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草:食鹽多過你食米,一位老人給家庭的8句話

文/芨芨草

民間有句話,叫“食鹽多過你食米”,意思是說人的年紀越大,經歷的事情就多,相對於年輕人來說,年紀大的人做事的經驗會更加豐富。

也正是因為這個,我特別喜歡跟老人打交道,從他們身上獲取一些寶貴的經驗。就如一位老人在說到家庭時,他的話就很有意義,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保持家庭成員和睦相處

老人說,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組成單位,雖然小,但很重要,因為是千千萬萬個家庭才組成的國家。家和萬事興,是一句很實在的話。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離不開一個“和”字。

家庭成員只有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做事情有商有量,才是一個家庭興旺發達的基礎。倘若家庭成員各自懷有私心,就沒有能夠把家庭的氛圍擰成一股繩,這樣家庭的凝聚力就散了。沒有了家庭凝聚力,沒有彼此相親相愛的氛圍,家庭怎麼會興旺發達呢?

人心怎樣能夠不懷私?這就需要長輩的教育。一個家庭成員,如果從小接受家庭良好的教育,養成彼此關愛,彼此都能為家庭著想的心態和習慣,長大後就能夠凡事以家庭為重,放下自己的私心。只有這樣,人與人的相處,才能不計較得失,因為都是“自己人”。

相互照顧但要有底線

老人說,家庭的和睦,需要成員之間的團結,也需要彼此的照顧。比如說,有的人經濟上比較好的,可以適當地照顧一下經濟差的;有的人能力上比較好的,也可以拉能力差的一把。

但是,相互照顧之間,也需要有一個底線,而不能沒有“度”。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救急不救窮”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這種幫忙沒有度,有時候就會成為“幫倒忙”。

比如有錢的去幫一個沒錢的,如果幫多了,可能會給沒錢的造成一種依賴性。時間長了,他會覺得反正有人幫,所以自己也可能就不努力了。所以說,凡事都應該有個度,相互照顧也應該是這樣的。

堅持走正道並且相互監督

老人說,在家庭中,成員之間相互友好,相互照顧是一種美德。另外,還有一種,是需要相互監督。監督什麼呢?監督每個人所走的道路。如果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走正道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有成員行差踏錯,可能就會給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

所以,成員之間,應該有相互監督的責任。一旦發現有成員偏離正確“軌道”的苗頭,要及時加以阻止和勸導,把他帶回正道中來。而在這中間,是需要很多人去有這種自發的監督習慣的,只有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自覺去這樣做,才能達到相互監督的效果。

我們都知道,家庭中如果有一個人“進去”,那這個家也等於毀了,又怎麼還能有幸福和快樂可言呢?所以,家庭成員之間,堅持走正道,並且相互監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尊老愛幼好的家風要傳承

老人說,我們前面說過,家和才能萬事興。這個“和”字,包括相親相愛,也包括尊老愛幼。這是一種家風的傳承。中華民族有這種好傳統存在,但是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去繼承和發揚。

你只要細心去觀察,社會上,那些對長輩不好,對孩子不好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是不興旺的。這是因果的報應。你心有惡念,又怎麼可能會有好的福報呢?只有傳承好的家風,才能得到相應的福報。有福報,家庭才會興旺發達,不是嗎?

是的,老人說的,確實都是道理。雖然這些做起來都不是那麼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用心去經營,或者也不是那麼難的事。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嘛,你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