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資料殺熟會成為行業常態

和傳統生意不同,面對那些對平臺忠誠度高的熟客,不僅沒有給予更多的優惠,反而利用老使用者的資訊差和信任割起了韭菜!針對大資料殺熟的圈套,大家瞭解多少?又有哪些行業是大資料殺熟的重災區?作為小人物,我們可以如何反制?#為何大資料殺熟會成為行業常態#

在經濟領域,這個行為叫做價格歧視,是一種重要的壟斷定價行為,打的就是一個資訊差,目的是為了增加壟斷廠商的利潤。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想要避免被殺熟,可以多家比價,甚至申請一個從來不下單的新號進行比價,發現自己被殺熟就進行投訴,一般來講還是很有效的。

為何大資料殺熟會成為行業常態

大資料“殺熟”並非中國獨有。“鼻祖”級案例,是20年前就把貝索斯逼出來道歉的亞馬遜所謂“CD差異化定價實驗”。而在2012年,文具巨頭史泰博(Staples)根據使用者定位設定不同價格,也引起了口誅筆伐。

大資料“殺熟”的本質,其實是“價格欺詐”和“不當得利”。

當經營者和平臺明確告知價格規則,而你願意接受時,這種價格歧視並不違規。但如果他們利用你的信任心理,利用強勢的資訊不對等地位,悄咪咪地獲取你的隱私資料,悄咪咪地藏起了其他低價選項。最重要的,隱瞞了“別人價格比你低”的事實。那就是侵犯了你的隱私權、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俗語都說“黃皮樹了哥——不熟不吃”,在商家眼裡,我們就是韭菜,能宰當然狠狠宰

而且在大資料時代,商家更能掌握我們的資訊,透過我們的購買記錄、偏好、消費態度等,更能制定所謂的“合適”價 格!

雖然常態如此,但我們也不是沒辦法的 首先保護好自己的資訊,多個平臺選擇,就拿打車舉例,可以高德、美團、支付寶等多個來回切換,還有偶爾也可以解除安裝APP ,重灌一下

如果是購物的話,還可以反向操作,如果想購買商品A,那麼先在APP上搜索B,用不相關的操作行為來掩蓋真實的購買意圖也是一種避免被殺熟的辦法。

另外不給予APP以定位、圖片讀取的許可權也是一種避免平臺過多獲取自身資料的有效辦法,總之平臺的資料越少越難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