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歷史之謎—潼關與古四海

最古老的歷史之謎—潼關與古四海

20世紀50年代,國家修建三門峽水庫,按照原來的設計方案,三門峽大壩水位將上升到潼關以西的陝西渭南、華縣一帶。所以,潼關、渭南帶進行了一次數十萬移民的大遷徙。因為修築三門峽大壩,具有千年輝煌歷史的潼關古城也實施了整體搬遷。如果三門峽水庫按照設計建成,那麼今天的潼關古城以及附近區域將變成一片澤國,水面遼闊,碧波盪漾,風生水起,船舟穿梭,潼關已變成黃河流域最大的港口,猶如回到了遙遠的古代,再現出傳說中的“古東海”。然而,由於迷失的太久,“古東海”早已經不為人所知,要探究潼關與“古東海”之間的關係,還需從關中盆地說起。

遠古時期,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之為秦嶺古海。大約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至七千萬年之間發生的燕山運動時期,南邊的揚子古陸板塊向已經褶皺成山的秦嶺下面俯衝,結果使秦嶺山系迅速抬高,逐漸形成關中盆地。關中盆地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至秦嶺,北接渭北北山,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關中盆地形成以後,包括渭河水系、汾河水系及黃河上中游段,全部灌入這個盆地。然而,這個盆地的出水並不暢通。首先是中條山與秦嶺錯位拼接,形成了第一道圍堰;再就是秦嶺與太行山南端撞擠的崤山,在三門峽一帶形成第二道圍堰。這樣,關中盆地就變成一個大湖。年復一年,湖水東流,終於在中條山西端切開一個口子,即今天的風陵渡;後來又在三門峽一帶,也切開一道峽谷,關中盆地就逐漸變成平原了。

關中盆地形成的這個大湖,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叫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這就是傳說中的“古四海”。“古四海”的“海”並非今天“海”的概念,而只不過大湖而已。古四海中,“東海”最大。自今天的涇河以東到潼關一帶稱之為“東海”。渭河平原沒有舊石器遺址發現,因為遠古還是一片汪洋,沒有人類居住;渭河下游平原大面積的鹽鹼地,也是因為古海沉積而造成的。這些都可以作為關中盆地為古四海的旁證。考古發現,渭河平原古人活動的遺蹟是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遺址。這樣的遺址在潼關也發現了兩處,說明到了新石器時期,潼關一帶的“海水”水位オ降到這些遺址以下。精衛填海故事中的海即是古東海。《山海經 北山經》日:“北二百里,曰發鳩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曰精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衛銜之木石,以堙東海。”這個故事雖是神話故事,但炎帝部落曾生活在今山西南部,已為史學家所認同。炎帝的女兒到東海遊玩,說明古東海距此不遠。

關中盆地的古“東海”水位,估計最高時可達到海拔500米以上,那時潼關南塬的大部分還是一片澤國景象。到了新石器時期,水位約在海拔450米左右,潼關南塬大部分已經露出水面。到夏朝末年,“東海”雖然大大縮小了,但還存在。夏桀為湯所敗,從山西臨猗(郇)一帶西渡黃河,南渡東海,被商湯打敗,說明夏末“東海”還在。商朝重點是東擴,注意力在山東及蘇皖北部一帶,關中一帶記載不多,很少提及“古四海”,同時,“海”的概念也轉移到今東海了。到了西周,古“東海”也只剩下風陵渡以北,黃、渭、涑水交匯處一片灘地了,古稱“陽紆之藪”。潼關在秦時稱之為陽華,陽華與陽紆說的都是今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江匯處的一片水澤。西漢時在這片水澤的南端曾設定過船司空衙門,後為船司空縣。

司馬遷在《史記》中幾乎不提“古四海”。“東海”也叫“江”,《史記》提到兩次。一次是《五帝本紀》中記玄器降於江。6500年前,“古四海”的水位有所下降,環海的桑林密佈,軒轅派大兒子玄器“降於江”,搶先了神農氏地盤上的桑林。神農氏無奈之下,派祝融及兒子共工到華陰至潼關一帶的東海來尋找灘地,並建立起空桑國。《山海經 大荒東經》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有中容(祝融)之國。”祝融和共工東去首先佔領的就是這個“空桑”之地,為太陽昇起來的地方,其部落稱之為太陽部落。後來オ向東大致發展到三門峽一帶的“焦”地。堯執政華夏國時,曾聯合一個太陽族部落的首領后羿對華陰至潼關一帶的9個太陽族部落進行大屠殺,致使大多逃亡他鄉,瓜分了這一帶的桑林,此說是所謂的“后羿射日”故事的來源。一次是《夏本紀》雲:“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大禹的活動範圍,北未達太原,西不至寶雞,東未出崤關,南不逾秦嶺。司馬遷對禹崩葬之地今浙江會稽一帶是有懷疑的,所以在《夏本紀》篇尾記下另一種說法:“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禹這次出巡的目的是稽核貢賦。大致過程是召集諸侯,召開了ー次表彰大會。會後,突然駕崩,就地埋葬。大禹從沒有去過浙江,更不可能葬於浙江會稽,所有此處的”江南”應為東海之南,也即今華縣至潼關一帶。4000多年過去了,史籍無載,甚至在潼關一帶連一點傳說都沒有留下。

