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有所居 帶給你的安穩

2018年7月,工作滿10年的我住進了窮盡家庭積蓄購置的新房裡,看著寬敞明亮的客廳,聞著還未散盡的裝修氣息,不由得感從心生——安穩,這一次我感受到了住有所居的意義。

因為生活的緣故,小時候家裡經歷過數次搬遷,從老家爺爺留下的房子搬到爸爸自建的房子,再搬到孝感的出租屋,繼而多次更換出租地點,再到購買的商品房,然後我長大到武漢讀書工作,又是出租屋到出租屋的流轉,直到結婚後購買了自己的房子。每一次搬家都給我一次適應新環境的機會,每一次搬家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心酸和傷感,也留下很多的溫馨回憶,偶爾也會自嘲“人生若能安穩幸福,誰又願顛沛流離?”

從有記憶開始,我家就住在兩間瓦房裡,不寬敞但是很深,有點破破爛爛,穿過長長的過道會走到最裡面的廚房,因為採光不是很好,所以幼小的我每次獨自透過會有些害怕,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長的過道。那時候弟弟還沒有出生,記憶中的家就是忙忙碌碌做著雜貨生意的爸媽和無所事事成天討人嫌的我,幼不經事使我感受不到貧窮跟富裕的區別。

爸媽的辛勞是有收穫的,沒過幾年爸爸就建了新房,那是我們當地第一棟沒用一片瓦的房子,三間大平房。媽媽跟我說,等你長大娶媳婦兒了,就在頂上加一層給我們住。那個時期的家是繼續忙碌著做批發鋪生意的爸媽和逐漸長大變得頑劣的我還有嗷嗷待哺的弟弟。記憶總是在時間裡沉澱出很好看的樣子,現在想來,住在老家的那些日子其實是清貧的,沒有美味多樣的零食,玩具都靠自己動手製作,也曾為吃不到一根冰棒、一包乾脆面跟父母鬧脾氣;但是其他方面卻是快樂的,我有很多的同齡夥伴,我們玩遍山野,遊遍河溪,採松果、摘蘑菇、抓魚蝦,進深山探險,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

我們一年年長大,很快到了讀書的年紀,並沒有讀很多書的媽媽覺得我們去城市上學比較好,於是爸爸帶著一家來到一個全新的地方——孝感。租房的經歷並不美好,狹窄侷促的房間,公用的衛生間,壞脾氣房東的咋咋呼呼,出租房給不了我們家的安穩感,頻繁的搬遷處處透露著窘迫和無奈,那段日子裡,我們全家都顯露出對自己房子的渴望。好在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城市賺錢的機會遠勝過老家農村,只要願意吃苦踏實肯幹,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爸爸起早貪黑的跑車,日復一日終年無休。我還記得大年三十剛吃完年飯他接到業務電話就匆匆出門,也記得寒冬雪夜他遲遲未歸媽媽焦急的神情,幾年的努力,我們終於如願以償的住進了自家購買的商品房,那一刻,家人多年來漂泊的身和心才得以安放。

我們通常會將房與家混為一談,這源於幾千年傳下來的歸屬感,跟租住的房子相比,購買的房子能讓人踏實,也更有溫度,會帶給我們區別於出租房的安全感和建設的滿足感。

工作後的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裝修美化,不再擔心房東有變動會收回房子,閨女可以就讀樓下的公立幼兒園,房子給了我最大的安穩和恬靜,是住有所居夢想的實現。(通訊員:吳犇)

居有所居 帶給你的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