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如今,太空經濟的火爆已經不言自明,尤其近十年更是一路高歌猛進!

自人類航天工業誕生的近70年來,全球範圍內的太空部門投資幾乎完全依賴於各國政府,並輔之以有限的企業投資,幾乎沒有風險投資或私人投資。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既有航天與軍事聯絡緊密、保密要求高,也有行業投資回報週期長,市場前景不明朗等諸多因素。

然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這種僵化的局面被打破了。

以技術最先進的美國為例,許多電信和國防公司帶頭開發新的火箭、地球同步軌道寬頻衛星和低軌星座。

不過,隨著銥星(Iridium)這樣的代表性商業航天專案最終失敗,嚴重打擊了資本對太空行業投資的熱情。

在這種背景下,馬斯克於2002年成立的SpaceX可以說是當今航天業最關鍵的公司。

【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其意義除了從根本上降低了太空發射的成本,更關鍵的是吸引了像DFJ這樣的風險投資機構進入太空行業。

於是,從2010年到2020年,一場全新的商業航天浪潮開始逐步席捲全球,風險資本被顛覆性商業模式的機遇和可觀的經濟回報前景所吸引,紛紛湧入太空領域。

順勢而來的是,早期和成長階段的商業航天年度股權投資從2010年的

不到1億美元

猛增至2020年的

50億美元以上

根據商業航天早期投資機構Space Capital本週三的一份報告,今年第一季度,私人資本對太空公司的投資達到

19億美元

“第一季度,後期交易規模擴大的趨勢仍在繼續,前10輪交易佔總投資額的77%。”

Space Capital管理合夥人Chad Anderson在報告中寫道。

【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他指出,“在早期階段,我們觀察到更大的交易規模,更高的估值和更寬鬆的條款,因為風投們都在積極配置它們在2020年籌集的資金。”

該報告將商業航天行業的投資分為三個技術類別。

第一類,

基礎設施

,如建造火箭和衛星的公司。

另外兩個類別是

應用

分發

。前者包括與太空有關的服務,如打車或導航,而後者則是連線到天基網路的地面技術。

自2012年以來,Space Capital共追蹤了

1,480家公司

,全球股權投資累計達

1,867億美元

【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投資主體構成

今年年初至今,全球太空基礎設施板塊的大部分投資分別流向了

火箭製造商

衛星公司,

投資額分別為

11億美元

9億美元

其中,SpaceX的8。5億美元融資和OneWeb的4億美元融資是引領該板塊的兩筆鉅額融資,其次是獨角獸ABL Space和Axiom Space的融資。

Anderson認為,今年全球太空基礎設施投資很有可能超過100億美元,將超過2020年創紀錄的89億美元。

“OneWeb、亞馬遜和Telesat的衛星星座專案預計將在今年年內籌集更多資金。”Anderson說。

他指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向藍色起源投入任何新的現金,而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將需要額外的資本,因為他們將繼續推動他們的重大計劃,即Starlink和Starship。

【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中美兩國佔據了總投資的四分之三以上

Anderson還表示,自2012年以來,對衛星公司的投資約佔太空基礎設施投資活動的一半,“衛星傳回的資料推動了這個高達1,500億美元(2012年以來的股權投資總額)的應用層市場。”

▍更多公司上市,更多的SPAC

而除了投融資趨勢外,Space Capital的這份報告還揭示了一個現象,即越來越多的商業航天公司將透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方式實現上市。

報告稱,Space Capital正在跟蹤的8個SPAC交易預計將完成,其中有7家公司屬於太空基礎設施領域。

總的來說,SPAC的完成將為這些公司增加近30億美元的現金。

SPAC通常是一家空殼公司,透過首次公開募股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然後用這些資金收購一傢俬人公司並將其上市,整個過程通常在兩年內完成。

2019年7月,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公司宣佈與社會資本赫多索菲亞公司合併,成為近年來較為知名的一起太空公司經由SPAC實現上市的案例。

維珍銀河這筆非常成功的交易(交易價格曾一度飆升至原交易價格的6倍)通常被認為是掀起了當前SPAC投資熱潮,並催生了人們對太空公司的新興趣。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北美有超過200家SPAC IPO至少融資1億美元,高於2019年的約60家。

此外,著名投資機構方舟投資(ARK Invest)還宣佈成立太空探索ETF,核心是投資太空相關的上市公司,這進一步提升了公眾對太空故事的興趣。

對於太空公司及其投資者來說,SPAC極具吸引力。SPAC可以提供大量的融資支援,其估值往往類似於風險投資。

典型的SPAC專案可以獲得2.5-4億美元甚至更多的股權融資收益,這比風險投資輪融資可能籌集的資金要高出一個數量級。

此外,雖然SPAC交易通常不會為目標公司的投資者提供流動性,但公開市場為這些投資者提供了通往未來潛在流動性的途徑。而一小部分SPAC可以為交易後的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務。

總體而言,種種好處使得機構對太空SPAC交易的數量保持樂觀。

預計到2021年年底左右,全球將有超過40家上市的航天公司,高於2020年的30家。

不過,Space Capital也對太空SPAC專案持謹慎態度,“我們歡迎太空基礎設施公司獲得額外資金,但我們謹慎地認為,對於那些沒有紮實資料表現的公司來說,估值和增長目標可能遙不可及。”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SpaceX首先是一家發射服務企業,但他們估值的主要驅動力是他們的衛星通訊服務業務(即Starlink)。”Anderson說。

【太空經濟】中國航天投資已進入黃金時代,美國航天巨頭如何應對?

他認為,有三家公司“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宣佈啟動SPAC上市,並預計今年總共會有十幾筆太空SPAC交易。

▍結語

與20世紀90年代的航天熱潮相比,當前的航天產業增長和投資週期似乎更具有可持續性。除了降低發射成本外,商業航天公司還引入了“摩爾定律”式研發流程,包括快速創新、硬體迭代設計,以及專注於顛覆性的成本降低。

這些創新,加上更多的資本介入,既為新進入者提供了一條顛覆既有秩序的途徑,也進一步保證了太空行業未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