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將開啟第三次“抓壯丁”,烏克蘭選擇迎戰俄羅斯,正確嗎?

在俄烏衝突持續期間,烏克蘭已經因為“兵力緊張”,先後兩次在全國進行強制徵兵,這種“抓壯丁”的行為,一開始就曾被大量民眾所反感。而據烏克蘭方面訊息,基輔兵役局長馬克西莫夫表示:烏軍兵力不足,徵召令可在任何時間地點送達所有60歲以下的男性。這將是烏克蘭展開的第三次大規模的“抓壯丁”行動,估計不少地區又會鬧出笑話。

或將開啟第三次“抓壯丁”,烏克蘭選擇迎戰俄羅斯,正確嗎?

之前的徵兵行動中,就曾出現過農村地區婦女阻攔,街道上年輕人到軍官直接奪路而逃的場面,這一次可能會越發“誇張”。這裡有一個很奇怪的情況,明明烏克蘭已經丟失大量的領土,但是西部的徵兵工作卻一直不順利。可能是東西部的固有矛盾,西部的烏克蘭人不認可東部的俄羅斯人,所以在東部戰火紛飛之際,西部人反而在竊喜,一個國家內部出現如此嚴重的種族歧視,基輔方面確實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執行兩套標準真的合適嗎?

或將開啟第三次“抓壯丁”,烏克蘭選擇迎戰俄羅斯,正確嗎?

那麼轉頭來看,當初烏克蘭放棄“合談”,選擇迎戰俄羅斯正確嗎?第一:烏克蘭對於自身實力的嚴重高估,以及對西方的期待過高。從當前的援助力度以及之前的援助表現來看,顯然不足以支撐烏克蘭戰勝俄羅斯。雙方的差距太大,貿然的迎戰多少有點被“忽悠”的嫌疑。雖然烏克蘭也有反擊成功的案例,但是整個東烏基本全部失守就是最好的說明。不是說保家衛國不對,而是實力不對稱。例如伊拉克也不想被滅國,在掙扎過後還不是被美國輕鬆炸成廢墟?所謂的正義必勝,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是一個笑話。

或將開啟第三次“抓壯丁”,烏克蘭選擇迎戰俄羅斯,正確嗎?

第二:烏克蘭本身有更多的選擇,例如同俄羅斯進行談判,放棄加入北約,保持中立立場,然後韜光養晦在擁有足夠實力之後,再謀取克里米亞等地區的控制權。說實話烏克蘭想要加入北約,目的就是壯大自身,結果現在不但沒有得到北約認可,反而將自己陷入戰爭旋渦。即便是最後贏了,烏克蘭也沒有未來可言,人死光經濟產業全部報廢,大量人口流失,這些都是動搖根基的損失。

或將開啟第三次“抓壯丁”,烏克蘭選擇迎戰俄羅斯,正確嗎?

所以從各個方面來說,烏克蘭反擊沒有錯,錯在自身實力不足,錯在聽信西方的“忽悠”,盲目的同俄羅斯展開對耗。雖然當前是“文明時代”,但是依舊遵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烏克蘭的選擇是錯的,印度的中立搖擺就是最好的案例,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國家的破敗也是很好的教材不是嗎?從客觀角度來說,俄烏衝突對於烏克蘭來說勝負並不重要,因為這個國家會被炮火淹沒。

(文/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