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遼瀋晚報報道
一本正經做科普
卻被人說像“超威藍貓”;
報告會講引力波
ppt上放《甄嬛傳》的表情包;
學生髮郵件申請上他的課
理由是“想聽段子”
—
王一朋友圈
他叫王一,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攻理論物理和宇宙學研究,遼寧錦州人。
他有著華麗的履歷,2005 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 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還曾任劍橋大學的霍金高階學者。
2021年底,王一開啟了一個新的身份——抖音知識創作者,名為@研究宇宙。他開始用短影片和直播做科普,用天然的播音腔給網友描述黑洞,講解引力波,也談薛定諤的貓……已吸引30餘萬粉絲。
王一播音腔演繹“十萬個為什麼”網友:一股超威藍貓的味道
堅持直播間做互動
是輸出也是輸入 就是想拉近與科學的距離
除了發短影片,他還有個雷打不動的堅持——每週六晚在抖音直播三小時,期間粉絲現場提問,他現場解答。“跟粉絲連麥直播有點像過去電臺接熱線電話,你不知道誰會打來,也不知道他們會提什麼樣的問題。”之所以擠時間也要堅持做每週一次的直播,是因為他想把“一個未經修飾的科研人員”的樣子呈現在大眾面前,“直播間裡的提問,我有的會,有的不會,但這不是關鍵,我想拉近科學和大家的距離,做一個每週都能跟大家聊聊天、見見面的科研人員。”
王一的抖音粉絲中,小到小學生,大到博士生,還有一些中學的老師和學生家長,“有個小朋友很有意思,雖然我是物理老師,但他總是問我地理題。”對於和粉絲的直播互動,王一認為自己並非只是在輸出,也有很多收穫,“課堂上學生雖然可以提問,但大多數時候都是老師單向輸出,而直播互動是雙向的,我能第一時間知道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還有理解上的難點,這其實對於我的教學也很有幫助,而且直播裡我需要即興回答很多問題,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鍛鍊。”
粉絲們也會對王一的抖音內容提出建議。有粉絲對小說《三體》感興趣,王一便開始在直播間裡聊《三體》中的物理問題,目前已更新六講。
跟很多科普博主相比,王一的抖音知識濃度會更高,這也提高了一些受眾理解的門檻,對此,王一表示:“網路上專職做科普的人有很多,他們的影片比我的炫很多,也跟當下的熱點話題結合得很好,所以能覆蓋到更廣的受眾,但畢竟我的本職不是科普博主,而是教學和科研,所以我通常會選一些比較難講的話題,大家都能講的我就比較少涉獵了,跟大家有點差異,也算是豐富一下科普的生態。”
愛收集段子也愛學習
跟著小霸王學習機說明書學的程式設計
說起對老師的印象,王一的一位學生講:“老師人很好,看著像個文人,其實很愛講笑話,量子課上還會用自己的名字舉例子,比如兩個變數的乘積,他會說成 ‘王一’乘‘王二’之類的。”
白板上有彩蛋
在王一的朋友圈裡,也能發現這種對於段子和冷笑話的熱衷。
摘自王一朋友圈
王一說,自己上小學低年級時候,夢想是當一名相聲演員,那時候很愛聽姜昆的相聲,自己還編過一本《笑話日記》,還會給同學們傳著看。等到年級再高些,自己對物理和計算機的喜愛便顯露了出來。
摘自王一朋友圈
“我接觸到程式設計是因為家裡的小霸王學習機,可能大部分人都使用它來打遊戲吧,但我當時翻說明書,發現上面有教程式設計的內容,就跟著說明書學會了。後來上了初中,我拜託父母給我買電腦,多虧父母的支援,初中我得以嘗試用自己的電腦程式設計,如果後來沒學物理的話,我現在可能是一名程式設計師。”
而愛上物理,源於初中時讀到的《愛因斯坦傳》,王一說自己家裡有很多書,無聊的時候,就會找書來看。“我父母其實管我並不多,會給我比較多的空間和時間,相較於‘言傳’,他們更多的是‘身教’。”
王一的父親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是一名鐵路的工程師,母親是一名中學英語老師。“我媽媽非常優秀,學校總安排她帶高三,所以她很忙,管我的時間相應也就少一些,但她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她讓我從小就知道學習和認真工作很重要。我爸媽有時還在家比賽,比如誰解方程解得快,雖然我爸是學理工科,但還是我媽媽更快一些。”
教學是神聖的事
想做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老師
因為媽媽、姥爺、舅舅都是老師,所以在王一心裡,教學一直是很神聖的事。“現在有的老師因為科研壓力比較大,可能會忽視教學工作,但我還是儘量保證投入在教學上的時間。”當談到對自己的期許時,王一說:“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對別人產生積極影響的老師,曾經有一個學生,只上過我一學期的課,但他後來遇到重要的人生選擇找到我溝通,我覺得很欣慰,我很樂意幫助我的學生。”
王一與學生周思益@弦論世界(王一做短影片科普源於學生周思益的建議)
要兼顧教學和科研,王一留給自己的休閒時間並不多,“前幾年空閒的時候,我會看看小說,玩玩攝影,但現在忙了,有時我會跟別人開玩笑講,當我搞科研累了,我就去搞教學,教學累了就再去搞科研,因為這兩件事都是我的興趣,所以就互相作為調劑了,這點我還是挺幸運的。”
王一總是笑著,為人也很謙和,但他說自己也有庸人自擾的時候,“有時候就是煩,就不想工作,那個時候我會找來我的研究生,跟他們聊聊物理問題,包括去上課,透過跟學生接觸,很多煩惱就漸漸忘記了,後來我跟很多朋友交流,他們也都有相似的感受。”
在抖音做科普後,王一在教研之外有了新的事兒要忙。他每天都跟大大小小、全國各地的網友互動,課堂從短影片到直播間,甚至也一度延伸到評論區,他覺得自己能影響更多人了,生活也“多少更有趣了一點”。
王一畫薛定諤的貓
生活需要有留白
無聊其實很有用
說起為何從小就愛學習,除了父母的影響外,王一還說到了兒時的 “無聊”,“你想,但凡那時候有更多的娛樂方式,我也不會靠翻說明書解悶兒,也就不會用小霸王學程式設計了。所以我有時也跟學生說,還是要保持一點無聊的時間的,包括我自己搞科研的時候,會離網路遠遠的,不然很難集中的。”
如今,住在學校裡的王一,也很注重時間的安排,他會把學術活動和教學工作集中安排在兩天內進行,其餘時間留給自己自由支配。“把忙的事、瑣碎的工作集中在一些天,我才能有整段的自由時間去開腦洞,科研是需要很多時間醞釀和思考的,不是說你拿出來一下午,規定時間內就能想出來的,自由安排的那些天裡,我可能躺在家裡,或者出門溜達溜達,但腦筋會保持運轉,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有想法上的突破。”
就在前兩天,王一在抖音上釋出了一條名為“你因宇宙而悲傷嗎?”的短影片,裡面他講到有些人因為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悲哀,因為觸及不到更遠的星球而遺憾,但凡事都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宇宙的浩瀚,讓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所處困境的渺小;也正因為遙遠的距離,讓人類可以在沒有外來生命的干擾下,安心地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
科學前沿的專業知識雖然離我們很遠,但科普的存在讓我們在接收更多知識的同時,也擁有了更多面對生活的“思想武器”——生活迷茫時,可以想想宇宙;旅途困頓時,記得仰望星空。
記者 | 劉洋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