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常言道:有相、有聲,聲相結合,謂之相聲。 相聲演員對形象沒有太高要求,只要臉上有買賣就能說相聲。當然長得帥,相貌堂堂那是演員個人先天優勢,像孫少林、李金斗、周煒,這樣的演員讓人看著賞心悅目,自然也就更有觀眾緣。可說到“聲”就是個不可迴避的硬傷了,畢竟聽相聲還是以聽為主,演員嗓音條件不佳,說出話來聽著壓抑或是刺耳,的確很難讓觀眾接受。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但天生嗓子不好的也說不了相聲,所謂的“破鑼嗓子”都是後天意外造成的。可能一般人認為,說相聲的嗓子不行了,今後也就別想吃這碗開口飯了。其實不然,在個人藝術生涯中嗓子毀了,照樣有成就一代相聲名家的。比如今天聊的這三位寶字輩老先生,哪位都夠得上大師級水準。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這第一位當屬“小蘑菇”常寶堃。喜歡聽傳統相聲的觀眾應該深有感觸,常趙二人當年灌製的很多黑膠唱片裡,能明顯聽出常寶堃聲線沙啞。單聽這嗓音加上老範兒的口風,還以為這二位得年過半百呢。事實上,當年小蘑菇從十五六歲就開始錄唱片了。趙佩茹先生講話,“這是賣好耗子藥的嗓子啊。”就是這麼個“破鑼嗓子”,觀眾照樣能為之狂熱追捧。年少成名的常寶堃依舊光芒四射,勢不可擋。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其實他小時候也是和其他孩子一樣有著稚嫩的童聲,後來怎麼成這樣了?說到底,還是生活壓力所迫。父親常連安靠變戲法,說單口相聲養活一大家子人,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無奈之下,只能狠心讓長子常寶堃學藝養家。就這樣,五歲的蘑菇開始跟著父親撂地賣藝。這個年紀的孩子說話還不利索的大有人在,可為了吃飯,年幼的常寶堃不僅要說得清清楚楚,還得記下來、記準了每一句臺詞。日復一日高強度的基本功訓練,讓他有了比同齡孩子更清楚的口齒,但也因為用嗓過度,長期聲帶充血,加上不懂得如何科學發聲練聲,久而久之就成這樣了。即便如此,常寶堃的藝術在中國相聲發展史上仍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第二位大家就更熟悉了,誰啊?那必然是“相聲倉庫”王長友。王先生不光肚囊寬綽,年輕時的嗓音條件那也是出類拔萃。舉個例子,蓮花落是北京的民間曲種,放眼整個京城能駕馭蓮花落各個行當的相聲藝人僅有兩位。其中就有後來變成“公鴨嗓”的王長友,當年他唱蓮花落可是以音域寬、音色潤、音準好而著稱的。另外一位就是日後久佔濟南的孫少林。王先生的颱風俊逸瀟灑,論舞臺形象的帥,絲毫不遜於侯寶林大師。出色的嗓音條件使柳活更是得心應手。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然而,聲名鵲起後演出也日漸繁忙,因為嗓子沒得到足夠的休息和保護,人到中年的王長友一場大病過後突然失音。雖幾經調養但始終未見起色,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就這麼毀了。畢竟是正當年,往後的藝術生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嗓子不行了,王長友改使文哏活,老觀眾一如既往的捧場。新觀眾乍一聽這嗓音,聽著難受,可用不了多一會兒,就能聽進去,完全忘記了“公鴨嗓”的壓抑感,這就是相聲大師的與眾不同之處。“麒派相聲”的美譽,王長友當之無愧。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最後這位寶字輩的老先生可能不是被廣泛公認的相聲大師,但卻讓相聲泰斗馬三爺、相聲大師侯寶林、單口大王劉寶瑞都交口稱讚,這位就是天津的劉奎珍先生。劉先生早先也不是天生的啞嗓子,雖說沒達到尖柳的水準,但說學逗唱並無偏頗,使起柳活來照樣如魚得水。和王長友一樣,劉奎珍也是因為得了一場喉疾,嗓音失潤,好在透過努力練習發聲,病好之後總算能正常發音吐字了,卻也落下個“雲遮月”的嗓子。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從那以後,劉奎珍更多的還是以說單口相聲為主,只要藝術水平還在,沙啞嗓也能攏粘兒。那時相聲園子裡都是計時收費,聽一段給一段的錢。但凡看見劉奎珍上臺,下面觀眾都沒有起身離場的。哪怕錯過了飯點,也得穩穩當當聽他說完這段。

“破鑼嗓子”說相聲誰還愛聽?三位寶字輩相聲大師現身說法!

無論常寶堃、王長友還是劉奎珍,都經歷了嗓音上的重大挫折,但絲毫沒妨礙他們在相聲表演上的藝術成就。說明什麼道理?演員長得帥不帥,嗓音甜不甜只是舞臺上的額外加分項,唯有爐火純青的精湛表演才是永葆藝術生命力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