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分,差原版0.4分是差在了哪兒?

文 |

北大獾

將小說改編成電影是件麻煩事,因為文字和光影,畢竟是不一樣的藝術形式。早年的例證是改編德國小說家聚斯金德的《香水》,各種精妙絕倫的關於嗅覺的文字描摹,到了電影裡只能代之以對男主鼻子的特寫。電影《西線無戰事》的得失,最主要的決定因素,也在於改編之際的選擇。

豆瓣8.5分,差原版0.4分是差在了哪兒?

雷馬克的原著裡,最吸引人的不是戰鬥過程,而是保羅對戰時生活、對戰爭意義的感受。這些都是很難在電影裡表現的。因此,電影加入了不少抒情的段落,意在表現人道主義的力量。

一是加入了小說裡沒有涉及的、埃爾茲伯格率領德國代表團與法國福煦元帥簽訂一戰停戰協定的情節。電影將埃爾茲伯格塑造成因為兒子在戰爭中死去,而試圖透過停戰來挽救無數年輕生命的人道主義者。這與真實的歷史是不相符的。在此過程中,無論是表現代表團其他成員胡吃海喝,還是埃爾茲伯格因火車突然停下而尿到鞋上,或是過於直白,或是不明所以,都缺少可以發掘的空間。

豆瓣8.5分,差原版0.4分是差在了哪兒?

二是引入了在簽訂停戰協定以後,德國士兵在不甘心的將軍的命令下繼續進攻。這補足了小說裡不存在的、保羅如何死去的情節。事實上,對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指控,確實是一戰以後軍方抱定的說辭,認為德國人沒有輸在戰場,卻輸在了賣國賊的“背後一刀”,電影中的代表團團長也在停戰幾年後遇刺身亡。但是將其直接表現在戰場上,就不免將戰爭的荒誕,轉變成了對具體的上層軍官的指控,批判的物件不免有些偏離。保羅在一場慘烈的、孤注一擲的戰役中死去,已經很難稱得上是“西線無戰事”了。

三是將士兵之間因不斷有人犧牲而傳遞的實用性的靴子,換成了曾與一位士兵春風一度的法國姑娘贈予的絲巾。在原著裡,幾個小夥子都和邊界的法國平民姑娘發生了關係,保羅一度有對青春和幸福的憧憬,可是他終於醒悟,這不過是物質交換的關係:“還是讓她帶著她的廢話見鬼去吧!人們相信奇蹟,但事後才知,奇蹟不過是塊麵包。”電影顯然美化了這種際遇。這讓人想起本書的題辭:“本書既不是控訴也不是自白。我只是試著描寫被戰爭毀掉的一代人——即使他們躲過了炮彈。”而絲巾卻似乎代表著戰後的美好生活,彷彿只要躲過炮彈,就能擺脫戰爭的世界。

豆瓣8.5分,差原版0.4分是差在了哪兒?

對我來說,在保羅和他的朋友以外,引進代表團和將軍的視角,儘管比重不大,仍然阻礙了電影的力度。給掌權者的政治行為加入來自家庭的、個人的理由,也讓電影的控訴變得淺薄。這樣的設定,可見電影不能滿足於小說單一的色調,而想加入新的色彩。這種努力還體現在,電影尋求在保羅的世界裡加入溫情的一面。

電影著意描摹的溫情場面,是卡特和保羅第二次去農民家裡偷鵝。此時停戰協定已經簽署,兩個人終於能夠放鬆心情。保羅問卡特聖誕節的打算,他說:“我會點蠟燭再親吻我太太。我太太很美,她很豐腴,力氣很大。我們要再生一個孩子。”保羅和他相約戰後一起做大事,他很鄭重地要求保羅去上大學,“不然我在這裡就把你斃了”。這美好的期待,很快因為卡特被農民的小兒子槍擊而落空。當他看到對方,一定想到了自己死去多年的幼子。

豆瓣8.5分,差原版0.4分是差在了哪兒?

和上述將靴子改成絲巾,以及加入掌權者的背景不同,這一處超出小說的情節的確打動了我。我想,或許是因為卡特和保羅的不同。對雷馬克來說,參軍的成年人是有夢可尋的,他們的夢就是回到家鄉,回到家人身邊。無家可歸的是保羅這樣的少年。目睹卡特美夢的破碎,不會給保羅增添對戰後生活的希望,反而將這種希望拉得更遠。這就不會違背、傷害電影的整體氛圍。

概言之,電影延續了小說沉鬱的基調,表現出自然對人類無言的審判,從而襯托出人類的荒謬和渺小,這已經超出了人道主義和階級批判的層面。電影的攝影、配樂,以及對戰爭慘烈場面的表現,都因圍繞這一主題而產生了崇高之感。

豆瓣8.5分,差原版0.4分是差在了哪兒?

當卡特獨自在樹林中解手,平緩的鏡頭越過他的面龐,指向高聳的樹幹;當保羅在戰爭結束前一刻死去,同伴的美人招貼畫還在戰壕裡飄蕩;當電影的最後,不動的山脈、原野之上,只有陰沉的雲緩緩移動:自然籠罩一切。這部電影之所以成為值得觀賞的佳作,正因其在大多數時刻,迴應了這一永恆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