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脹、燒心,並非都是真的胃病

新聞 | 人文 | 科普 | 服務

很多人胃不舒服了,胃痛、胃脹、胃酸,首先想的就是“我的胃是怎麼了,我能吃點什麼藥?”“我近期胃一直不舒服,怎麼才能治好?”。然後,有些人會自己吃點止疼藥、或者一些常見的胃藥。

胃痛、胃脹、燒心,並非都是真的胃病

這種做法當然是不合理的。因為胃病,真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為什麼呢?

僅根據症狀難以判斷是哪種胃病

我們把幾乎所有發生在胃的疾病都叫做“胃病”,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甚至胃癌,都屬於“胃病”。 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這些胃病的症狀往往相差無幾,都會表現出胃痛、胃脹等,所以我們沒辦法根據這些症狀就判斷得了什麼胃病。

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這些胃病的症狀往往相差無幾,都會表現出胃痛、胃脹等,所以我們沒辦法根據這些症狀就判斷得了什麼胃病。

另外,不同的人對疼痛的感受程度也不一樣,有的病人只是很輕的淺表性胃炎,但他就是痛的比較嚴重;但是有的病人患有嚴重的胃潰瘍、甚至是胃癌,但是他卻沒有任何感覺,最後甚至到了胃出血、或者有明顯的體重減輕、黑便才去醫院就診,這時候發現情況已經很嚴重了……類似這些案例在臨床上也很常見。

因此,出現胃痛、胃脹這些情況,建議要去醫院檢查。

“胃病”未必是胃生病

我們經常說的“胃病”,主要包括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腸這些部位的疾病,比如胃潰瘍、食管炎、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息肉、胃癌等等。這些疾病的症狀往往都大同小異,都可能表現出胃痛、胃脹、反酸、燒心等症狀。

胃痛、胃脹、燒心,並非都是真的胃病

另外,如果胃這個部位周圍的鄰居出現問題,我們也可能表現在胃或者肚子的不舒服,比如肝炎、肝臟的腫瘤、胰腺炎、以及一些膽道的疾病或者結腸方面的疾病,都可能會讓人感到胃難受。

所以,有的人發現自己明明去看胃,但是醫生還會鑑別排查周圍其他器官的疾病,原因就在於此。

並且頸椎病、腦炎、腦腫瘤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噁心、嘔吐等表現,讓人錯以為是胃部出了問題。

除此之外,現在高發的精神心理疾病,很多時候也會表現在軀體上的不適,也就是精神疾病軀體化,比如焦慮症、抑鬱症等疾病都可能會導致胃部或者腹部的症狀,常見的有便秘、腹瀉、腹痛等,以至於病人最先會去消化科內科就診,經常造成誤診。

所以,出現胃痛、胃脹的情況,不建議你直接吃胃藥,最好是去醫院進行檢查。那做哪些檢查呢?

經常胃難受,就診時可能要做這些檢查

經常胃痛、胃脹,醫生可能會讓你做胃鏡。胃鏡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從食管、賁門、胃底、胃體、胃角、胃竇,到幽門和十二指腸的黏膜的情況,這是其他檢查不可取得的。在觀察的過程中,醫生會對一些看起來比較可疑的部位鉗取相應的組織進行活檢,也就是送到病理科的顯微鏡下觀察,幫助進一步診斷。

胃痛、胃脹、燒心,並非都是真的胃病

很多人擔心胃鏡帶來的不適感,或者不能接受胃鏡檢查,醫生可能還會建議你做膠囊胃鏡、胃的超聲造影、上消化道造影、腹部CT等檢查,但是這些檢查無法完全替代胃鏡,必要的時候,還得完善胃鏡。

另外,如果你沒有查過幽門螺桿菌,醫生可能會讓你做幽門螺桿菌的檢測。目前大部分醫院會推薦做呼氣試驗,怎麼做呢?

在空腹的時候或者飯後4-6小時以上,先向專用的集氣袋吹一口氣,接著喝一杯液體試劑,然後靜坐30分鐘,在這30分鐘內不要抽菸、喝水或者進食,然後向另一個集氣袋再吹一口氣,再將集氣袋接到專用的檢測儀上,5分鐘就會得出準確的診斷結果,整個診斷過程大概需要35分鐘。

但是在檢查前有一些藥物要停掉。比如抑制胃酸藥、抗生素、以及一些鉍劑等藥物不能吃,避免出現出現假陰性的情況。

有時候為了排查胃周圍的器官是否有問題,醫生還會建議做一些其他檢查,比如血常規、大便常規、腸鏡、肝膽胰腺的彩超等檢查。

除此之外,有一些工作學習壓力大,長期焦慮、抑鬱的人群,如果多次到消化科就診卻沒查出明顯的器質性病變,那麼就應該考慮是否是精神心理問題引起的,建議去臨床心理科檢查一下。

消化科醫生的養胃護胃治胃防胃癌指南

如果你已經去醫院檢查確診是某一種胃病,比如常見的急慢性胃炎,就要接受系統的治療了。尤其是得了慢性胃炎的朋友對胃病的難纏程度應該深有體會,吃藥好一點,停藥時不時就會復發,治療久、難根除。

胃病治療的時間要根據病變的程度,程度越深,治療時間越長,2個月、1年、10年、20年都有可能。並且在慢性胃炎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不做好病程管理,慢性胃炎會慢慢向胃癌發展。

原標題:《胃痛、胃脹、燒心。。。並非都是真的胃病!吃藥前,先弄清這些更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