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編者按:縱觀世界上的著名戰刀,比如阿拉伯的舍施爾彎刀(shamshir),歐洲的德國直背大砍刀(Messer),日本的太刀、打刀等等,全都是窄刃刀。而中國的戰刀最具特色的就是有著種類眾多的寬刃大刀,雖然歐洲也有很冷門的費舍爾砍刀(falchion)是寬刃的,但是非常冷門,而且出現的時間也比較短,甚至不少歐洲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家還有這個玩意。那麼為什麼中國比較流行使用寬刃大刀呢?寬刃大刀和常見的窄刃刀究竟有何不同?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在各種動漫遊戲中,寬刃大刀還是非常容易看見的,在各種動漫遊戲中的角色往往都拿著巨大的冷兵器進行作戰,這是因為人們往往喜歡看這種比較誇張的巨大武器,這讓角色看起來力量強大且更加勇猛。這也造成了一個被誤導的印象,那就是大家往往覺得寬刃武器更重更結實。但實際上這個印象是錯誤的,和大家認為寬刃大刀更重更結實不同的是,現實中的實戰寬刃刀並不會比窄刃刀更重,兩者重量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畢竟大部分人能夠自由揮舞的武器重量是固定的,做重了揮舞不靈便出手太慢,往往就被對手一波帶走。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比如上圖的清晚期雞冠頭大刀,全長為97釐米,刃長為65釐米,重1。5千克。這把寬刃雙手刀也不過三斤,並沒有比窄刃刀重多少。而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記載的窄刃雙手長刀重二斤八兩,明代一斤約為596。8克按照一斤十六兩的制度算,二斤八兩約為1492克。可見兩種刀雖然長短寬度相差甚遠,但是重量卻是驚人的一致。所以因為使用的人群的平均力量不會變,導致了無論刀型如何變化,武器的重量其實是不變的。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既然武器的重量不變,那麼寬刃刀顯然只能往薄了做才能保證面積增加質量不變,而且相對於窄刃刀的刀身起脊,寬刃刀都是不起脊的,所以寬刃刀的刀刃角度要遠比窄刃刀更小,所以和一般人的印象完全相反,寬刃刀的刀刃其實是比窄刃刀更薄,更脆弱,但是也更鋒利。所以寬刃大刀其實相對於窄刃長刀來說,更適合對抗無甲目標。中國二戰老兵的回憶錄中往往提到用抗戰大刀砍的人多了就開始捲刃,就是因為刀刃太薄,如果鋼口不好的話就很容易捲刃。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民國時期中國製造業收到巨大沖擊,因為軍閥混戰導致先進的工業鍊鋼技術沒能發展起來,但同時又受到現代工業進口鋼材的衝擊導致傳統的冶煉鍛打技術丟失嚴重,當時中國的冶煉水平甚至不如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漢代因為是中央集權的國家政通人和,武器製造有著相當的規模和標準。而民國時期各地軍閥甚至連度量衡都各有不同,有用英制的有用公制的還有沿用中國傳統度量衡的。甚至沒法制作出合格的窄刃刺刀,抗戰前期只能讓普通的鐵匠用傳統鍛打手藝製作這種寬刃抗戰大刀。這就是寬刃大刀的另一個優點——工藝簡單製作容易。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宋代手刀

相對於窄刃長刀,寬刃大刀對於工藝的要求其實要更低一些,窄刃長刀需要更高的強度來保證戰鬥中不會折斷或者彎曲變形,寬刃大刀因為面積增大,受力時的壓強就降低,相對於窄刃長刀來說更不容易折斷或者彎曲變形。這就導致了寬刃大刀對於鋼材和製作工藝的要求都相對較低。鋼口軟一點也只是容易捲刃,但並不容易彎折。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費舍爾砍刀(falchion)

中國寬刃刀最早廣泛列裝是在北宋時期,宋代開始使用煤炭冶鐵,鋼鐵的產量增長很大,但是因為宋代時期發掘的煤礦中煤炭含硫量較大,導致宋代鋼鐵往往含硫量超標,總體質量略差,這也許就是宋代刀基本全部採用寬刃大刀的一個原因,畢竟寬刃大刀對鋼材的要求要更低一些。不過很有趣的是,歐洲這段時期也出現寬刃的費舍爾砍刀(falchion),其中最早可考的是公元1171年建造的米蘭斯夫爾扎城堡和平門上的浮雕中的寬刃砍刀形象。公元1171年是中國南宋時期第二個皇帝宋孝宗在位時的乾道七年。比成書於1044年的《武經總要》中的手刀晚了一百多年,而這之前歐洲並無類似的寬刃大刀,而宋代又以發展商貿而聞名,所以我們大膽聯想一下,歐洲的費舍爾砍刀可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產生的。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寬刃大刀除了製作工藝要求低以外,其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上手難度也相對於窄刃刀來說更低。長刀的揮砍來說,對於使用技巧的要求其實並不低,在劈砍中對出手的角度的控制尤為重要,在日本稱為刃筋,就是指揮刀的角度和刀刃的角度要完全一致才能發揮出最強的劈砍效果。上圖中藍色線是揮刀的方向,橙色線是刀刃的角度,下面那個方向一致,切入物體中就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上面那個刃的角度和用力方向不一致,顯然砍不深。甚至砍木頭什麼的可能導致刀身彎曲損壞。所以日本很重視試斬,同一把刀在高手的手裡可以輕鬆砍斷立起來的草蓆而不碰倒草蓆,而在不會用到的人手裡,即便是固定住的草蓆也很難一刀斬斷,這就是因為對刀刃的控制力的差別。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但是相對於窄刃長刀,寬刃大刀在揮砍中更容易準確地把握到刃筋,甚至於寬刃刀的刀刃夠寬的話,還可以起到自動修正刃筋的效果。這是因為在揮砍中寬刃大刀因為刀刃更寬,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空氣阻力會壓住寬刃大刀的刀身,讓寬刃大刀保持受阻力最小的狀態,也就是刃筋最正的狀態。而窄刃長刀因為刀刃太窄空氣阻力對其刀刃朝向上施加的力就太小了,幾乎感覺不出來。所以日本非常講究練習刃筋,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掌握好揮砍時對刃筋的把握。中國甚至沒有與刃筋相對應的專屬詞彙,就是因為寬刃刀使用廣泛,對於刃筋的把握來說,要容易上手的多,也就沒有日本這麼重視。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

當然寬刃大刀的劣勢也顯而易見,同等重量的寬刃大刀比起窄刃刀往往更短,刀刃雖然更鋒利但是因為更薄也更脆弱,並不適合對抗重甲目標。在這點上甚至有節目打著還原的旗號,用火車軌道鋼打製了超重加厚的抗戰大刀開斧刃去砍報廢汽車來證明抗戰大刀比日本打刀更結實,認為日本打刀比抗戰大刀更鋒利,但是更脆弱。這顯然是專門為了迎合觀眾的心理而刻意做出來與史實相反的結果。如果抗戰大刀真能砍汽車都不傷刃,那麼我們看到的那麼多砍了幾個人大刀片子就捲刃了的老兵自述又如何解釋呢?二戰老兵沒有人說抗戰大刀結實好用的,都是感嘆當時製造能力不行只能用這種容易捲刃的大刀片子作戰。

為何中國人偏愛寬刃砍刀抗戰老兵抗戰大刀質量還不如北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