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子女早夭比例驚人,一個早殤兒終結大明朝

(朱慈煥)生五歲而病,(崇禎)帝視之,忽雲:“九蓮菩薩言:帝待外戚薄,將盡蕩諸子。”遂薨。九蓮菩薩者,神宗母,孝定李太后也。太后好佛,宮中像作九蓮座,故云。

這段記載出自《明史》。

朱慈煥是明末代皇帝崇禎的第五子,因病死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死前說:“九蓮菩薩說了,皇帝(指崇禎)對待外戚太薄情,將幹掉皇帝所有的兒子。”

崇禎子女早夭比例驚人,一個早殤兒終結大明朝

連環畫《崇禎借餉》

在明代文秉的《烈皇小識》中,也有類似記載:“悼靈王(朱慈煥)病篤,上臨視之。王指九蓮娘娘現立空中,歷數毀壞三寶之罪,及苛求武清云云,言訖而亮。上大驚懼,極力挽回,亦無及矣。”說法比較傳奇,稱朱慈煥看到九蓮娘娘在半空中指責崇禎皇帝。

九蓮菩薩即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1546 年-1614 年),她性情嚴明、任人唯賢,生前重用張居正,力推“萬曆新政”,去世後,萬曆皇帝“發誠心印造”了兩部《九蓮菩薩經》偽經,正式將她定為九蓮菩薩。

從結果看,九蓮菩薩的話真“應驗”了:崇禎有七子六女,8 人早夭,到李自成攻佔北京時,只剩三子二女,下場皆悽慘。更讓人唏噓的是,朱慈煥早殤對崇禎的信仰造成巨大沖擊,從此放棄天主教,轉向佛道,不再熱心於向澳門借葡兵事,這可能也是造成北京失陷的原因之一。

一次不成功的治療,竟影響了一個王朝的走向。

為何要稱九蓮菩薩

崇禎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比前幾任皇帝神宗、光宗、熹宗更有作為,死得又比較壯烈,即“烈烈而死,從來亡國,未有如帝者”,在明清之交,他的名聲不錯。

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更親佛教,對道教相對疏遠。明成祖則不同,據清代傅維鱗的《明書》記: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冒充自己是真武大帝的弟子,得其庇護。朱棣上位後,大修道觀,並多次舉辦大型宗教儀式。他在位22年,齋醮活動竟達16次。

受朱棣影響,後來的明朝皇帝多崇道。

李太后是另類,突然崇佛。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李太后出身卑微。她本是都(音兜)人,即宮女,因子而貴。萬曆皇帝剛繼位時,名正言順的皇太后是孝安陳皇后,李太后作為生母,位在其後。稱九蓮菩薩,可避免尷尬。九蓮菩薩不是封號,不涉排序,地位又高。

其二,李太后可能有稱帝的野心。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便是借佛教上位的,利用佛教信仰,李太后培植了自己的團隊,不動聲色地排擠了高拱等重臣。李太后沒最終付諸實際行動,但與她相關的外戚集團擁有一定實力。

崇禎初期通道教,宮中有齋壇,他從小參與相關儀式,每遇大災,崇禎便身著布衣,在齋宮居住,乞求道教神靈保佑。不過,崇禎也深受佛教影響,他和皇后每月吃10天齋。據太監劉守愚的《酌中志》記,素菜清淡,崇禎吃不慣,後廚就把蔬菜先放在鴨子的肚子裡煮熟,再將吸滿鴨油的蔬菜取出,洗乾淨後再用素油炒。

出乎意料,崇禎五年(1632年)九月,崇禎突然下令“將(隆德殿)諸像,移送朝天等宮安藏。六年四月十五日,更名中正殿”,“崇禎五年秋,隆德殿、英華殿諸像,俱送至朝天等宮、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欽安殿)聖像不動也”。

這次撤走禁宮中佛教、道教神像的活動,被稱為“撤像事件”,引起極大爭議。

據學者王啟元在《徘徊於菩薩與耶穌之間》中鉤沉,“撤像事件”的過程比較理性:道教造像多歸朝天宮,在阜成門內,是“宣德年間仿南京朝天宮所建,是明代北京禮部道錄司的所在,為政府管理道教事務的機構”;而佛教造像歸大隆善寺,即護國寺,是北京僧錄司的所在地。

“買炮夢”還是落了空

“撤像事件”標誌著崇禎從信仰道教、佛教,轉向親近天主教。

《烈皇小識》稱:“上(崇禎)初年崇奉天主教。(徐光啟)上海教中人也,既入政府,力進天主之說,將宮內供奉諸銅佛像盡行毀碎……京師天主教有二西人主之,龍華民、湯若望也。凡皈依其教者,先問汝家有魔鬼否,有則取以來。魔鬼即佛也。”取來的佛像都會被砸碎,扔到池中,再聚眾燒燬。

