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不知不覺,夏天已經到來了,天氣越來越炎熱,相信不少家庭已經用起了空調。雖然說,空調越來越普及,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正確使用空調,要麼舒適度並不高,要麼耗電量太大。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一些賣空調的導購會給我們建議:空調不需要開製冷模式,開除溼模式就能達到製冷效果,而且舒適度不錯,還能更省電。到底導購說的話是真的嗎?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科普一下。

製冷原理與除溼原理

空調開除溼模式,是不是能夠達到製冷效果,還能更省電呢?我們需要從空調的製冷和除溼原理來說起: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一、空調製冷

壓縮機給管道內的製冷劑提供壓力,在不同的壓力下,製冷劑在液態和氣態中轉換(轉換過程中會吸熱、放熱),然後這些吸收的熱量和放出的熱量,會在換熱器(蒸發器和冷凝器)上表現出來,從而實現室內外熱量的轉移。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製冷模式下,空調內機的蒸發器翅片上溫度比較低,風扇把冷空氣吹進室內,空氣遇到低溫蒸發器生成冷凝水,流到集水盤後透過冷凝管流走(外面冷凝管流出空調水),而空調外機的蒸發器翅片上比較熱,風扇把熱風吹到外面去。

二、空調除溼

除溼模式的原理其實跟製冷模式一樣,室內機的蒸發器表現溫度低,室內空氣遇冷後生成冷凝水排走,從而帶走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因此,無論是除溼模式還是製冷模式,室內空氣的溼度都會下降(水蒸氣從冷凝管排走了),並且對室內空氣起到降溫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房間內,開了製冷模式同樣會感到很乾燥,開了除溼模式同樣會感到溫度降低。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製冷與除溼的區別

雖然說,空調的製冷原理跟除溼原理一樣,但它們還是有不少區別的。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蒸發器的降溫面積和風機的狀態。

製冷模式下,空調主要目的是快速降低室內空氣的溫度,所以要充分加大室內機蒸發器與室內空氣的接觸面積,風機除了會把室內空氣吸到蒸發器表面實現降溫,還會把降溫後的空氣吹到室內。

但是,在除溼模式下,空調主要目的是快速降低室內空氣的溼度,所以要集中降低某一部分蒸發器與室內空氣的接觸面積,讓這部分的蒸發器溫度變得更低,產生更多冷凝水(讓空氣中的水分更容易被冷凝出來)。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而且,在除溼模式下,我們可以發現,空調是不能調節風速的,因為這時候風機只會吸入空氣,不會向外吹風(避免再次蒸發掉剛生成的冷凝水)。

除溼模式更省電,舒適度更高?

上面也說過,開除溼模式的確能夠製冷(降溫),那除溼模式是否能夠省電呢?是不是更舒適呢?理論上來說是的:

第一個原因是空調的風機不會往外吹風,功率會減少;第二個原因是隻有一部分蒸發器面積降溫,空調壓縮機能夠減少做功;第三個原因是除溼模式下降溫更緩慢,溫度不會變化太大,對於怕冷的人來說會更舒適。

但是,空調執行的情況比較複雜,理論並不代表實際情況。

首先,空調在製冷模式下能夠快速降溫,所以對於怕熱的人來說,製冷強勁就代表舒適度高;其次,除溼模式要比製冷模式更乾燥,如果空氣溼度不高,開除溼模式會讓人覺得口乾舌燥,舒適度低;最後,空調快速降溫,達到預設溫度,空調壓縮機就會停機(或者降低功率執行),而除溼模式下,空調壓縮機會一直啟動,製冷模式有可能比除溼模式更省電。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夏天要不要開除溼模式?

既然空調的執行情況比較複雜,那在夏天時,我們應該開製冷模式還是除溼模式呢?我們可以根據室外溫度的高低來判斷: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如果室外溫度特別高,比如說33~40℃,開啟製冷模式會更好。原因是製冷模式可以快速降溫,而且空調壓縮機不會一直啟動著,如果這時候開啟除溼模式,等到室內溫度降低到讓我們舒適的程度,可能已經是1~2小時以後了;再說,在這1~2小時內,壓縮機一直做功,耗電量反而會更高。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

如果室外溫度不高,比如說25~29℃,開啟除溼模式會更好。原因是室外溫度並不算高,除溼模式更容易實現降溫,壓縮機做功更少,降溫後,25~28℃的人體體感舒適度也比較高。

如果室外溫度在30~32℃,開啟除溼模式和製冷模式的耗電量和舒適度都差不多,就看我們的個人體感如何了。

夏天開空調,除溼和製冷哪個好兩種都能降溫,體驗和耗電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