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籍收藏評估家鄧慶娥說中國瓷器歷史

新加坡籍收藏評估家鄧慶娥說中國瓷器歷史

新加坡收藏評估家鄧慶娥說中國瓷器歷史

鄧慶娥,新加坡收藏家評估家,對於陶瓷鄧慶娥有深的見解,鄧慶娥說“中國陶瓷發展史:新石器時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國的先民就已經開始製作陶器。由於當時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很低下,社會的物質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導致了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粗糙、古樸製作不精良的特點。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十幾個文化遺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種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幾何印紋陶等。原始彩陶器彩繪紋飾又多以幾何形出現,手法粗糙,構圖新穎流暢,表現了當時中國製陶的技藝水平。龍山文化的黑陶少有裝飾,卻整體渾圓端正,器壁薄而均勻,表現出驚人的技巧。包括夏至兩晉時期,商朝陶器,總體上繼承了新石器時代的樣式,在種類上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周代陶器的重要發展,是陶器應用到了建築方面,如版瓦、簡瓦、瓦當、瓦釘、闌干磚等。 兩漢時期,釉陶大量替代銅質日用品,從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發展。漢代的釉陶已發展到很高階段,這是由陶向瓷過渡的橋樑。 ”

新加坡籍收藏評估家鄧慶娥說中國瓷器歷史

新加坡籍收藏評估家鄧慶娥

鄧慶娥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為世界文化和科技繁榮譜寫了絢麗的篇章,陶瓷的製作工藝及發展,更是其中閃耀的一顆明珠。可以說,一部陶瓷歷史,就是一部人類的文明史,它記錄了人類科技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從石器時代的土陶到當今的高科技陶瓷,無一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新加坡籍收藏評估家鄧慶娥說中國瓷器歷史

對於瓷器鄧慶娥還說:“傳統意義上的陶瓷,是泥做火燒的製品,體現了人類對水、火與土的征服。我們的祖先早在一萬多年前就發明了陶器,距今約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彩陶的製作已經非常繁榮,年代稍晚一些的馬家窯文化,陶瓷表面光滑勻稱,以黑色單彩加以裝飾,陶器在滿足最基本的用途之外,開始展現人們對美的追求。”

文字作者:歐博宙

新加坡籍收藏評估家鄧慶娥說中國瓷器歷史

歐博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