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舌尖上的中國3》開年火了章丘鐵鍋。於是鐵鍋買不著了。

其實何必只盯著章丘鐵鍋,濟南的好東西不止這一種!手工打造,幾代傳承,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濟南老手工藝品,每一個都不比章丘鐵鍋差,每一個都有火的資格,每一個都傳承工匠精神。特此,借你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五代傳承——玉謙旗袍

大多數去濟南芙蓉街遊玩的人,多是衝著形形色色的美食去的。畢竟,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個集結吃貨的地方,比如武漢的戶部巷等。可是很少人知道在這滿是吃食的芙蓉街還藏有一家創始於1890年,至今已有120年的歷史的旗袍店——玉謙旗袍店。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門面不大,古樸的雕花展示的是百年的滄桑。“門前聖水芙蓉泉,旗袍世家數百年”講述旗袍店和濟南城事,歷經百年變遷,不動聲色。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始於清朝同治年間,於仁謙已經是第五代傳人,堅持純手工製作是旗袍店傳承多年的原則,做旗袍講究的是量體裁衣。畢竟《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那些套旗袍也是量身打造的,身材、氣質固然重要,量身而做也是不可或缺的。玉謙旗袍店裡的量體的工作都是由於仁謙親自操刀,從身長、腰圍到後背、領口、開衩,上上下下的資料要量半個多小時。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每個女孩都該有一身旗袍,若你有一天能自信穿上這身旗袍,那一定是你極美的時刻。習慣了逛淘寶,習慣了看買家秀,你們是否還有些時刻想要走進一家老店,挑選一塊布料,讓師傅為你細緻量體,最後為你做成獨屬於你的衣裳。如果一定要有一次,最值得被如此對待的一定是件旗袍。若有一天走進這濟南城,走進這芙蓉街,請在胡吃海喝之餘,走進這家旗袍店,保不齊你就會為自己做上一件,送給自己一個驚喜!

三代傳承——杜福莊胡琴

濟南市古城區的鞭指巷曾是一個樂器店扎堆的地方,百年老店“杜福莊胡琴鋪”就位於鞭指巷。“胡琴”就是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古代漢人稱謂北方少數民族為“胡”,胡琴是從北方傳過來的琴,因此而得名。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濟南“杜福莊胡琴鋪”的前身是第二代傳人杜福莊的父親杜慶茂於1915年開設的“北京馬良正胡琴鋪濟南分鋪”,一直堅持使用傳統手工工藝製作胡琴。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第二代傳人 杜福莊

杜家手工胡琴的的傳承已經到了第三代杜文源手中,從小就聞著木屑味長大,杜文源也已經做胡琴幾十年了。沒有一種技藝簡單,沒有一把胡琴製作起來不復雜。做一把胡琴需要幾十道工序,就連選竹子都是“100根竹竿裡可用的只有兩三根”。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杜家胡琴聲名遠揚,付出和用心便會有口碑。山東省京劇院的琴師出國之後, 因為國外沒有蒙皮子和配琴筒的技藝,每年都要回國來找杜文源修琴。現在杜文源家胡琴鋪的主顧很多都是老一輩兒愛好胡琴的人,因為祖孫三代的好口碑和熟練技藝,老主顧不少。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國外有愛好胡琴的老外也會在網上向杜文源買胡琴。有些國外的朋友也會去杜家胡琴鋪子裡去觀摩這中國傳統樂器的打造過程,順便親自感受工匠精神。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四代傳承——楊家木鋪

相信,濟南老火車站的拆除是濟南人的痛,放不下卻又提不得。近些年關於濟南老火車站要不要復建的討論一直都有,但是歷經糾結。

濟南的老匠人們卻默默地為濟南老火車重塑歷史記憶。有人歷時3年,自費10萬餘元,雕刻插接出了濟南老火車站模型。這個人就是楊崇華,濟南古車馬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楊崇華的店“楊家木鋪”位於濟南西郊黨家莊,製作古車馬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清晚期的北京,民國初期傳至濟南。純手工製作,做工精緻,選材講究,工藝古樸。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在選材上兼顧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徵,如以老榆木、老棗木等來展現黃河流域不同時期的馬車文化。在造型上則著力於恢復歷史原貌。其作品多以5:1的比例製成,傳統手工藝精雕細作,起鼓腔、描彩繪、雕鏤空,榫卯製作,工藝嚴謹,藏家將其賦予錢財、運氣、官運的象徵。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楊崇華按照其設計圖紙以1:13的比例進行濟南老火車站的原樣復刻,整體完成後整個模型將有6米左右。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五代傳承——和聖文刀

