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大印一一傳國玉璽的傳奇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上砍柴,見山間棲一鳳凰,有道是鳳凰不落無寶地,卞和就把鳳凰落腳的那塊石頭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匠檢視,說:不過一塊普通石頭。厲王便以欺君騙賞之罪砍了他的左腳。後,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還說是石頭,又被砍去右腳。又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石頭在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先是流淚,繼之以血,驚天動地。文王聞之詢其故,卞和答曰,悲其寶物不為人識也。文王命人剖開石頭,裡面原來是一溫潤無瑕美玉。這塊玉從此就叫和氏璧。

秦始皇的大印一一傳國玉璽的傳奇故事

和氏璧被楚國王室珍藏,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國伐越大勝,楚王把和氏璧賞給了立下大功的大臣昭和,昭和喜出望外,大宴賓客,眾人賞過玉後又到屋外賞花觀景,待歸座後卻發現和氏璧不翼而飛,被人盜走了。

過了五十年,有人在趙國集市上購得-塊玉,經玉匠鑑定,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後來輾轉到了趙惠文王手中,這時秦昭王聽說了,便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怕玉送出去了秦耍賴不兌現諾言,白白吃虧,正不知所措,藺相如出場了,他不辱使命,智鬥秦王,上演了"完璧歸趙"這出眾所周知的歷史活劇。

秦始皇的大印一一傳國玉璽的傳奇故事

又過了幾十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和氏璧終為秦所得,秦始皇詔令用和氏璧製成皇帝大印,上刻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從此這傳國玉璽就成了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

有一年,始皇乘舟行於洞庭湖上,忽然巨浪驟起,龍舟欲覆,始皇急擲寶印於水中祈神鎮浪,玉璽就此失落。不想八年後,有人於華陰平舒道又奉還秦使,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劉邦滅秦建漢,傳國玉璽轉歸漢室。西漢末,王莽篡漢,派人去太后那裡索要玉璽,太后怒擲於臺階下,玉璽碰壞了一個角,後來王莽用黃金補上。不久,王莽被殺,劉秀光復漢室,又拿回了玉璽。到了東漢末年,十常侍作亂,皇帝倉惶出宮避亂竟忘了帶上大印,傳國玉璽就此下落不明。

秦始皇的大印一一傳國玉璽的傳奇故事

幾年後孫堅攻打洛陽,見一口井內發五色光,派人下去撈上一宮女屍體,頸上錦囊中竟是傳國玉璽,孫堅得了寶物,也做起了皇帝夢。不想走了風聲,被袁術索去。後來曹操打敗袁術,傳國玉璽又迴歸漢室。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建立魏國,在傳國玉璽肩刻"大魏受漢傳國玉璽"。265年司馬炎篡魏,統一天下,三國歸晉,玉璽也歸晉。後來永嘉之亂,胡人南侵,玉璽輾轉於劉聰、石勒、冉閔之手,冉閔欲向東晉借兵擴張勢力,晉軍將領乘機把傳國玉璽弄到手帶入東晉,玉璽復歸 晉室。420年東晉被劉裕推翻,劉裕建宋,玉璽歸宋,宋亡齊立,玉璽歸齊,齊亡梁立,玉璽歸梁,梁時候景叛亂奪取玉璽,後又被人拿去獻給北齊,北齊被北周取代,玉璽又歸北周。

公元581年,楊堅出來收拾亂局,再次實現國家統一,建立大隋,玉璽歸隋。隋末天下大亂,煬帝被部將所殺,蕭後攜玉璽先後依附宇文化及、竇建德,後北入胡地突厥部。到了唐朝太宗時,李靖北伐,突厥大敗,蕭後攜玉璽歸來,獻於唐室。唐亡,傳國玉璽繼續後傳,到五代十國時,據說李從珂後唐滅國之際攜玉璽在玄武樓自焚,此後傳國玉璽蹤影不見。

又過了一二百年,宋哲宗時,有農民在農田裡翻地時發現了傳國玉璽,京城裡十三位專家鑑定後都說是真的。不過人們大多認為這是蔡京為博皇上歡心玩的把戲,不久靖康之變,徽欽二帝連那冒牌的傳國玉璽都被金人擄了去。元朝時據說權相伯顏曾在市上購得了失蹤已久的傳國玉璽,後來沒了下文。明清兩代也不時有傳國玉璽重現於世的訊息,結果都是冒了個泡又歸於沉寂。

秦始皇的大印一一傳國玉璽的傳奇故事

有人說,真正的傳國玉璽在三國初年就失蹤了,後來所傳是那些統治者為證明白自己地位的正統性而製作的贗品,更有人說,傳國玉璽丟入洞庭湖後,秦始皇又用藍田玉刻了個印,那華陰平舒道上奉璽還秦就是編造的故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莫衷一是。這個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傳國玉璽也許已在歷史上的某個時間毀滅無存,也許此刻正靜靜地躲在某個角落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