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攜“擎天柱”向世界比心為何科技巨頭都鍾情人形機器人?

高1。72米,重56。6公斤,可拿取約20千克重的物品,行走速度為每小時5英里(約時速8公里)……北京時間10月1日,馬斯克帶著特斯拉首款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機向全世界問好。

“就像自動駕駛的誕生將運輸生產力提升了一個數量級那樣,擎天柱或許能將經濟效益再提升一個數量級。”馬斯克宣稱,“這將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根本性轉變。”

隨著材料學、感測器、晶片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人工智慧領域更迎來了更契合人類本身的載體——人形機器人。從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到英國機器人公司Engineered Arts的Ameca,再到優必選科技的Walker和小米公司的“鐵大”,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投身到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中。人形機器人究竟是不是人工智慧的終極形態?我們又能把人形機器人做到什麼程度?

馬斯克攜“擎天柱”向世界比心為何科技巨頭都鍾情人形機器人?

不同版本的“擎天柱” 圖據特斯拉2022 AI Day活動直播

顛覆行業的機器人還未出現

業內認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早稻田大學仿人機器人為代表的早期發展階段;第二階段,是以本田仿人機器人為代表的系統高度整合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以波士頓動力仿人機器人為代表的高動態運動發展階段。

波士頓動力在2013年推出的人型機器人Atlas是液壓驅動“集大成者”,運動控制能力較為突出。經過多年迭代升級,目前可以實現跳遠、倒立、前滾翻等多種複雜動作。

英國機器人公司Engineered Arts的機器人則很重視“面子”。2021年底問世的Ameca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做出多種人類的面部表情,配合肢體語言表達各種人類的情緒。截至2022年,Ameca的面部一共有34個活動部件,可以做出如喜悅、驚訝、憤怒、困惑、悲傷等細緻的面部表情。

馬斯克攜“擎天柱”向世界比心為何科技巨頭都鍾情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Ameca做出困惑的表情 圖據Engineered Art官方影片

2022年8月11日,雷軍在第三次年度演講中展示了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又名“鐵大”),可以單手垂直抓握3斤重的物體,識別六大類共45種人類情緒語音和85種環境音。“鐵大”走上舞臺,向雷軍送上了一朵玫瑰。

馬斯克攜“擎天柱”向世界比心為何科技巨頭都鍾情人形機器人?

雷軍和“鐵大”同臺 圖據小米公司

珠玉在前,特斯拉今天釋出的“擎天柱”什麼樣?天目新聞記者看到,它出場揮手,並做了簡單的舞蹈動作。馬斯克表示,這是“擎天柱”第一次脫離牽引繩行走。“它實際上可以做的比我們展示的要多得多,我們只是不希望它摔倒。”

“馬斯克介紹這款機器人售價為兩萬美元,我認為造價可能不止這個數字。”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天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斯拉這款人形機器人從直播中看起來功能比較單一,手的精細程度還有待提升。張翔說,“如果僅僅是像影片裡演示的搬箱子、澆花等動作,要擊中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恐怕還是不夠的。”

事實上,機器人是否需要被製造成人形,本身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張翔認為,特斯拉展出人形機器人原型機而非是成熟的商業產品,或許更多還是吸引資本注意,展示自己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

早在去年的AI Day上,特斯拉就已經放出“擎天柱”的概念影片和圖片,國內的A股機器人概念股應聲大漲。如今釋出,勢必又將引起資本市場的一陣喧囂。

商業化落地仍遙遙無期

人形機器人要真正落地,並不能僅靠概念堆砌和資本追捧。技術、資本、市場無疑不是橫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道坎。

第一大難點是技術難。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過程中,有大量的人機互動、環境感知和工程機械等技術,可以在機器人身上得到複用。

據特斯拉研發人員介紹,“擎天柱”頭部配備了與特斯拉汽車相同的攝像頭等感測器陣列,算力支援由自動駕駛晶片提供,與汽車共用AI系統,利用Dojo超級計算機的訓練機制提升機器人的功能。而沒有技術積澱的企業貿然入局,必將面臨前期技術的困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二個難點是落地難。人形機器人不像新能源汽車,還沒有一款能夠真正走進智慧工廠、走進千家萬戶的人形機器人可供參考。即使機器人巨頭波士頓動力的Atlas,問世多年依舊沒有商業化嘗試,200萬美元的單價就足以勸退一大波人。

第三個難點是投入難。人形機器人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複雜技術,非常考驗企業資本積累,外部投資的獲取也並非易事。據民生證券預計,202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30億元,2030年達到3720億元。2021年,我國機器人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238起,工業機器人依舊為融資數量佔比最高的品類,服務類人形機器人賽道吸引資本並不多。

不過,人形機器人目前仍是一片藍海。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減速器(成本佔比35%)、伺服系統(成本佔比20%到25%)、控制器等。工業機器人僅有6個關節,而人形機器人至少有40個關節,這樣看來,未來相關核心零部件需求將大幅增長,帶來產能缺口,國內零部件廠商也將迎來機遇。

目前,特斯拉已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準備在得克薩斯州的工廠部署數千臺“擎天柱”人形機器人,還計劃在將來把機器人部署到全球各地的特斯拉工廠,規模達數百萬臺。馬斯克稱,隨時間推移,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性甚至有可能超過汽車業務。

【來源:天目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