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臺積電作為半導體代工領域的老大,近年來始終保持著行業主導的地位,並且掌握著絕對領先的技術,正因為這樣才讓臺積電高枕無憂,畢竟大客戶的訂單可以保證臺積電的持續發展。

就拿蘋果來說,作為臺積電的第一大客戶,

2021年為其貢獻了大約900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同比增長20.4%,

佔臺積電全年營業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

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而2022年來自蘋果的貢獻還會進一步提升,有機構預測,

今年蘋果將會為臺積電貢獻超過5000億元新臺幣,摺合人民幣超過1100億元,同比上一年又將增長20%以上。

不過臺積電營收規模的增長,有一部分原因來自全面調漲晶圓代工的價格。

去年8月臺積電宣佈漲價,

無論是成熟工藝還是先進工藝,都上調了10%至20%的價格,

上調價格自然能夠提升營收規模。或許是看到效果增長顯著吧,臺積電近日又做出了漲價的決定。

據媒體報道稱,臺積電日前通知客戶

將於明年1月起,全面調漲晶圓代工價格,漲幅約6%,

而且部分客戶已經證實了漲價的通知。

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這意味著在不到一年內,臺積電已經進行了兩次漲價的調整,對於臺積電的這項舉動,有人認為臺積電嫌利潤不夠,想要賺取更多的利潤。

這樣的猜想也是有根據的,因為

2021年臺積電的淨利潤雖然同比增長了15%,但毛利率卻降低了,沒有實現長期毛利率53%以上的目標,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臺積電只能進行漲價。

但外媒認為,臺積電的毛利率降低只是表面因素,

其實內在原因其實是臺積電開始擔憂了,想要賺取更多的利潤以加速技術研發和擴建的目的。

至於臺積電的擔憂,外媒給出了三大原因。

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首先是在努力拿下更多的訂單,

雖然現在有蘋果這個超級客戶提供穩定的營收,但在先進製程這塊,臺積電原本有蘋果和華為兩個超級客戶。

但自從2020年9月失去華為之後,臺積電就只剩下蘋果這個超級客戶了,而蘋果作為美企,過度依賴這個客戶是對臺積電非常不利的。

所以從2022年開始,臺積電將先進製程全面下放,

蘋果的A15晶片都是基於臺積電5nm工藝生產,但聯發科等企業已經用上了臺積電的4nm工藝,

這在以前是從未見過的。

可見臺積電在失去華為後,正在扶持更多的合作伙伴,將先進工藝優先交給聯發科等廠商使用,好讓臺積電不太過於依賴蘋果。

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其次是加速研發先進工藝,

臺積電的3D WoW封裝技術已經成功量產了,前段時間英國的AI晶片公司Graphcore釋出的一款IPU產品Bow就採用臺積電7nm 3D WoW技術。

得益於臺積電3D WoW技術的加持,這顆晶片的

單個封裝中的電晶體數量達到了600億,具有350 TeraFLOPS的人工智慧計算的效能,

透過3D WoW封裝技術突破了工藝限制。

華為前段時間也公佈了“一種晶片堆疊封裝及終端裝置”專利,輪值董事長郭平此前還表示,

華為未來可能會採用多核結構,用堆疊、面積來換取晶片的效能。

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臺積電加速研發3D封裝技術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降低對美方技術的依賴,因為臺積電不能向華為出貨,主要就是ASML的EUV光刻機包含了太多美方的技術。

而3D封裝技術可以說是另闢蹊徑,

不需要更先進的工藝,就能夠生產出效能足夠強大的晶片,

如此一來臺積電也就不再過度依賴ASML更先進的光刻機了。

最後是在全球範圍內建廠擴張,

在晶片規則修改之前,臺積電的晶圓工廠主要在中國臺灣省和中國大陸,但晶片規則修改後,讓臺積電產生了全球建廠的想法。

按照計劃,臺積電將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投資建廠,同時擴大南京28nm晶圓產能,

以吸納本土客戶的訂單,實現訂單的多元化,進而降低對蘋果的過度依賴。

一年“漲價”兩次,臺積電嫌利潤不夠?外媒:開始擔憂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臺積電的資本開支投入巨大,

按照此前的計劃,2022年臺積電的資本開支為400—440億美元,如此鉅額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營收利潤才能實現。

所以這就是外媒認為臺積電一年漲價兩次的原因,那麼你們覺得臺積電漲價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呢?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