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很人知道

闊別家鄉多年,思鄉之情愈加濃厚,決定再三,決定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歷經五天的路程終於回到老家,踏入這片土地,眼前的一切還是老樣子,眼睛不禁溼潤了起來,磨盤還在那,古樹不曾枯萎,只不過來回過往的行人不敢認識,不過已知足,因為在這裡能盡情的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每天都有樸素的人在辛勤勞作。閒來無聊就坐團坐一起,聊著家常,說著農村古今趣事,趣事中不乏一些經典的俗語,讓我印象深刻。

農村俗語“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很人知道

俗語涉及的方面比較全,有農諺類,有擇偶類,有生產類,不過常被農人們閒聊的俗語,恐怕就是關於親情類的俗語了,比如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兩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這句俗語說的是,因為姑舅是親姐弟或者哥妹,血緣關係比較親,後輩在一起自然感覺親。而姨表親是母親的姊妹,如果姨娘走了,不出三代相互之間就不這麼來往,關係自然就要淡上許多。甚至形容陌路。

農村俗語“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很人知道

其實這句俗語就跟人們常說的“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一個道理。姨娘的後代是表親,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代之間的親情會越來越淡,到了三代,四代後,別說走親戚了,見面能說上一兩句話已經不容易了。因此在農村也常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了”,“一輩親,二輩親,三輩四輩不管飯”等等。

農村俗語“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很人知道

其實“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段,“一堂五百年,再遠還是親”這下半句更值得我們深思。

眾所周知,堂親就是大家俗稱的叔伯親,指的是親兄弟(男性)的孩子。如從父兄弟,從父姊妹,互稱叔伯兄姊弟妹。又稱一家子。

說白了是共同一個爺爺的孫子輩的都稱為堂兄妹,親戚就稱堂親。而在古代也規定,堂親是家裡人,表親是外人。其實現在看來,是因為在當時的男權社會六,人們也從心底裡是有那種男方高於女方的思想,自然覺得堂親近。其實生活中,表親和堂親相互之間都比較親,特別是遇到婚喪嫁娶重要事時,都離不開他們的幫助。

農村俗語“一表三千里,再遠不認親”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很人知道

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想親戚的遠親還在於對方的為人,和是否常聯絡。那麼你覺得“堂親”近還是“表親”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