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武則天沉迷於權力,為了得到權力,可謂是不惜一切,頗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氣勢。誰敢與之為敵,阻礙她登上權力巔峰的道路,那怕是親生兒子,都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殺殺。我們常說“虎毒不食子”,可在武則天這裡,就是天空飄過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武則天為了奪得後位,不惜殺死剛出生不久的女兒,來誣陷李治原配王皇后。等她登上皇后的寶座之後,將王皇后、蕭淑妃,殘忍的施以“骨醉之刑”,折磨致死。

武則天配合唐高宗李治,除掉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韓瑗、來濟等等貞觀重臣,更是大宴前的開胃菜,小菜一碟。武則天還將輕視他們母女的同父異母兄弟武元爽、武元慶,流放、貶黜致死。她因為擔心外甥女賀蘭氏在宮內與之爭寵,派人毒殺之。然後,嫁禍給堂兄武惟良、武懷運,統統誅殺。

武則天為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廢黜了李治長子原太子李忠,之後誣李忠謀反賜死。

武則天總共生了四個兒子,被她整死了兩個,另外兩個也跟木偶一樣,被她玩弄到死去活來。

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武后長子李弘,在李忠被廢后立為太子。李弘發現已死的蕭淑妃所生兩女,也就是他的兩個姐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一直被禁宮中。兩人都已經年過二十歲,卻還未出嫁。他就請求讓兩個姐姐結婚,結果觸怒了武后,從此失寵,很快病逝。

武則天次子李賢隨後繼立太子。術士明崇儼對唐高宗和武則天說,“英王類太宗,而相王貴,賢聞,惡之”。英王是武則天三子李顯,相王則是武則天幼子李旦。接著,宮中又出現流言,說李賢不是武后親生,而武則天也親寫書信斥責李賢不懂為人子。

更巧的是,明崇儼又突然被殺,還查不到兇手。武則天便誣是李賢所為,對李治說:“賢懷逆,大義滅親,不可赦。”李賢隨即被廢黜幽禁,唐高宗一去世,便被逼自殺於巴州。

上面這些,多數都是武則天的血親,都被毫不留情的清除,更不要說那些反對她的朝臣了。武則天大興告密之風,“雖農夫樵人,皆得召見”。為了審理那些被告發之人,武則天又大肆啟用酷吏,來俊臣、索元禮、周興、萬國俊、侯思止等二十七酷吏橫空出世。凡是入制獄之人,基本上都是“非死不出”。

武則天此舉,搞得“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道路以目。”每次上朝前,都會跟家人訣別:“未知復相見否?”眾多的公卿大臣、李唐宗室被誅殺。

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武則天為了摒除異己,可謂是殘暴至極,狄仁傑能在武週一朝,得到善終,真的是不容易呀。

那為什麼狄仁傑可以得到善終呢?自然是得到了武則天的信任,同時,還有能力和好名聲的緣故。

武則天雖然殘暴,但並不昏聵。想要獲得武則天的信任,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只要他不威脅到武則天的權勢、地位,不跟武則天公開唱反調就行了。

翻開史書的記載,狄仁傑從來不會公開反對武則天。他勸諫武則天,不是點到為止,就是旁敲側擊。

狄仁傑曾經遭誣陷進過制獄,不過,這次經歷反而為他第二次做宰相,贏得了武則天的信任。

狄仁傑第一次升任宰相,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武承嗣勾結來俊臣誣陷他謀反。狄仁傑還沒等用刑,自己先招了,避免了酷刑折磨。然後,他將訴狀藏在棉衣夾層中,交給了兒子狄光遠。訴狀到了武則天手中,冤情大白。雖然武則天還是將他貶黜,但是,狄仁傑肯定給武則天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而在狄仁傑第二次被武則天任命為宰相之後,他更是非常謹慎,凡事只是給建議,必上書請武則天定奪,諫言也是非常的婉轉柔和。

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朕夢大鸚鵡兩翅皆折,何也?”

狄仁傑則趁機回答:“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

狄仁傑的意思很明顯,召回李顯、李旦二子,就可以繼續飛了,開始不動聲色的勸武則天歸政李氏。

後來,武則天詢問狄仁傑立太子之事。狄仁傑對武則天說:“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侄子跟姑姑親,還是兒子跟母親更親?如果立兒子,武則天可以入太廟,被後人祭祀。可是,沒有聽說過天子將姑姑升祔太廟的。

狄仁傑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成功勸說武則天重新立了李顯為太子,最終歸政李唐宗室。

而狄仁傑的能力和好名聲,更是無人質疑了。

狄仁傑有才能,辦事公正、認真,為民著想,頗得人心。

他在擔任大理寺丞時,一年之內就處理了大量積壓案件,牽涉一萬七千餘人,沒有人冤訴者,厲害吧。

左衛大將軍權善才、監門衛中郎將範懷義,因為誤砍昭陵柏樹,被唐高宗下令誅殺。而狄仁傑上諫力爭,兩人罪不至死,救下了兩人的性命。這在朝臣之中,又落下了好名聲,誰不願意和正直的人親近呢。

更不要說,因為狄仁傑治理有方,為無辜者伸冤,百姓紛紛為他建生祠,立碑文,頌揚他了。狄仁傑還善於守邊,防禦突厥,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全才。

武則天需要有狄仁傑這樣的人輔佐她,更何況,狄仁傑還向武則天推薦了無數的賢士能臣。

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歷史上有名的發動了神龍政變的張柬之、桓彥範、敬暉,還有姚崇、竇懷貞等人,都是狄仁傑大力推薦後得到重用。狄仁傑還向武則天推薦了契丹降將李楷固、駱務整,兩人後來都成了平定突厥的功臣。

狄仁傑舉薦人才,內不避親,外不避仇,只要對江山社稷有用之人,全部舉薦。就有人感嘆:“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則坦然答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

原本,一名大臣,位居高位,朝堂內外都是他的門生、故吏,還頗得民心,必會被皇帝所忌憚。可是,因為狄仁傑的忠心,換來了武則天對他的信任。

而武則天所用過的酷吏,不能說對武則天不忠。可是,因為他們招致的怨恨過多,在利用價值耗盡之時,武則天只能卸磨殺驢,讓他們繼續替自己背黑鍋。而狄仁傑卻靠自己的忠誠、無私,以及處事能力,避開了眾怒人怨。

武則天為了權勢,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讓狄仁傑得了善終?

武則天需要忠誠有能力的人輔佐她,自然不會誅殺狄仁傑了。當她聽到狄仁傑去世的訊息時,都不免嘆息:“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還捨不得狄仁傑。

只能說,狄仁傑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還能有一番大作為,不愧為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