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官爵的買賣在歷朝歷代屢見不鮮,很多富甲鉅商透過手中雄厚的財力在朝廷中牟取一官半職。可以說,官爵買賣的出現,致使科舉不再是通往政壇的唯一道路。那麼,這種原本不公的交易方式為何能在各個朝代延續下去,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統治者們對於官爵的買賣給予默許?

在古代,賣官一詞很少被人提起。古人為了避嫌,給賣官取了一個好聽的說法,稱為“捐納”,其實,“捐納”的由來與法家的思想有著不小的淵源。

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法家最開始就主張透過糧食的捐贈來換取爵位,這種表面上看來大膽的想法,從本質上分析就是一種等價交換。國家需要捐贈者貢獻的糧食來發展,捐贈者從國家這個平臺獲得官位,從這個角度來看,捐納本應該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按照貢獻大小換取官職並沒有什麼不妥。

然而,官爵買賣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其好壞並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朝代賣官完全是為朝廷發展。

秦朝時期,曾發生過一場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蝗蟲所過之處,所種糧食毀於一旦。百姓很快就陷入饑荒中,飢餓的肆虐導致災區百姓出現瘟疫,朝廷為了賑災,開始透過官爵買賣換取糧食,這是歷史記載中較早的官爵買賣事件“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然而,到了漢朝,這種原本為國家社稷的賣官行為就逐漸變了味道。

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雖然也是用糧食換取爵位“令民得入粟補吏。”但是,換取爵位的代價卻越來越高。與秦朝時期百姓就可以參與捐納不同,漢朝時期捐納的門檻就變得極高。據歷史記載,在漢朝時期想要買官,最少要付出十萬錢的代價。朝廷透過官員的買賣表面上加速了經濟的發展,但是,這種發展的方式也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弊端。

漢武帝時期,政府的財政存在著嚴重虧空,當時朝廷透過販賣官職獲得了可觀的利潤。然而,透過官員販賣獲得的利潤只能解決表面上的問題,其根本問題並沒有得到處理。官員的隨意販賣,致使朝廷任職官員變得良莠不齊。賣出的官職雖無實權,可是,也對朝堂官場的風氣產生十分惡劣的影響。

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到了東漢末年,漢靈帝一味貪圖享樂、不問政事,官員的買賣已經發展到公開交易,毫不避諱的情況。“上自三公,下至羽林郎,均可以錢購買,公、卿、吏各有定例。”可以說,當時只要有錢,就可以換取各種職位,如果,沒錢還可以分期付款。這時候買賣官員的弊端就開始逐漸浮出水面,朝廷因為官員的買賣逐漸走向衰落的道路。

南北朝時期,官員的買賣依舊猖獗。當朝的統治者們並沒有吸取漢朝的教訓,官員買賣的現象仍然十分常見。朝廷看似透過賣出官職換取利益,實際上,卻是在釜底抽薪、作繭自縛。那些花巨資買下官職的人,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為朝廷服務。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些買官的人果然在朝廷中變本加厲的貪汙腐敗。

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天下干戈,軍餉奇絀,各朝無不“鬻官為市”;待天下甫定,新朝甫立,又因倉廩虛罄,率行開捐。最終,朝廷經濟的發展也因此陷入死迴圈,不論賣出多少官職,朝廷經濟水平依然成下滑態勢。唐宋時期,可能是吸取了前朝教訓,官爵交易逐漸減少。雖然不能完全杜絕,但是,大體上已近不影響朝廷發展。可到了明清時期,官員買賣之風又逐漸興起。

據史記載,明朝時期的官員十分廉價,不管是什麼人員,在付出一定數量的金錢後,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官職。明朝時很多市井無賴用銀兩賄賂朝廷來牟取官職,貪汙腐敗的情況在明朝極其普遍。從明朝官場的風氣就可以看出,明朝吏治腐敗、政治昏庸。

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明朝中後期,更是出現十分可笑的事情:在京任職官員一千二百餘人,有八百多人都是透過進貢錢財寶物獲得官職的傳奉官員。這種狀態下的明朝,被滿清覆滅也是必然事件。

滿清時期,賣官現象依然存在。其始於順治朝,完備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冗濫於咸豐、同治兩朝,終於宣統朝。它與科舉、廕襲、保舉同為清朝選拔官吏的三個重大途徑,存在了兩百多年。可以說,這種方式對於清代的社會政治,尤其是晚清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產生過非常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古代的有錢人是怎麼過的沒事了就弄一個官噹噹,順便再弄點小錢!

據史籍記載,清朝官爵買賣種類繁多,各種官職販賣應有盡有。在當時,只要手中有錢,就可以買到想要的官職。許多富甲鉅商都出錢買官,並且,在買官的過程中還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旗號。官員的買賣不僅僅面對成年人,甚至於,嗷嗷待哺的嬰兒都可以提前預支未來的官職,總之只要有錢,就有官做。

官員的買賣,在最初原本是為了國家更好的發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慢慢演變成貪汙腐敗的方式。並且,這些透過捐納等方式獲得官職的人大多無惡不作,貪汙腐敗。而那些原本想要報效國家的人卻不能為官,這也是古代中國衰敗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

『《史記·秦始皇本紀》、《漢書·食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