與古“東海”相關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暘谷與撫桑。暘谷、扶桑是遠佔先民對日出之地的描述,也是兩個讓人非常困惑的地理名稱。晉《博物志》雲:“夏桀之時,為長夜宮於深谷之中,男女雜處,十旬不出斷政”。據《穆天子傳》講,周穆王北征雁門關返回到晉南黃河拐彎處,在河伯處舉行完祭祀大典後,過了黃河回華陰鄭宮時,特意繞道參觀了一下這條谷,叫作“溫谷樂都”。由此推測,這條大致位於今潼關與靈寶之間,而且其距今風陵渡一帶不會太遠。這條谷在古代是很有名的,大致就是《山海經》所說的”溫源谷”。

最古老的歷史之謎—潼關與古四海

秦嶺北麓的河谷一般都是南北走向。這條谷之所以溫暖,主要是背風向陽的關係,那麼,其一定是西高東低,東西走向。大概與《山海經》所說之“朝陽穀”實指一處。《山海經 海外東經》曰:"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青丘,即今風陵渡南岸到潼關縣城這一帶。古時,這裡有茂密的森林,有九尾狐出沒。這裡也是《山海經》所說的”凌門”,黃帝時期的華夏國末年,發生冶銅奴隸蚩尤暴動,蚩尤逃走成為東夷部落的首領。後來,在阪泉之戰中,蚩尤在潼關一帶被黃帝所殺。其後大禹時在潼關一帶治水,相傳曾召集諸候開過有名的”塗山大會”。此次大會為夏王朝建立的標誌。傳說中的塗山在哪裡,眾說紛紜。大禹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因為他妻子是有莘國塗山氏人,有莘國就是今陝西合陽一帶,而塗山氏族的居地即今潼關一帶。《史記集解》引《帝系》雲:“禹娶塗山氏女,謂之女媧。"潼關有女媧山的傳說,其不乏與禹之妻有關。"塗山”與青丘是指一處。不管何種稱呼,這一地點標誌性的特產是“九尾狐",其他地方沒有。

《穆天子傳》雲:“至於陽紆之山,河伯無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太平寰宇記》雲:“《尚書中候》伯禹曰:‘臣觀河伯面長,人頭魚身。’張揖雲:‘馮夷,河伯是也。華陰潼津鄉(今潼關)堤首陽里人也。水仙,化為河伯。’”《讀史方輿紀要》雲:“風陵堆在潼關衛城東三里黃河北岸。北至蒲關六十里。《帝王世紀》以為女媧陵也。”從涑水河口到風陵渡,這一黃河拐彎處,屬於河伯氏的地盤。由於黃河從中切開,《穆天子傳》所謂的“黃之山”即風陵堆北岸。前面所說的“青丘”便是風陵堆的南岸。河伯氏是一個大部落,包括今天的潼關一帶。禹妻塗山氏是河伯氏部落之一。商代,上甲微在此向河伯氏借兵征討易國,周代,河伯氏在此為穆天子主持過河祭。

“青丘”南面是“朝陽穀”,大約就是今潼關縣太要鎮與河南靈寶市豫靈鎮之間的河谷。此地四面高,中間低,西北風吹不著,又座西面東,面對朝陽,在遠古可是一個最暖和的地方。古東海時期,風陵渡河谷還不太深,在“朝陽穀”北邊形成第一個大河灣。這就是所謂的太陽昇起的地方“湯谷”“扶桑”,也即後來所稱的“空桑”或“臺桑”。那時黃河的水位高出今潼關十里鋪一帶,在今潼關東南方向的這條河谷還是一片湖泊。潼關的地名多是明代留下來的,但也有例外,相傳今潼關縣太要鎮附近的村子東太渡、西太渡就是由原來湖邊渡口而得名的。那時,這條河谷中應該還有溫泉湧出,所以才被稱之為“溫源谷”。地質勘探表明,這裡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在今潼關古城的東山景區已經打出一眼溫泉溫度高達70℃多度,可以煮熟雞蛋。

關於“古四海”的傳說,是從一些史料和傳說中推測而來,需要進一步的考古論證和史料印證。本文中關於大禹葬地、塗山大會等說法在史學界一直有爭論,“古四海與潼關”之說也有待進一步考證。

潼關一帶的“古東海”已經不復存在,“溫泉谷”也變成一條再普通不過的河谷。但當我們追溯潼關遠古的歷史時,總會生出一些思古之幽情。三門峽水庫沒有淹沒潼關古城,在經過多年沉寂之後,已開始浴火重生,掀起了旅遊開發浪潮。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歷經了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變得愈加厚重而堅實,不但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人文歷史資源,必將引領潼關的旅遊文化產業持續發展,不遠的將來,古老的潼關必將展現出不同凡響的風姿與魅力!

文章節選自潼關縣政協編輯的《潼關之最》一書。

最古老的歷史之謎—潼關與古四海

近期作品

主辦:

潼關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編:

李宏弟

編輯:

章巧李曉波

關注我們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潼關秋之風韻”,“vid”:“g0792vbpb03”,“img”:“http://puui。qpic。cn/vpic/0/g0792vbpb03。png/0”,“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