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等前沿研究。

他強調,6G發展要避免陷入技術演進的路徑依賴,要以需求佈局6G的研究和發展,不能以技術趨勢代替應用需求。

什麼是6G?陸建華在上述研討會上指出,要以需求來定義6G,由此佈局6G的研究和發展,6G真正的需求應該來源於市場,聚焦解決實際問題。一定要避免臆想、武斷,不能以技術趨勢代替應用需求。

此外,他強調關於6G的長遠需求,需要透過戰略研判,提出構想性需求,要避免太過遙遠,脫離社會經濟的基本面,特別是要注意避免陷入技術演進的路徑依賴。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著眼當下,陸建華認為,

填補數字鴻溝、廣域和全球寬頻覆蓋,以及各行業的智簡適應性賦能是當前通訊技術市場的急迫需要。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同時,在廣域和全球的寬頻覆蓋問題上,陸建華指出,海洋產業經濟意義重要,2019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但中國近海船舶航行的資訊覆蓋基本上是空白,離岸幾公里範圍就存在大量寬頻覆蓋盲區。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此外,他表示,北極航道經濟意義重要,亟需全球寬頻資訊覆蓋。2013-2019年,中遠海運已執行31個北極航次,與馬六甲-蘇伊士傳統航線相比,累計節省裡122792海里,減排二氧化碳46687噸,而當前北極航道沒有寬頻覆蓋,僅有銥星窄帶覆蓋,海洋產業進一步發展亟需全球寬頻覆蓋。

在陸建華看來,當前通訊行業還需要實現各行業的智簡適應性賦能,尊重特殊性、客觀認識多樣性和差異性。

“現在晶片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不停地追求7奈米、5奈米等先進製程,主要是為了追求相容,而這導致現在設計上的複雜度越來越難以承受,目前既要避免無邊界的誇大單個技術和系統的作用,也要避免刻意追求橫向和縱向的相容。”

陸建華表示,6G需要超前謀劃,要不失時機地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等研究。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其中,天地融合有非常大的創新空間。其中,“天網”是衛星、地面站專用裝置,“地網”是基站、光纖、手機,天地融合不是引入簡單的閘道器,做“天網+地網”,也不是把衛星的覆蓋和地面的覆蓋簡單相加,而是實現覆蓋互補。從使用者需求看,他們並不希望感到在用什麼網,應實現使用者“無感用網”。

不過,這面臨不少問題。比如,StarLink是利用大規模星座,推動全球均勻覆蓋,但這並沒有考慮到業務分配的極不均勻性;其次,大規模低軌星座成本還是過高,而高軌衛星的問題主要是回傳延遲、高軌資源不充分,特別是無法服務高維度的區域。

他指出,6G的應用與研究要堅持需求導向、戰略謀劃不可或缺,謀求長遠發展優勢,堅持守正創新,謹防路徑依賴的負面效應。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

6G需要超前謀劃,未來要佈局廣域通訊、天地融合、新型資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