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方式公轉私:綜合稅率低至3%!

銀行轉賬已經成為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轉多了被預警、轉少了不夠、轉給個人沒發票、轉給老闆是借款還是分紅、轉頻繁了被懷疑洗錢……種種問題都讓人手足無措。

這樣的方式公轉私:綜合稅率低至3%!

這樣的方式公轉私:綜合稅率低至3%!

銀行轉賬作為企業間使用頻繁的支付方式,被嚴格管控著。尤其是前些年洗錢行為猖獗,更是讓銀行對各種異常行為嚴肅以待。

比如:資金異常劃轉(快進快出、分散轉出、現金存入取出等);交易時間、金額、方式異常(非工作時間轉賬、以特殊數字作為轉賬金額的結尾、接收款項人的年齡過小或過大等);IP地址異常(境外或涉賭風險較高地區);個人開銷戶異常(頻繁開銷戶並在銷戶前有大量資金往來);交易頻率異常(轉賬頻率是否合理)等,都可能引起銀行的關注,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首先,弄清楚哪些情況下的公轉私是被允許的!然後弄清楚公轉私是想解決什麼問題?對症下藥。

借款?分紅?工資?報酬?

老闆、股東若是透過公轉私借款,可以。但是有借必有還,若1年時間內沒還,需納20%的個人所得稅!

老闆、股東透過公轉私分紅,可以。但是需要先繳納20%的分紅稅!

透過公轉私發放工資,可以。但是5000元以上的工資需要繳納個人薪金所得稅後再發放給員工!

透過公轉私發放臨時工的報酬,可以。最好有發票!

其實完稅後的公轉私對企業來說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如何在允許的公轉私情況下,還能少交點稅呢?

這樣的方式公轉私:綜合稅率低至3%!

稅收優惠政策

那麼在那種情況下可以合理合法的進行公轉私呢?

1。人員的工資獎金髮放:工資獎金髮放到員工工資卡,且已履行代扣個稅義務。

2。企業的稅後利潤: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將定期扣除費用、繳納完經營所得個稅後的利潤,透過對公賬戶轉給企業負責人。

3。差旅費用:公戶上的錢轉給業務員用於出差的備用金,且出差回來後實報實銷、多退少補。

4。股東分紅:企業分紅所得,透過對公賬戶給股東個人打款,且所轉金額為已繳納完股息紅利個稅。

5。個人合作:勞務報酬透過公戶轉給個人,且所轉金額為已繳納勞務報酬所得個稅的稅後報酬。

6。個人採購:向個人採購物品並取得稅務部門代開的票據,向個人賬戶轉銷售

7。借款:所轉錢款為公司向個人的借款。

8。違約金:公司支付給個人支付違約金、賠償金。

正如上面所述,個人獨資企業完稅後的剩餘利潤分配至投資人私人賬戶是被允許的,並且不需要繳納20%的分紅稅。

既然公司間的轉賬如此敏感,又該如何藉助稅收籌劃達到降低風險及減輕稅負的辦法呢?其實大家都知道銀行嚴格控制“公轉私”,如何才能合理合法的把利潤轉給股東,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少繳稅,並且合理規避稅務風險。接下來,我們就股東分紅這個問題,詳細講解一下如何進行稅務籌劃。

這樣的方式公轉私:綜合稅率低至3%!

園區直屬招商

成立個人獨資,轉換業務模式

一些型別的企業可以透過註冊個人獨資企業進行核定徵收,尤其對於那些資料殘缺難以查賬、成本賬務難做、財賂制度不健全的企業來說,採用查賬徵收意味個人所得稅是比較高額的,入駐園區申請核定徵收的話,能夠大大降低企業的稅負,綜合稅率最高不過3。1%。

企業可以選在園區內成立一個或者多個個人獨資企業,比如某工作室,某服務中心,某諮詢中心,XX事務所等等,採用業務拆分或者剝離重組的方式,將某一部分的業務及納稅放在園區內享受核定徵收政策。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1%

因個人獨資企業依法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只存在增值稅和個稅,個稅按照當地稅收優惠政策,核定行業利潤率(大多是10%或者5%,根據行業不同有所區別,商貿業5%,服務業10%),再按五級累進位制繳稅。

服務行業個稅核定徵收,小規模納稅人0。5%-2。1%(小規模最高2。1%),一般納稅人0。5%-3。1%

商貿行業個稅核定徵收0。25%~1。75%(小規模納稅人&-般納稅人皆可核定)

例:公司轉100萬給老闆個人,需要按分紅繳納個稅=100*20%=20萬元;

成立個人獨資企業,公司給個人獨資企業轉款100萬元,個人獨資企業開具相應的發票。需要繳納個稅=1。5萬元

則,透過此種方法可以節稅=20-1。5=18。5萬元。

注意,個人獨資企業需向公司提供相應的服務且合理,才能開具發票,不能為了一味地追求節稅,而忽視了稅務風險。

稅務上面,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任何籌劃也是基於真實業務的情況下進行,合理利用好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減輕更多的稅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