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又“氾濫成災”,農民:打不得又防不住,每天偷吃十幾斤糧食

對於從事種植的農民朋友來說,害蟲是十分可惡的,因為它們會禍害農作物,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比如蝗蟲、螻蛄、夜蛾幼蟲等,一旦氾濫,勢必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所以在以前的時候,只要是能吃害蟲的野生動物,都會被農民們被認為是益獸、益蟲。

但由於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環境汙染、人類捕捉等因素,很多對農業有益的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不少地方都難以見到了,因此這些野生動物被列入了保護物種之列。

好在這些年人們逐漸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很多農村地區開始實行退耕還林等建設,使得生態環境逐漸好了起來,讓很多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逐步恢復。這本該是件高興的事兒,可同樣給農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喜鵲就是其中之一。

多地又“氾濫成災”,農民:打不得又防不住,每天偷吃十幾斤糧食

“得意高枝佔,忘形尾翹天。瞞憂惟報喜,可是為升遷?”自古以來,民間就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比如七夕的鵲橋就是喜鵲搭建的。而對於農民們來說,喜鵲可不僅僅是“吉祥”的象徵,也是農業的好幫手。

喜鵲是雜食性鳥類,其食物隨著季節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春夏季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常見的食物種類有蝗蟲、蚱蜢、金龜子、象甲、甲蟲、螽斯、地老虎、松毛蟲、蝽象、螞蟻、蠅、蛇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幼蟲,這些昆蟲裡80%以上都是對農業有害的,所以農民們認為喜鵲對農業有益是沒有問題的。

多地又“氾濫成災”,農民:打不得又防不住,每天偷吃十幾斤糧食

不過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農村開始建設,以及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環境汙染等因素,使得農村裡喜鵲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除了部分地區還能見到喜鵲之外,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難以見到喜鵲了。

於是在2000年的時候,喜鵲被列為了我國重點保護鳥類,禁止捕獵。喜鵲數量的減少,對於農業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因為沒有了喜鵲的捕食,農田裡各種害蟲數量也增加了不少,不得已,農藥、化肥的使用更加頻繁,這也導致了越來越多對農業有益的野生動物逐漸消失,比如青蛙等。

多地又“氾濫成災”,農民:打不得又防不住,每天偷吃十幾斤糧食

好在人們及時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此近些年各種退耕還林、農藥使用減少的措施,使得農村環境又逐步恢復,也讓這些野生動物的數量慢慢的恢復了過來,但這時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前段時間筆者分享過野豬、野兔、麻雀的野生動物“氾濫成災”的問題,最近有幾位農友告訴筆者,他們那裡有多地的喜鵲也“氾濫成災”了。這裡可能有朋友會好奇,喜鵲不是農業益鳥嗎?即便是氾濫了,也不應該成災啊!

其實並不然,前面筆者說了,喜鵲是雜食性鳥類,有80%左右的食物是害蟲,但還有15%的食物是水稻、玉米、高粱、黃豆、豌豆、小麥、紅薯等農作物。

多地又“氾濫成災”,農民:打不得又防不住,每天偷吃十幾斤糧食

由於之前常年使用農藥,田裡的害蟲也相應的減少了,喜鵲沒有了害蟲這種食物來源,就只能轉向吃那15%的農作物了,因此便出現了喜鵲“氾濫成災”的情況。

有農民朋友告訴筆者,他們那裡的喜鵲“氾濫”之後,經常成群結隊的在田裡偷糧食吃,雖然偷得不多,但每天都會偷吃十幾斤糧食。可喜鵲是保護動物,打不得,並且在農村裡,喜鵲是“吉祥”的象徵,也是農業益鳥,他們捨不得打。

這就讓他們十分憂愁了,打不得捨不得打,但喜鵲不怕人且性子又機警,覓食時常有一鳥負責守衛,即使成對覓食時,亦多是輪流分工守候和覓食,防也防不住,該怎麼辦呢?

各位朋友,不知道你們那裡的農村地區是否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們認為該如何解決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