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這兩天返工,辦公室裡的編輯君君,明顯看著情緒不佳。

起初我們只是單純以為她出現了“節後綜合徵”,並沒有把她的負面情緒放在心上。直到今天開早會,她主動透露,在過年期間受到了父母的打擊,情緒一直沒能調節過來。

據君君講述,她家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家庭”,父母“一言堂”,根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君君從小就在父母的打擊聲中長大。

這次回家過年,七天時間裡,父母都在不停地挑刺,嘲諷君君工作不夠體面,別人家小孩都進了國企,只有她在職場混了五年,還只是一位小小的編輯,賺的工資連自己都養不活。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比完工作,又開始催婚,每一個話題都踩中了君君的雷點,可她卻無力反駁,畢竟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她早已習慣了父母的強勢,心中有氣又無處發洩,這種挫敗感縈繞著她整個假期。

我們聽完以後,只能寬慰君君想開一點。生活中像她父母那樣的,並不在少數。而且有趣的事情是:越是無能,無法過好自己人生的父母,越喜歡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對他們不停地挑刺。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他們習慣把孩子當成個人所有物,把他們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透過對孩子的掌控,來投射自我的內心需求。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為了讓孩子完成自己的期待,他們通常自以為是地用貶低的語氣來教育子女,一方面能滿足自己的“掌控權”,從孩子那裡獲得俯視別人的快感;一方面是想刺激小孩變得更加優秀,不希望他們驕傲自滿。

所以,在挑刺的過程中,父母享受了上位者的特權,這讓他們暫時忘記了自己生命中的不快、難堪和失意。

再者,無能的人通常喜歡推卸責任,他們把人生的失敗都歸咎於他人的錯誤之中,一輩子都活在對別人的指責之中,不願意好好反省自身。

例如,無能的父母,他們對標的“罪人”通常就是孩子,我們經常能聽到父母說“當初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這類人把自己的失敗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哄騙了小孩不說,最終還導致自己過分沉浸在“受害者”的人設中,對小孩的怨氣越來越大,稍微有一點不如意,就開始挑孩子的刺,責怪他們做得不夠好。

殊不知,這類人不僅懲罰了自己,還害了孩子一生,你們的責怪、推卸,不停地挑刺,容易導致孩子一輩子活在愧疚和自卑之中。

他們開始把自己包裹起來,每天舔舐著自己的傷口,生怕再次擾亂周圍人的幸福,把自己放得過低,變得卑微又膽怯,不敢去擁抱光明和溫暖,一生都難以真正的快樂起來。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會這樣教育孩子

真正的強者,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他們往往會對孩子更加寬容,並不會一直揪住孩子的錯誤不放。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兒童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句話:“兒童的所有行為都會展現他們的整體人格,如果對隱藏其中的背景資訊沒有了解,就很難理解這些行為。”

透過上述內容,其實可以發現,小孩子很多所謂的“錯誤”,背後可能有一定的動機所在,他們或許並不是故意去犯錯,故意在挑釁父母的權威,惹你們生氣。

例如,有些小孩因為大人的無視,會做出一系列“求關注”的反常行為,他們可能會故意犯錯,故意做大人不讓他們做的事情,進而吸引你們的注意。

這些反常訊號背後,藏著孩子們小心翼翼試探大人情感的心。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作為父母,我們如果沒有挖掘出孩子的深層需求,一味地追究他們為什麼要犯錯,不停挑孩子的毛病,最終可能就會錯過與孩子深入交流的機會,你們之間的關係可能就會因為一次次的錯過而變得疏遠起來。

現實生活中,你也會經常發現,有些父母總在抱怨為何孩子長大後跟自己不親,日常相處時,他總是抱著手機,不願意跟自己交談。

其實,並非孩子不夠孝順,而是因為你們傷透了他們的心,導致孩子變得慢慢封閉,不願意再向父母袒露心聲。

接受孩子“犯錯”,是父母成長的第一步

孩子的一生中可能會犯無數個錯誤,他們會讓父母失望無數次,如果你們每一次都要揪住不放,逼著他們寫悔過書,其實反而容易引起反作用。

越是無能的父母,越喜歡挑刺,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通常會做一件事

教育專家認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犯錯的自然後果,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重大收穫,而允許孩子犯錯,也是父母成長的第一步。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生來這個世上,可能沒辦法做到每一步都能完美,沒辦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但即使如此,也要相信我們有存在的價值,是值得被愛的。

只有從小給孩子們灌輸這種觀念,才能讓小孩更加珍惜自己,更加珍重生命,日後哪怕犯了錯誤,哪怕不被他人看好,他們也能坦然自若,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