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這些年,有人說吃瓜群眾說什麼都信,真相原來是這樣!

前段時間,娛樂圈八卦高潮迭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八卦內容之勁爆震撼,近幾年來難出其右。

一時之間,四海之內,吃瓜群眾的吃瓜底線降至最低點,紛紛表示:

只要有張圖,說什麼都信!

有些爆料,雖然理智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但不知為啥,看著離譜的文字配上圖,謠言也彷彿增加了一絲可信度。

一個八卦配上一張“雖然相關但並不能提供任何證據”的圖,這個八卦就立刻從感覺上變得更真實了,心理學家們針對這個現象也做出了幾種解釋,其中最主要兩種理論解釋是“

虛假證據假說

”和“

加工流暢性假說

”。

證據錯覺VS加工變快

虛假證據假說

認為,雖然照片本身沒有提供什麼證據資訊,但我們的大腦被它忽悠了,產生了一種“這就是證據”的錯覺(

真實效應

)。

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多數照片拍攝的都是真實事件,而且照片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事件真實發生的證據[1]。

其次,照片能夠提供一些豐富的視覺資訊和細節,能讓人們有種“眼見為實”的感覺[2]。

【闢謠】這些年,有人說吃瓜群眾說什麼都信,真相原來是這樣!

不過人腦也沒有容易被騙啦!雖然人們可能會將一張“相關但不提供證據”的照片視為暫時性證據,但當照片

明顯和這句話毫不相干

的時候,人們對此的可信度就不會上升[3]。

加工流暢性假說

則認為照片會加快人們對話語的加工。當人們感覺一句話加工比較輕鬆時,會傾向於覺得這句話是正確的。已有研究表明重複、增加韻律感等都能讓話變得更可信[4]。

“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就是這種感覺。

【闢謠】這些年,有人說吃瓜群眾說什麼都信,真相原來是這樣!

在比較句中比較一下

對於

非比較句

,比如”螞蟻的牙齒是黑的“,虛假證據假說和加工流暢性假說都認為:如果提供了螞蟻的照片,這句話就會變得更真實可信。

但如果在一個

比較句

中,這兩個假說就會有不一樣的假設。

比如“螞蟻的牙齒比蜻蜓的牙齒黑”,

虛假證據假說認為不管提供螞蟻還是蜻蜓的照片,都會增加這句話的可信度。

【闢謠】這些年,有人說吃瓜群眾說什麼都信,真相原來是這樣!

加工流暢性假說則認為:

如果提供一張螞蟻的照片,會加快人們對“螞蟻”這一

主要物件

的加工,使得整個句子加工起來也更快,增加了這句話的可信度;

而如果提供的是蜻蜓的照片,加快對

比較物件

“蜻蜓”的加工,反而會阻礙了對主要物件以及整體句子的加工,所以這句話的可信度反而會降低(

虛假效應

)。

真的是有圖有真相嗎?

另外,因為加工流暢性假說特別強調

加工的順利程度

,所以照片主題的

可想象性/熟悉程度

也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在提供主體物件照片時,如果人們本來就很容易想象

主體物件

(高想象性),那麼有沒有照片對話語加工的促進作用就不大,真實性效應也就小了;

而在人們很難想象主體物件的情況下(低想象性),

提供一張主體物件的照片就會產生極大的真實效應

在提供比較物件照片的情況下,又是相反的情況:

因為對比較物件的加工會阻礙整體語句的加工,產生虛假效應,所以在比較物件高想象性的情況下,虛假效應反而會更明顯。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哈,把主體物件比作現任,比較物件比作前任,把可信度比作感情的話:如果你已經很愛現任了,看不看照片,對現在的感情提升影響不大;而如果剛好現在感情比較平淡,看照片就能提升感情;而但果你看了前任的照片,照片越清晰,就越不利於現在的感情。。。。。

【闢謠】這些年,有人說吃瓜群眾說什麼都信,真相原來是這樣!

考慮到虛假證據假說和加工流暢性假說對比較句以及照片物件的不同預測,研究者採用了比較句作為實驗材料進行研究[5]。

這些比較句大致是這樣的:從今天起xx月後,[商品A]的價格將比[商品B]上漲得更多。同時這些比較句會在6種條件下呈現:3(有主體物件照片、有比較物件照片、無照片)×2(高想象性、低想象性)。然後研究者邀請參與者根據直覺來判斷這些話是對還是錯。

【闢謠】這些年,有人說吃瓜群眾說什麼都信,真相原來是這樣!

最後,研究結果表明,只有

在低想象性條件下,提供主體物件的照片會相比無照片時增加可信度

(真實效應);而

在高想象性條件下,提供比較物件的照片則會比無照片時降低可信度

(虛假效應)。

這些結果是

更符合加工流暢性假說

的。

不過研究者也指出該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比較句用的都是商品價格比較,有點死板,希望未來能在更廣闊豐富的語境中得到驗證。

這個研究給吃瓜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小提示,當我們網上衝浪時看到一個八卦+照片時,可以適當停下來想一想:到底這張照片能不能提供一些證據?自己是否受到了加工流暢性的影響?

理性吃瓜,不讓吃瓜變傳謠,爭做優質八卦搬運工。”

參考文獻

[1]Mnookin, J。 (1998)。 The image of truth: Photographic evidence and the power of analogy。 Yale Journal of Law & the Humanities, 10, 1–74

[2]ohnson, M。 K。, Foley, M。 A。, Suengas, A。 G。, & Raye, C。 L。 (1988)。 Phenomenal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ies for perceived and imagined autobiographical ev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7(4), 371。 https://doi。org/10。1037/0096-3445。117。4。371

[3]Newman, E。 J。, Garry, M。, Unkelbach, C。, Bernstein, D。 M。, Lindsay, D。 S。, & Nash, R。 A。(2015)。 Truthiness and falsiness of trivia claims depend on judgmental contex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1, 1337–1348。https://doi。org/10。1037/xlm0000099

[4]Hasher, L。, Goldstein, D。, & Toppino, T。 (1977)。 Frequency and the conference of referential validity。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 16, 107–112。 https://doi。 org/10。1016/S0022-5371(77)80012-1。

[5]Lz, A。 , Ejn, B。 , & Ns, A。 。 When photos backfire: truthiness and falsiness effects in comparative judg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2。

作者 | 吃蝦不吐殼

編輯 | 木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京師心理大學堂

(ID:

bnupsychology

),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絡原作者