“文刀”,文房裁紙刀的別稱,文房第五寶。“和聖文刀”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和文化創始人柳下惠之手。有這樣一把文刀在書房裡,別的不說,這格調絕對是高高的,要是送給文化人朋友,那也絕對是倍有面子。非洲花梨木柄、小葉紫檀、野生竹節柄,都是品質,都是工藝。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據資料載,柳下惠自幼聰明好學,其父為魯國司空,管理宮殿與城市建設。柳下惠看到建築所用的諸多邊角木料,就動手做成鏟子、刀子,給鄉人用。由於刀類主兇,柳下惠便在刀鏟上刻上文字以告誡,鄉人便將刻有文字的刀具稱為“文刀”。自此,文與刀結緣,漸行於世。至漢,發明了紙,人們便將文刀作為文房必備之具。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柳森林,和聖文刀的第五代傳承人。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手工藝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也是對國家工匠精神的一種宣示!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不缺工匠。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四代傳承——周氏兔子王

濟南兔子王是以濟南黃河細泥土為原料製成的泥塑,是濟南中秋拜月的吉祥物,是濟南的標誌性傳統藝術品,是中國月神崇拜的活化石。其中傳承得比較好的是周氏兔子王。周秉生是“兔子王”世家的第四代傳人。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兔子王”製作需要16道工序,高度從十幾釐米到五十釐米,大小不同,形態各異,但牽動線繩,它們都可以呈現出玉兔搗藥的動態。雖然現在中國人的家中很少會擺這個了,但是放到國外絕對是妥妥的中國傳統範兒。如果家裡有這樣一個兔子王曾陪自己長大,或者將來陪自己的孩子長大,豈不是很有意義。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六代傳承——侯氏社火臉譜

提到臉譜,大家一般都會想到京劇和川劇臉譜。確實,臉譜是典型的中國元素。濟南也有一家做臉譜的百年老店,已經做到六代傳承。侯氏社火臉譜是山東省的傳統手工藝術珍品,被譽為濟南一絕,屬於濟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始於清朝1820年,由老濟南府歷城郡的老先生“臉譜侯”製作,現在侯氏社火臉譜的第六代傳人為侯志新、李小蘭夫婦。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侯氏社火臉譜由古時春社、秋社、春節等廟會上的祭祀時的扮神像社火活動中拌臉演變而來,臉譜主要有山東濟南、泰安當地民間崇尚的保護神關公、祿神、財神、鍾馗、泰山石敢當、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姜子牙、秦瓊、壽神、喜神、呂洞賓、鐵柺李八仙等形象,多用辟邪的硃砂和黑紅二色,莊重,素雅,有震撼力。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侯氏社火臉譜不僅僅是純手工製作,而且傳承了濃郁的齊魯文化。

九代傳承——孝裡米粉

僅以最後一款獻給偉大的吃貨們。

孝裡米粉是濟南地方有名小吃,口感香甜、勁道,勁柔並濟,純傳統手工工藝製作而成,有多種吃法,營養豐富。現經營地點主要集中在鄉鎮集市上。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孝裡王氏正宗米粉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香甜可口、勁柔並濟的口感被眾人喜愛,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孝裡王氏正宗米粉採用地方優質小米作原料。天然發酵後的小米經石磨水磨後成為糊狀水面,然後經水籮沉澱,沉澱後的面子用布袋擰乾,後經晾曬,曬乾後經石碾,石碾後的麵粉再經過細面籮,篩成細粉用水籮後的磨糊作引酵,放熱鍋內打熟,然後與經細面籮後的麵粉混合在一起團成團。

至今為止王氏米粉的製作工藝是唯一傳承下來的一家。孝裡三村王慶福是第九代王氏米粉製作傳人。迄今王慶福一家人仍堅持在做米粉。不僅在集市上製作,也經常參加市裡的舉辦的小吃節。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章丘鐵鍋火了後,一席“洛陽紙貴,章丘無鍋”的發言備受人們讚賞,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匠人之所以被稱之為匠人,除了手藝,還有品性。匠人手底下打磨出的物件,更是與匠人的品性相映襯。

也許你看到胡琴匠人杜文源的這番話後,就能理解什麼是匠人精神。實在話大約就是“不糊弄人”吧!在套路這麼深的社會,“不糊弄人”確實已經是很難得了。

不單單章丘鐵鍋 濟南還有這7款百年手工藝品

啥也不說了。小編要數數自己手裡還有幾毛錢了,攢攢看先去入手哪一個,打算當傳家寶了。

山東商報新媒體綜合 生活日報 天下泉城

山東商報新媒體編輯 翟翔宇

領導說了!

你點山東

商報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