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的做法還須慎行

最近一個時期,北交所的新股市場表現為兩大特徵。一是新股發行提速,如在過去的2022年12月份,北交所共上市了33只新股,這足見其新股發行速度之快;二是新股大量破發,在去年12月份上市的新股中有28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就出現了破發,破發率高達84。8%!而這一局面在進入2023年後仍在延續。

新股大規模破發,這對於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來說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畢竟在新股大規模破發的情況下,“打新”就成了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如此一來,投資者也就不再“打新”了。果真如此,新股發行就難以為繼了。

如何解決新股大規模破發的問題?為此,一些發行人相繼調低新股發行價格,甚至還有歐福蛋業、田野股份、百甲科技、保麗潔、利爾達、新贛江等企業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如此一來,新股發行底價就真的跌到地板上去了。

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此舉確實有利於解決新股破發的問題,保證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雖然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並不等於就是以每股淨資產來發行新股,而是給新股詢價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但在新股大量破發的市況下,新股詢價只會是進一步向下方拓展詢價的空間,不排除有的新股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格會向每股淨資產靠攏,從而使得按每股淨資產發行成為可能。也即有的新股發行價格有可能就是每股淨資產值。

而這樣的結果其實是發行人所不願意接受的。儘管有的發行人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但它們還是希望在詢價的過程中能夠詢出相對高一些的發行價格出來,一旦真的出現新股發行價格就是每股淨資產值的時候,它們也是很難接受這種情況的,它們實際上並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相信這種情況,就是北交所本身也是不太願意看到的。

所以,儘管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並不等於就是要以每股淨資產來發行新股,但這種做法還是需要慎行。畢竟長此以往下去,不排除有的新股發行價格最後就是每股淨資產值。雖然這種做法可以減少新股破發現象,有利於新股順利發行下去,但其負面影響也需要予以正視。

北交所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的做法還須慎行

首先是一旦新股發行價格太低,這會危及到老股東的利益。畢竟北交所市場與A股市場不同,A股市場的IPO公司絕大多數在此之前是沒有上市或掛牌交易經歷的(極少數新三板轉板公司除外),因此,這些發行人的股票之前是沒有交易價格的,所以IPO如何定價都不會危及到原有股東的利益。但北交所IPO公司不一樣,之前都是在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交易的,因為到北交所上市,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甚至炒到了高位,因此,如果在北交所IPO時新股發行價格定得太低,這會危及到老股東的利益。

比如利爾達去年6月29日的收盤價是每股8。98元,之後股票停牌,籌備北交所上市事宜。今年1月6日,利爾達公告稱,根據市場和公司實際情況,將發行底價從7元/股下調至1。72元/股,降幅高達75。43%。但如果利爾達真的以接近於1。72元的每股淨資產值來發行新股的話,這顯然危及到該公司原有老股東的利益。因此,基於保護老股東利益的需要,北交所IPO公司發行價格的向下調整,尤其是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值的調整,應提交公司股東大會進行類別表決,需要充分尊重老股東的表決意見。

其次,北交所新股發行價格定得太低,甚至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這會降低北交所股票上市的吸引力。畢竟發行價太低,企業上市融不到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那麼企業上市的熱情就會降低。這些準備上市的企業,要麼等待合適的時機,再選擇在北交所上市,要麼就會放棄在北交所上市,特別是那些質量較好的公司,或許就直接選擇到A股上市了。

此外,北交所新股發行價格定得太低,也容易拖累北交所市場的股票價格走低。雖然從投資的角度來說,股票價格越低越有投資價值,但從已經上市的股票角度來看,股票價格走低,這將會損害到其投資者的利益。而且如果公司股價太低,這也會削弱北交所市場的吸引力,那些滿足轉板條件的公司,會因此而毫不猶豫地選擇轉板,這不利於北交所留住優質的上市公司,對於北交所的發展壯大顯然是不利的。所以,將新股發行底價調低至每股淨資產的做法一定要慎行,北交所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新股大規模破發問題,而不能一味降低新股發行價格。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