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又叫燈節,元宵節。關於在正月十五吃元宵,掛花燈,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有一位奇人,叫東方朔。說他奇,是因為他個子很矮,足智多謀,以詼諧著稱。
他心地善良,無私,常給漢武帝獻計獻策。因為他出言滑稽幽默,深得漢武帝的喜愛,所以允許他可以隨便出入宮門內外。
有一年臘月雪天,東方朔到宮內御花園,想折枝梅花送給漢武帝。
可是,剛一進園門,就看見一個宮女淚流滿面地向一口水井走去。東方朔急忙走到宮女面前問個究竟。
原來這位宮女名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城北的塬上。
自從被選進宮三年多以來,就再也沒有見過家中的父母和妹妹,尤其每到年節將近,那種思念之情難以平靜。
這幾日,眼見風雪交加,在宮內尚且感到寒風刺骨,不由得想起家中父母的艱難困苦。
更是牽腸掛肚,心急如焚,可又不能在雙親身邊盡孝。
這哪有個出頭之日,哪有個全家團聚之時,越想越悲,直痛得心如刀絞。
這種生離死別之痛,實在難熬,於是便想投井一死了之。
東方朔把她攔住之後,百般勸解,並答應想辦法讓她與家人相聚,元宵才打消了尋死的念頭。
這東方朔確實聰明過人。與元宵交談了幾句,元宵就高高興興的走了。
過了春節的一天,東方朔出了長安北門找到元宵父母,如此這般的安排了一番。
然後就返回長安,挑起一個招幌,肩披一個褡褳,手打雲板,口中唸唸有詞地賣起卦來。
在漢代,占卜之風特別盛行,立時間一群人就圍攏上來,爭先恐後地佔卜求卦。
所佔所求,迴應的十之八九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正月十六火燒城”等籤語。
一時間,人人恐慌,個個心驚,紛紛請求有無解脫辦法。
這東方朔故作神秘地說:“天機不可洩露,更不可能惶恐張揚。
正月十三,火神君會先來長安城檢視,你們可到城外西北十里大道口上等待。
等到未時(現在的下午一二點鐘),會來一位騎銀(灰色)驢的紅衣姑娘,別看她年輕,她就是奉旨準備,在正月十六火燒長安的火神君,眾父老若攔路請求,或可使全城免於火焚之難。”
這東方朔說的神乎其神,煞有其事。人們信以為真,急急忙忙相互推舉,串聯了一些正直善良,德高望重的人,在正月十三午時,趕到城西北十里大道上等候。
未時剛到,果然從西北方向,過來一位騎著銀色毛驢的紅衣姑娘。
之間幾十位父老們站在大道當中,攔路苦苦哀求。
紅衣姑娘說:“我是奉旨,要火燒長安的,到時玉帝還要在南天門親自檢查觀看。
今天我是先來視察一下情況,既然父老請求,我就送給你們幾句偈語,寫在這紅貼上面,你們拿去讓當今的天子去想想辦法吧!”
說完紅衣姑娘把紅貼遞給一位老人,然後調轉驢身,揚長而去,父老們千
恩萬謝!
老人們急忙拿著紅貼感到皇宮,將紅貼交給宮門侍衛。宮門侍衛也早已聽到,正月十六長安城有火災的傳言。侍衛對老人的交待不敢怠慢,立即接過紅貼,轉呈到皇上手中。
並將老人們“未時”見火神君的情況如實稟告。漢武帝接過紅貼,見上面有四句,十六個篆字,寫道:“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
武帝一看,大驚失色,忙命人把東方朔找進宮,並讓他想想辦法如何解厄避難。
東方朔一看武帝那驚恐的神情,生怕
把皇上嚇壞,此事就不好辦了。
他馬上奏道:‘聖上不比著急,臣近日得以奇夢,夢中一仙人對微臣言:“當今天子,北平匈奴,西通西域,宣慰西南,平定南海,天下一統,百姓安居,民富國強,盛世祥和,天下太平。
望當今天子千萬不要忘記這是天命所定,百姓所助,群臣之功,功莫私享,普天同慶,切記切記。奏明奏明。”仙人說完就走了,臣也就醒了。”
漢武帝忙問:“這夢是什麼意思呀?”
東方朔回奏說;“這不明擺著嗎?玉皇大帝吃味了唄!你奉天命平定天下,治理出一個太平盛世,玉帝也想與您這位天子和你的子民百姓共同享受一下唄。
這大冬天的,玉帝在那天上多冷清呀!那紅貼上的頭兩句“長安在劫,火焚帝闕.”是假,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是讓他在天上能夠看到百姓那紅火熱鬧的人間生活是真,來個天上人間普天同歡共樂是真。”
武帝聽罷,轉驚恐為驚喜,急忙順著東方朔的話說到:‘對!對!我沒敢忘記上天和百姓,是應該有個普天同慶,君,民與“上天”同樂節日。
於是,馬上擬旨傳召:一,正月十五晚上,命宮女元宵精作各種陷的“湯圓”。
皇帝親自焚香上供,以祭祀天帝及各天界各方真君,並傳諭京城百姓,千家萬戶也要做好湯圓。
十五晚上,一齊敬奉駕臨再長安上空的火神君和個路神仙。以
示在這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天上人間共同團圓。
二,再傳諭京城的臣民,一齊動手精製各種花燈,並且再正月十六晚上以前,再大街小巷,宅門口,院內都掛上大紅燈籠,一入夜就要全部點亮,同時點放煙花炮竹。
並通曉京城內外百姓,十六夜晚可扶老攜幼進城遊玩賞燈,通宵達旦,普天同慶。
到了正月十六夜晚,家家燈火通明,戶戶張燈結綵。
鞭炮聲聲,不絕於耳。煙花陣陣,此起彼伏。
整個長安城上空,煙花滿天,各放異彩。
城內歡歌笑語,熱鬧非凡,真是一種天上人間普天同慶的壯觀場面。
漢武帝也脫去龍袍,皇后嬪妃也換上便裝,宮娥才女三五成群都走出宮門,雜於百姓之中,與民同樂。
滿朝文武大臣也都攜妻抱子,換上便服混入人群之中與民同歡。
在街上游走觀燈的人群,還人人手提紅燈以照明,遠遠高處俯視,活生生是一條條遊走的燈“龍”。
元宵的妹妹也陪同父母進城觀燈,當她看到一個圓圓的白燈上寫著紅紅的“元宵”二字的燈籠時。
急忙對身邊的二老說:“爹孃快看,姐姐,姐姐。”並順口高聲叫道:“元宵姐姐。”
元宵此時,也已發現了父母和小妹,急急來到父母跟前。三年的分離,今天總算是一家人團聚到了一起。
真是又驚又喜,又悲又歡。這驚,喜,悲,歡是全家人在共享,全家人在分擔,每個人的心裡都是甜甜的,暖暖的。
皇家,群臣,也好像體味到了與民同樂的愉悅,所以
定下每年正月十五做湯圓,供奉天帝諸神與天
界共享。
十六晚上鬧花燈放煙花,天上人間同慶。
當時因為宮女元宵的湯圓做的最好吃,人們索性把湯圓改叫“元宵,”並把正月十五這一天就叫做“元宵節”。也寓意元宵節食全家團圓,團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