《烈皇小識》中的記載不太靠譜,因崇禎十二年(1639年),崇禎又下令將宮中佛像熔燬鑄錢,以充軍餉,此時徐光啟已去世6年,“撤像”與信仰的關係未必那麼密切。不過,崇禎確曾因天主教,要求名中有“天”者必改。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陳天工便改成陳良謨。

崇禎這麼做,更多是為了西洋大炮。

據董少新、黃一農《崇禎年間招募葡兵新考》,薩爾滸之敗後,徐光啟、李之藻力主“西洋大銃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資戰守”,他們派人到澳門購炮,並招募葡國銃師獨命峨等24人到京,這些西洋火器在“寧遠大捷”中發揮了作用,隨著袁崇煥、滿桂、茅元儀、孫元化等先後失勢,葡國銃師以“水土不服”的理由被遣還。

崇禎元年(1628年),明廷再度提出請求,因與廣東當地政府不睦,“1620年代,葡萄牙人在澳門陷入困境,生活窘迫,治安混亂,甚至考慮放棄澳門”,崇禎的聖旨讓葡人看到希望,所以全力支援,葡將公沙·的西勞率隊經15個月跋涉,將6門大炮運到北京,開始培訓炮手、仿造大炮。

崇禎四年(1631年),重點打造的登州火炮營在孔有德帶領下叛逃,帶走300多門火炮,明清兩軍戰力逆轉。

明朝還有一個直接到澳門招葡兵的計劃,澳門議事會“最終決定向北京輸送160名葡萄牙士兵,200名澳門本地人以及100名非洲和印度人;(崇禎)皇帝向他們支付53000兩白銀”,可廣東地方商人為爭利,便聯合廣東籍官員反對,該計劃胎死腹中。

崇禎子嗣不長壽

隨著徐光啟病故,崇禎再無“買炮夢”,但湯若望仍幫明軍造炮,對上書詆譭他的人,崇禎一律嚴懲。

崇禎十二年(1639年),首輔薛國觀鑑於國庫空虛,建議崇禎號召公卿貴族“捐資助餉”。恰好九蓮菩薩李太后的族孫李國臣與李國瑞爭家產,李國臣雖長,但是庶出,見無法取勝,便詐稱“父貲四十萬,臣當得其半,今請助國為軍貲”。

崇禎信以為真,“盡借所言四十萬者”,李國瑞聽從別人建議,拆房並當街變賣傢什,以示沒錢。崇禎大怒,削了李國瑞的爵位,李被嚇死。

兩年後,李家終於找到報復機會:趁崇禎第五子朱慈煥病死,編造了李太后顯靈的謊言。

崇禎嚇得不輕,加上朱慈煥生母、最得寵的田妃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世了,崇禎撿起舊信仰,又開始通道教了。他追諡朱慈煥是“孺孝悼靈王元機慈應真君”,還下令禮部給已故后妃上道號。禮部深感頭痛,因為無此先例,禮科給事中李昌激烈反對。崇禎只好去掉“真君”二字,改稱“宣顯慈應悼靈王”。

為安撫九蓮菩薩,崇禎將生母劉氏追封為智上菩薩。

改變信仰後,崇禎對西洋的興趣大減,到澳門招葡兵的計劃被無限期擱置,直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兩廣總督向澳門徵一名炮手和一門大炮,另有3名澳門銃師到南京效力。他們沒能挽回明朝滅亡的命運。

崇禎子女早夭比例驚人。

一是古代兒童死亡率高。以清代為例,康熙有55個孩子,只有27人成年;雍正有14個孩子,只有5人成年;乾隆有27個孩子,只有15人成年。綜合計算,僅48。95%的孩子成年,崇禎的子女僅38。46%,還是太低了。

二是崇禎一家子女死亡率尤高。崇禎父親朱常洛有17個孩子,5個活到成年,僅29。41%。

古代兒童死亡的主要疾病是痧、痘、驚、疳——痧是麻疹,痘是天花,疳是消化不良,驚是驚風(即抽搐),均與人體免疫力相關。明朝皇家過於嬌貴的養育方式,可能會傷害孩子的免疫力。

據學者陳豆豆在《明代宮廷誕育制度管窺》中鉤沉,明代後宮有人懷孕,立刻送入月子房,“凡宮中有喜,鋪月子房,則生男生女各一二口,在文華殿外西北臨河之小房住”。

月子房配醫官3人、醫士36人,還有穩婆、乳婆、醫婆數十人。分娩前,太醫院派醫官入宮值班,專人監督膳食,且有“老成宮人十數人旦夕侍衛”。嬰兒降生後,皇帝和宮中男子不能踏進月子房看嬰兒。

這些措施能減少細菌感染,幫助母親恢復體力,但孕婦基本不運動,也不接觸外界,新生兒靠乳婆餵養,不利於嬰兒的生長。

一個王朝的滅亡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能歸因於一個體弱的孩子,只是由此造成千萬人的悲劇,代價太高。

(原標題:

一個早殤兒 終結大明朝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