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從麥坡坪村向北的路,迤邐下得坡來就是小高莊村。

在山坡上看到遠處的松樹許多是紅了的斑駁陸離的顏色,原來是去年的凍雪摧折的緣故。哦,“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中只是詩人眼裡心中的松樹罷。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再俯瞰下去,才是被山嘴子的雜樹遮了大半邊的小高莊村。小高莊不高,長在山坳裡啊。

小高莊裡的磨砂石很多。這種石頭大都是沉積岩。遠古時代的風吹沙、流水沙堆積在一起,隨著地殼運動深埋地下,經過億萬兆年的地質運動,高溫高壓下膠結成塊,經歷滄海桑田的變換,為砥為嶼為坪為溝壑,最終被繁衍生息在這裡的人們開採出來,在生活中加以利用。院東頭鎮的金錢峪、西牆峪也不缺這種石頭。只是那裡的石頭顆粒似乎比此地的還粗糙些,有自銳的特性,適合打造成石磨來用。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由於多是石英質沙粒的緣故,十分耐降水沖刷,但同時因為顆粒之間的膠結總是有應力比較集中和脆弱的地方,因此在低溫結冰、消融等的反覆作用下,那些稜角、突出、凹陷的部位更容易遭到熱脹冷縮作用力的剝蝕,形成老百姓所說的“砂石蛋”。

而壘砌在牆裡的砂石頭,那些打磨不平的地方,就會慢慢地變得平滑而飾潤。摸上去不再是帶著火性的粗糙感,一種入骨的沁涼絲滑浸入手掌。特別是背陰的小巷子裡,這些石頭就是圖書館珍藏室裡那些古舊的書籍了。創作者曾經的熱情、斧鑿間的溫度,都化作了墨香味十足的文字。只適合一個人慢慢地用手指觸控、用腳步翻閱、用心靈去盲讀了。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在一個兩個的牆拐角處的樹蔭涼裡,總會有三塊兩塊平擺的石頭,經年累月的坐已經將它們磨得水滑。不知道這些石頭承載過多少山裡人的體溫,不知道這些石頭聆聽過多少個古老而鮮活的故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而這些石頭用它們的位置和水滑,為走過這裡的人打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從姚店子回城裡,不知道走過麥坡坪多少次了。每次都懷著貓的好奇心,猜測這條村後向西的路究竟通往哪裡。因為只是一拐彎一扭頭的功夫,只能瞥見的是黛綠的遠山和窗邊的浮雲。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不論邂逅哪個村落,我都是戴著感恩的心去接近它們。因為我和它們之互為彼此的過往,那半晌片刻的相遇過後,我走我的路,它們仍在那裡駐守。或許我還會再來,或許以後不再路過,有一些記憶深刻,彷彿曾經的觸動過你心扉的人,她輕敲門窗的聲音是迴響在生命綠洲上的天籟;有一些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音容杳然,成為無數被壓在歲月深處而凝結成的恆河之沙了。而正是它們為我築起了永恆的回憶之城……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

沂水人文:小高莊裡築起的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